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湛江日报
同城百万粉丝,讲好湛江故事,传播湛江声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湛江日报

从“三不靠”到交通枢纽,这些年湛江都发生了什么?

湛江日报  · 公众号  ·  · 2019-10-05 20:20

正文



GDP从1949年的 1.22亿元 到2018年的3008亿元,70年筚路蓝缕,70年栉风沐雨。湛江从“两水一牧”的农业大市到如今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完善,朝着现代化临港重大产业集聚基地阔步前进;从“三不靠”的交通困境,走向陆海空齐头并进,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升级换代;也从“湛江一大怪,一个城市分两块”城区不相协调转变为城区扩容提质后的“魅力新城”。


当前,湛江正扛起“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使命担当,举全市之力对接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推进与海南相向而行,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湛江贡献。


交通巨变:

“56811”让交通末梢变身交通枢纽


地处粤桂琼三省交汇之处,背靠中南、西南腹地,面朝广袤的南海,湛江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然而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随着珠三角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区、海南岛“三大经济板块”强势崛起,湛江交通却渐显劣势。距离珠三角500公里,距离南宁400公里,与海南相隔一道天堑,但多年来未能实现对外交通快捷化,“三大经济板块”影响力难以辐射到湛江,湛江逐渐变成了一个“三不靠”的地方。



饱受交通不便之苦的湛江人痛定思痛,全市上下把构建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不断拓展延伸交通“毛细血管”,完善公路网络,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交通大会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喜讯频传。



近年来,湛江西城快线、湛徐高速等交通干道,与湛江海湾大桥一齐打通了湛江内部交通的“经脉”。与此同时,湛江港、江湛高铁、广湛高速、云湛高速等也让湛江这个曾经被称为“三不靠”的城市,打开向外的窗口,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岛相向而行。


江湛铁路

2018年7月1日江湛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湛江正式迈入动车时代。


湛江港航道

今年9月28日,湛江港30万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项目将正式动工,建成后将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个可满足40万吨级散货船通航的航道,将极大提升湛江的区位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通明海特大桥

东雷高速通明海特大桥主塔已经封顶,预计2020年底建成通车,东海岛与雷州、奋勇高新区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玉湛高速

作为湛江连通大西南的“大动脉”,玉湛高速公路建设也在进一步加快…


五龙入湛

今年7月,《湛江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发布,未来将有包括深湛、广湛、湛海、合湛和张海等五条高铁汇聚湛江、进入城区,“五龙入湛”把湛江与国家高铁网络连接在一起。


湛江在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过程中,把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作为首选,制定了“56811”规划——规划5条高速铁路、6条高速公路、8条高速支线、1个新建的国际机场、1个深水港口,通过综合交通规划的实施来支撑省域副中心城市交通的需求。




产业升级:

从“两水一牧”到“五箭齐发”现代产业体系


人民大道与乐山大道交汇处,“风正帆悬”洁白的三帆市雕高高矗立。注目凝思,三帆市雕仿佛诉说着这个拥有2043公里海岸线的城市在过去几十年里如何奋勇拼搏,扬帆远航。



改革开放之初

作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湛江在改革开放之初以水产、水果和畜牧业“两水一牧”为目标,定位于建设珠三角地区的后花园,大力发展农副产业。逐渐发展出了徐闻菠萝、雷州芒果、遂溪火龙果、廉江红橙等特色产业。而相比其他城市的发展,湛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却显得较为滞后。


1999年

1999年,当广东全省工业占GDP比重突破50%的时候,湛江工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7.4%。


21世纪初

21世纪初,湛江市围绕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试点市,积极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的发展战略,相继建成湛江港30万吨级油码头、30万吨级深水航道、25万吨级铁矿石码头等。


2008年

2008年,湛江市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亿吨,成为我国西南沿海港口群和环北部湾地区唯一的亿吨大港。


21世纪第二个十年


21世纪第二个十年,湛江再次迎来黄金发展机遇。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中科炼化、巴斯夫3个投资超百亿美元的重大临港产业项目先后布局东海岛,湛江已成为国家现代化沿海经济带新兴临港大工业聚集基地。


2018年

2018年,湛江农海产品总产量、总产值和加工出口创汇居广东之首。


产业蓬勃发展,创新增添活力。如今的湛江已是全国首批、广东首个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农业发展也早已面目一新,走向现代化之路。



目前,湛江深入实施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达产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提速、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蓝色海洋综合开发“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在解决“有没有”问题的同时,解决“好不好”问题,努力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


城市蝶变:

千年古埠变身生态海湾城市


从湛江徐闻出发,沿北部湾直至越南海岸一路南行,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南部,再转斯里兰卡回到中国,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两千多年前,这里成为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这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官方史书记载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


赤坎老城是湛江市早期时代商贸最发达的地域之一。赤坎区很早以前就是海边的古商小埠,在宋代就已成雏形。自从清康熙年间解除长达200余年的海禁后,海运商贸迅速发展,赤坎逐渐形成了繁荣的商埠。


斗转星移,如今的湛江散发着海湾城市的独有魅力。


1984年

湛江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2003年

湛江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散发着十足的魅力

2017年

湛江入选央视《魅力中国城》第二批城市名单

2019年

湛江入选“2018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