专栏名称: 朵妈陪娃
我是朵妈,曾有三年的美国儿童教育求学经历,与美国专家共同研发0-7岁儿童的益智教育课程,对美式教育有深刻认知。朵朵1岁开始就实践了300多个游戏,在幼儿班表现出超强的创造力和动手力。跟着我学习美国先进的教育方式,一起高质量陪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91产品  ·  喜茶小红书营销方案 ·  15 小时前  
产品犬舍  ·  完整地聊聊我对 “隐性知识” ... ·  昨天  
91产品  ·  Deepseek本地部署RAG知识库教程 ·  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是什么样子?很多人搞错了! ·  昨天  
91产品  ·  视频号爆单指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朵妈陪娃

“3岁看大,8岁看老”一句话道破了孩子没出息的秘密!

朵妈陪娃  · 公众号  ·  · 2020-01-22 07:37

正文



“唉,我家琪琪都3岁多了还不爱说话,这么怕生内向,以后社会上吃不开可怎么办啊!”


“我家若若就太调皮了,特别暴力爱打人,都说3岁看大,我真 心她以后长大也是这个样子”

......


上次小区里,我就见到两位宝妈在讨论自家娃的表现,担心孩子的未来,日常的留言和私信里,我也经常能见到类似的疑惑。


那么俗话说的 “3岁看大,8岁看老” ,到底是真的吗?



其实, 人的个性一生都在变化 ,德国心理学家巴尔特斯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生的过程,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受到 生活经历、人生选择 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


拿孩子现在的表现断定孩子的未来,未免太过武断!


但是,“3岁看大,8岁看老”这句流传千年的老话,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


也不是。


研究表明, 宝宝从出生到3岁,大脑发育已达到成人脑重的70%,而3-8岁会完成剩余的30%


因此从开发大脑、科学启蒙的角度来看,俗语所说的“3岁看大,8岁看老”并非毫无科学依据。



3-8岁这5年对孩子的 启蒙教育、开发智力 ,将会决定孩子的一生。



启蒙,即: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易经》有“蒙卦”,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启蒙,是觉察力、是好奇心。

启蒙,是直觉力、是尝试能力。

启蒙,是想像力、是辨析力。

启蒙,是自我驱动力、是判断力、是选择力。

启蒙,是知识体系、是创新能力。



你知道吗?很多时候,我们孩子的启蒙来自于问的 “十万个为什么” 的答案,而这是一个超级大难题;


比如小朋友小时候会问:

为什么地球是圆的?

为什么天是蓝色的?

为什么月亮上不能住人?

为什么海水是咸?

为什么汽车会行驶的?

为什么宇宙会爆炸?

为什么说时间是相对?

.....


▲ 《这是什么》部分课程封面


相比于读英文、认字,科学启蒙知识看起来似乎没那么「有用」,但每每听到月亮、宇宙、海洋......这些话题时,我都能感受到孩子眼中的光彩。



那种光彩,是好奇心是对未知世界的热忱,是孩子对广阔世界的第一次满怀期待,我想这就是 科学启蒙的价值 。但是,这些十万个为什么,有时候解释起来特别费事,还有时候真的自己也被问懵了,只能转移孩子的问题。



今天,我要真心实意的推荐我们和白泽团队联合了 100位专家 ,好几年心血出品的 硬核儿童科学启蒙动画课 —— 十万个《这是什么》 ,共100集,每集6到10分钟



一个由 国内顶尖的科学家、媒体主编、儿童教育和心理学家、插画师、动画师 组成的研发团队,几年心血,耗资 几百万 制作了这一套100节课的儿童科普启蒙动画《这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为啥我们想推荐,

也特别敢推荐这个课?


大家可以先看一下课程的混剪,感受一下画风,非常好玩有趣。


▲ 1分钟课程混剪


这个快节奏浮躁的时代,白泽团队踏踏实实努力几年,制作团队在 很多旁人不会在意的地方 (待会儿我举几个例子),花了非常多心思和力气,很令人敬佩!


而他们做到了,就冲这个,我也必须推荐,希望通过我们的真心推荐,让这个课程在更多孩子心中 种下科学的种子 ,种下孩子对未来的期盼。



比如, 《这是空间站》 这一集,关于空间站搭建过程,不过40秒的画面,但为了 精确还原空间站在太空中搭建的顺序 ,团队和和专家共同探讨,查阅了非常多的资料,才敢把这个动画做出来。


▲ 《这是空间站》40秒展示


比如, 《这是三叶虫》 这一集,三叶虫有14条腿,每条腿都要做动画,以还原三叶虫行走的真实的样子。为了贴近三叶虫的脱皮过程,制作团队跟专家一起做了很多 细节的考证





白泽课程团队,是由 科学家+媒体主编+儿童教育和心理工作者+插画师+动画师 共同组成的团队。



有些科学家对费用并不在意,但是非常爱惜自己的名声,之前专注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公众演讲和媒体采访的邀约一概不接受。当他们被打动,看到科普对于孩子和未来的意义后,便以严谨的态度投入到这套课程的制作过程中。


一位 80多岁 航天科学家 ,每次都是自己坐车来公司,一个一个字地看,一个一个片段地审核,给制作团队全员做航天科普,只为 保证内容的准确性



还有一位 植物科学家 ,一直在 高原 做研究工作,白天需要去 野外考察 ,所以沟通时间只能在半夜。连续半个月,每天晚上12点,科学家会准时上线,进行 审稿和沟通



我们中国在科普启蒙方面可能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所以,当看到国内有这样的团队,集结优秀的人,如此用心的做原创的优质科普启蒙视频,内心是很感动的,也希望我能尽力帮助 们获得更多人认可。


因为是儿童内容, 陪伴和兴趣 非常重要,所以需要一个人格化的角色去陪伴孩子,同时作为引导者,将人物和情节融合,为此,设定了一个黄帽子圆圆脸的小男孩儿形象。



他叫 白泽 ,名字起源于中国远古祥瑞神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我们来说,有中国独特的美感和意义。



团队甚至专门为白泽做了一个人物小传,为之建构了一个世界观。



100集 精致视频动画

每集不到1元

+

7大 儿童成长体系

5大 能力启蒙培养

+

100位 领域内专家精心打磨、严格审核

原价 499元

朵妈课堂用户专享优惠 99元


长按识别,免费试看课程▼



《这是什么》有 几千个知识点 ,但它一点都不枯燥,是 一套轻松、童趣、直观的科普类动画课


我们可以通过《这是电梯》这一节来感受一下内容的讲述方式:


▲ 《这是电梯》完整版


每一集动画都是按 4个板块 设计的:

1、 趣味导入 :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导入;

2、 想像力空间 :从生活中的场景带孩子一起发挥想象去互动;

3、 辨析空间 :复原的真实场景、真实事物剖析;

4、 魔法力时刻 :让想象力迸发,鼓励孩子发挥想


这种设计符合孩子在启蒙阶段的发展特征,这时是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欲最强烈的时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 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受固定限制,充满创意,且富有超乎寻常的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非常敏感


这堂课回答了一个问题:


每一个孩子最初的科学养成并不是靠所谓的学习,

而是靠 感知经验 的积累。


孩子在幼儿时期积累的感知经验越多、越真实,就能越精准地把握并概括事物的 本质 ,从而具备 创造能力



而每一集课程的最后结尾,都会介绍该集的科学知识审核专家,保证权威:



《这是什么》搭建了一套全新的 儿童科学+启蒙教育体系


从满足儿童基本的 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 ——出发,培养孩子的观察力、直觉力、想象力、驱动力和创造力,实现:


「WHOLE CHILD(完整孩子)」的养成。


所谓「WHOLE CHILD」,就是一个纯粹的,未被困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这是什么》系列儿童科普视频,有 宇宙、动物、植物、安全、心理、生理 等常见选题,也有如 量子、人工智能、3D打印等 前沿内容。



内容是从七大方面阐述: 空间、细小物体、身体、工具、安全、求知、榜样




孩子最初的知识养成,不是靠知识堆积,而是靠感知经验的积累,幼儿时期积累的感知经验越丰富越真实,就越能精准地把握并概括事物的本质,形成概念,从而具备创造能力,拓展直觉想像力。




随着孩子长大成人, 很多孩童时期天然具备的能力,其实反而是遗失的


比如,对 细小事物敏感 。我们成人很少会停下脚步,去观察路边的一群小蚂蚁,因为我们不感兴趣。但是孩子可以一动不动看半天。


因为在孩子这个发展阶段,就是对 细小事物充满了关注 ,那么,跟他们讲 蚂蚁、豆子、蒲公英 ,就是一个很好的启蒙入口。



比如,对很多小朋友,小时候是「 天文学家 」,对星空有亲近感,愿意冒险,但是长大了就不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