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易LOFTER
LOFTER的官方公众号,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性,让文艺躁起来。
51好读  ›  专栏  ›  网易LOFTER

108天,1.5万张照! 90后少年首次徒步连转藏区八大神山!

网易LOFTER  · 公众号  · 美图  · 2017-05-21 15:45

正文

藏区八大神山合集


“转山转水转白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徒步转山,每一圈都有功德。





此前,还未有人全部完成过“藏区八大神山”的徒步转山, 更不用提,是在一次旅途之中。 直到小简的此番归来。



转山?转八座山?


2016年8月中旬到11月下旬,从盛夏到初冬, 舒小简全部完成了藏区八大神山的转山徒步。 行走108天,恰是一串佛珠之数。


雅拉香波神山以及它清晰的倒影


西藏的7个地市,青海、四川、云南的6个藏族自治州, 33天的山野生活、21个寺庙的拜访,八座神山的徒步,五位活佛的机缘,一处世外桃源的发现(这说的还不是鲜有人至的雅拉香波,而是一处更美、更隐秘的地方,暂时保密喔~),带回来的,是15735张照片,以及无法用数字衡量价值的故事和领悟。




舒小简

舒小简,摄影师、撰稿人、登山者。 LOFTER旅行家、蚂蜂窝旅行家、携程网签约旅行家、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微信公众号『地理说』作者。


摄影作品登上poco摄影社区首页、LOFTER精选众多。 图文曾刊于《中国国家地理》、《旅行家》等杂志。


舒小简




藏区八大神山

从左至右,分别为:


冈仁波齐(西藏)、卡瓦格博(云南)、阿尼玛卿(青海)、尕朵觉沃(青海)、 喜马拉雅(西藏)、雅拉香波(西藏)、苯日(西藏)、墨尔多(四川)


其中,第一排的四座山,被合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值得说明的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的说法是公认、无争议的。 而藏区八大神山是存在争议的,此说法常出现于梅里雪山的介绍之中。




此行各山的位置与实际转山顺序,2014年,小简在川藏线上骑行,初窥神山之壮美,渐知信仰之诚挚。那时初次听说八大神山的合称之名,便动了将来一一拜会的念头。说过的话(即使只是在心里说),就该兑现。2016年夏,小简在『地理说』推文招募转山搭档。有伙伴如约而至,有伙伴半路赶来,也有人放鸽子。。最终走完全程的,便只一人了。



雅拉香波神山



早晨的雅拉香波神山。太阳升起是从雪山背后。 小简向来崇拜有开创性的人和事。 西藏山南地区的雅拉香波,网络上资料极少,且大部分人还都误以为雅拉香波就是四川雅拉雪山呢。 去转雅拉香波,可带回鲜有人见的奇妙风景,甚至探一条新的徒步路线给旅行爱好者。


2016年10月初,小简独自探路,深入这座毫无攻略可循的冷门神山。


挺拔俊俏的雅拉香波神山主峰


但凡神山,脚下必有寺庙。 这是游历藏区总能认识到的规律。 若想寻路,先到寺庙询问僧人,便是最好办法。 行至乃东亚堆乡,先在达杰林寺(十四世达赖的上师学佛的寺庙)的警察处露宿一夜。 又前往拥有800年历史的亚桑寺询问僧人,果然得知雅拉香波的进山路。


雅拉香波神山腹地


当地人告诉小简,转山的人诚然不多。 但每年藏历五月,转山的人会多起来。 因山另一侧的寺庙常有一个法会,便有许多当地人前去转山,顺便走到那里参加法会。


雅拉香波神山前的草场与河滩



在雅拉香波“哭成泪人”, 一路走来,百余日里难免困顿、常有艰难、偶有险况。 流泪只有两次。 一次是心中情动,在大理古城。 一次却是生理反应,不得不泪流,在雅拉香波。


雅拉香波洁白的卫峰



雅拉香波洁白的卫峰,大多数角度看起来比主峰略高,其实是因为距离更近。 沿僧人指点的土路,独自前行,却在僧人预计的时间里迟迟不见雪山。 猜测走错了方向。



因当地人告知山内有湖,看着地图显示的湖的方向,小简毅然决定放弃眼前明显的路迹,采取惯用的方式——走直线。 不顾路况,一路上坡上坡再上坡,在天黑之前来到山下河滩露营。


露营时,与雅拉香波的自拍合影。



第二日,据地图显示,猜测此处应有两个湖泊。 便轻装向着雪山方向前行寻找另一个海子。 岂料,犯下大失误。 天已大亮,却不见太阳。因为太阳升起是从雪山背后。 小简眼见前方的土石山坡已不远,预计翻过之后就看见圣湖,然而太阳忽然从雪山背后冒了出来。 海拔5000米的高原阳光,直射小简双眼。而墨镜却落在了宿营地。





在此图左半部分凹处的黄褐色山坡后,还藏着一个直接与冰川相连的湖泊。 每人体质不一。偏偏小简的眼睛,被太阳刺久了,就疼痛不已。随后,控制不住的流泪。眼看就要到达圣地,却不得不因眼疾而撤退。



后来出山,在当地人的手机里看到那个湖泊的样子, 湛蓝湖水离神山极近,直接连着雅拉香波的冰川,颇为惊艳。顿感遗憾。它的风采,还待各位自行前往去探查了。



尕朵觉沃


藏家少年说,尕(ga,第三声)朵觉沃会变颜色。 在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 尕朵觉沃亦是一座冷门的神山。



尕朵觉沃




在前往山下赛康寺时问路,00后的藏族少年昂文,主动说道:“明天我也要去转山,我给你们做回向导。” 小简与伙伴哼哥、无敌,却被昂文所说的一日完成转山的安排惊住。 按前人的资料,转尕朵觉沃上下坡夸张,需时两到三天。一日转完,挑战不小。 想着与藏家少年一同进山也是难得的缘分,不应错过。 于是凌晨进山。




尕朵觉沃转山途中的第一个垭口




翻第一个垭口前,少年说:“天亮之前能上垭口,你们会变颜色的。”然后指着小简的绿色冲锋衣。


上山途中,看到地上有些牦牛粪。一开始是黑灰色,越高处走,牦牛粪渐渐泛着浅绿。


再看自己的手,以及同伴的脸(自己看不见自己的脸),肤色竟也变成浅绿色了。 海拔越高,变色越深,好似患病。 直到过垭口、天亮、下坡,方才恢复正常。




尕朵觉沃转山路第三个垭口前行路的小简




百思不得其解的神奇现象。 然而,世上本来就不是事事可以被科学解释的。


冈仁波齐


只转半圈外圈,就可以转内圈吗? 位于西藏阿里地区。 最著名的神山、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



从芝热寺看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的转山路是属于容易的,一到两日便可走完。然而小简却在山里待了五天。 小简的一位读者姐姐白玛,皈依在神山脚下的芝热寺。 进山的那一天,她在寺中等候小简。



冈仁波齐转山路的风景。




冈仁波齐的转山者虽多,却基本转的是外圈。 而以因揭陀山为核心的内圈转法,却极少有人走过。互联网上也见不到内圈走法的资料。


白玛每年来转一次冈仁波齐,年龄渐长,担心再过几年身体不足以走内圈。便向上师丁增南江仁波切提出转内圈的请求。 仁波切答允,令寺中喇嘛带路前行。




小简因此机缘,虽然只转了神山半圈,竟也与她一同得了转冈仁波齐内圈的荣幸。 要知道,藏人需转外圈十三次,才够功德去转内圈。


冰川上的多吉小喇嘛。带领我们走向冈仁波齐的冰川



谁知好事多磨,冰川路段屡遇滑坠危险,同伴身体抱恙、受伤。 内圈之行,最终未能实现。



阿尼玛卿


脱裤子和发高烧,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 小简拜会的第一座神山。



看到阿尼玛卿神山的第一眼


阿尼玛卿的转山路漫长,难关只有一个。 就是汹涌的大河难过。 盛夏前往,冰川融水汇做的河流也是丰水期。 河水不深,但湍急。


牧民骑马渡河,想要来接我们。



大河拦路。 小简与伙伴,冒险脱去所有裤子,尝试光腿强渡。 然而冰川融水冰凉刺骨、裹挟着泥沙湍急涌来令背着沉重登山包的人不敢深入。 最终几番探河都以放弃告终。 索幸得到河对岸的牧民相助,最终过河。



达木乔垭口,连绵的阿尼玛卿雪山一览无余



然而高海拔处气温低凉,光腿这一折腾竟着了凉。 当夜小简打起哆嗦,高烧不止,藏在睡袋之中隐忍不言。



冰川融水汇成了河流


第二日感觉稍好,继续前行。 体力大不如前一天,渐渐高烧重新袭来、没了气力,不得不认输休息,寻队友照料片刻。


虽是寻常的病,但到了高海拔,就变得不可小觑。 高原阳光温暖,越晒越想打个盹。 哼哥叮嘱:“小简,不准睡觉啊。”


虽然他没说,但猜想,这是怕睡了就醒不过来?



阿尼玛卿被冰川大面积覆盖,这是一处冰崩的遗址




墨尔多


没失踪,惊动了警察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

所走过的海拔爬升下降最夸张的山。



在墨尔多神山的山肩上看日出



过墨尔多寺,进山的砂石路颇为宽敞。 可刚行不久,一位山下村妇向小简指点:大路绕远,此处尚有一条羊肠小道为近路,可节省时间。 小简迈上所谓近路,却原来这才是舍近求远的决定。 随后走错了路,翻上悬崖峭壁后,在暮色里迷失方向。



墨尔多神山的顶峰前,雪线上的攀爬



“近路”路迹不明显,林木灌丛覆盖。 随身的手持GPS记载着前人转山的轨迹,小简迟迟不见自己走上正路。 即使随着稀稀落落的经幡的指引前行,还是在黄昏时刻被一堵如墙石壁拦住了去路。 没法子。


抠着石块攀上去,继续探路,却在不多时后又被更高更陡的岩壁挡住。 这才千分肯定是迷了路。 天已黑了。 最后只能在一处两侧皆坡的山梁上扎营,在毫无水源的情况下挨过一夜。



从墨尔多上看远山的藏寨


第二日继续摸索,才在下午找到正确的方向。 因此插曲,下山比预计的晚了些。 出山后,终有了通讯信号,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居然来自警察。 原来客栈老板怀疑我们失踪,为小简与同伴报了警。



苯日


色季拉山口算什么,这里看南迦巴瓦更美。 西藏林芝地区。 少有汉人前往的它,却是遇到转山人最多的一座山。


接近山顶的苯日神山垭口,竟是天然的观景平台。


环视一周可见包含南迦巴瓦峰在内的一系列雪山,还能看见山下的尼洋河。 在苯日神山,巧遇的并非某人,而是一个时机。 那是藏历十五。 转苯日神山的功德胜于平常。


于是转山的苯教徒纷纷前来,即使凌晨两点连夜赶路,也是前赴后继、排队上山。 只是,即使人多到这般地步。汉人却只见小简与同伴小蛮两人。



苯日神山上休息的一家


一个豪放藏家大叔,拍上小简肩头,大声道:“走!我们上去吹牛。” 他每年都来转苯日,见着汉人却仅两次。 从他那里得知:原来苯日山上可见“中国最美山峰”南迦巴瓦。


《中国国家地理》把可观南峰的色季拉山口列入“中国最美观景点”之一,殊不知色季拉山口和苯日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苯日见南峰更近,且能见到南迦巴瓦非雪线部分更多。 只可惜小简上山时,浓云太多,无缘亲自一见了。



只是,告诉各位,小简的领悟: 最美的风景,一定不在优秀摄影师的相机里。 而是在当地人的手机中。


喜马拉雅


他说,上辈子身上有,下辈子心上有。 西藏日喀则地区。 因喜马拉雅山脉无法转,只得选择珠峰徒步权当代表。


行走在壮观倒影中的旅行者


在珠峰徒步,山里七八日固然少不了故事。 然而出山后,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里,却有记忆更深。




徒步时,同时看到的五个高山海子,以及隐藏在云雾中的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不是绒布寺,而是上绒布寺。 寺里只有阿旺桑杰一位喇嘛,已守护寺庙25年。 因不通汉话,他只有通过我们的徒步向导来翻译。



小简藏地行走,所拜访20余所寺庙,几乎个个可见六七十年代那件事产生的影响。


一路听闻故事太多,只是,恐怕不好写、更不可传。

阿旺桑杰大喇嘛的几句措辞,值得一思。

他说:上辈子身上有,下辈子心上有。


他说:有些人(有内地来的红卫兵,也有当地藏族人自己)在当年毁坏寺庙的佛像。毁了佛像眼睛,他们转世也就没有眼睛;毁了佛像的耳,他们转世也就聋。


这是他所说上辈子身上有的意思。




湖边转一圈,可以看到喜马拉雅雪山群中的世界第一、第四、第五、第六、第二十四高峰。


日照金山的珠峰、洛子峰、珠穆朗卓峰



很多指示,只是执行的人假借上头的名义。 并不是什么事都能只怪罪在一两个人身上的。 历史可改,时代会变。 可善恶的因果循环不会变。



梅里内转


寻常路线有不寻常探索


巴乌八蒙峰下的田园景致


神女峰缅茨姆、五冠峰吉娃仁安




梅里内转三条线的走法,最难的无疑是神湖。 冬季去神湖的已然不多。 冬季到了神湖还继续向上探索的,就更罕有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