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edworld器械世界
Medworld医疗世界是首个采用中英双语的医疗器械行业资讯平台,汇集世界各国的医疗政策,市场概况,行业动态等信息,介绍医疗器械的营销策略,产品注册,客户挖掘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肿瘤资讯  ·  【4135】HER2(超)低表达乳腺癌:从被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edworld器械世界

互联网医疗还能火吗?聚焦·互联网医疗冷思考

medworld器械世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6-29 06:03

正文


Medworld医疗世界为您提供准确、及时、有用的医疗器械行业及医疗圈的市场动态,产品信息,技术进展等资讯


来源: 人民日报


绿网导读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风生水起,各方资本争相融入。最近,关于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和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的两份征求意见稿在网络流传,引起业界关注。根据意见稿,互联网医疗要被“打回原形”。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医疗?如何监管才能让互联网医疗符合市场需求,在安全边界里健康快速发展?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互联网医疗冷思考”专题报道,期待大家共同探讨。

医疗新业态谁受益


互联网技术影响着传统医疗行业,参与的细分领域越来越广,业态越来越多样,从线上走到线下,试图提供复杂的医疗服务


河北廊坊一位农民在当地乡镇卫生服务中心做心电图检查,通过互联网传到市医院,医生把握不准,遂上传到合作的一家医生集团平台,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专家诊断,给出治疗方案,实时连接设备,随访观察。由于干预及时,患者避免了急性心梗的发生。


该医生集团负责人认为,互联网技术助力分级诊疗,优化优质医疗资源配置,使有需要的基层患者得到最急需的“专家级”医疗服务。


许多人如今去医院看病,通过微信、支付宝、医院APP客户端“刷”号,根据时间段就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影响着传统医疗行业。


从最开始的预约挂号、在线咨询、划价缴费、线上购药到远程诊断、云医院、互联网医院,互联网技术参与的细分领域越来越广,业态越来越多样。


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互联网医疗健康投资额近百亿元,比2014年增长1倍。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秋霖分析,这主要与需求升级有关,衣食住行消费业态已被互联网覆盖,人们自然也希望医疗领域同样进行业态升级改造,更符合消费新需求。


互联网医疗产品从线上走到线下,内容由简单形式走向复杂形式,试图提供复杂的医疗服务等。


去年6月,国办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确定健康医疗大数据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提出将通过互联网+健康医疗,探索创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


“风口”够大,互联网医疗以新兴产业的姿态,紧随互联网经济升温,并逐步深入医疗的内核,甚至有人提出将颠覆传统医疗。


专家认为,互联网医疗是对传统医疗的改造,可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有助于扭转延续千年的“医生主导诊疗”局面,使患者逐渐形成“我的健康我做主”的能力。特别是互联网+医疗经过短期发展,已经在改变现有的医疗理念和思维,未来有望改变现有的医疗模式,成为医生不可或缺的工具甚至安身立业的平台。


线上医疗是否靠谱


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沟通,其效果远逊于面对面交流。线上线下无法连接,会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感


国家卫计委日前印发的《关于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犹如一颗巨大的石子投进水面,有人称之为“速冷”。


按照该意见稿,互联网医疗仅限于医疗机构间的远程医疗服务和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慢性病签约服务。意见稿还明确规定,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不得使用互联网医院、云医院、网络医院等名称”,而“应当使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名称。”资质被设定为一条红线,大量擦边做医疗的互联网公司将面临倒掉的风险。


这确实是公众一直以来的疑问:互联网医疗是否靠谱?谁来监管线上医疗安全?有专家认为,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医疗领域也会不断出现互联网新业态。但从目前来看,技术介入本身并没有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互联网医疗不靠谱,是因为一些互联网平台模糊了健康咨询和医疗行为的界限,在入驻平台的所谓“医生”没有诊疗权或者在执业医师超出执业时段、执业地点、执业范围的情况下,“越界”提供医疗服务。这背后潜藏巨大的医疗风险,一旦出了问题,咨询者可能投告无门。


“互联网医疗的本质是医疗服务,而不是技术。”陈秋霖说,从理论上讲,互联网医疗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支持,解决医疗领域部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将来,互联网、信息化对医疗的改造深刻,会对医疗服务整个流程和每个参与者都有影响,但在现实中仍缺乏基础,面临法律不配套。医生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解答患者疑问,算不算非法行医?


此外,不是所有医生都接受平台,公众也没有完全接受互联网医疗服务。互联网技术对其他领域的改造也许比较容易见效,但医疗领域的特殊性决定它特别强调资质,互联网提供的必须是医疗服务,才契合人们的需求。


互联网医疗主要涉及健康咨询、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管理、预防保健等服务,互联网能参与的医疗卫生服务极其有限,仍有诸多医疗服务不能依赖于互联网。


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院长方鹏骞等学者发现,我国互联网医疗发展良莠不齐,患者在不同的平台进行线上健康咨询时,由于医生专业水平不同、性格各异,患者往往会得到或保守或激进的各式各样答案。


医学知识具有高度专业性,患者很难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科学筛选和判断,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另外,医患双方若仅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沟通和交流,会增加欺诈事件的发生概率,其效果远逊于面对面交流;患者在线上咨询医生,因线上线下无法连接,与医生线下无法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感。


互联网医疗“卡”在哪


技术创新仍显不足,信息互通共享等融合机制尚未建立,数据缺乏有效共享和深入整合,医疗健康信息数据安全存在隐患


《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报告(2016)》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全国互联网医院大军已经扩充到约36家。实现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突破,是健康产业的着力点,也是解决互联网医疗资质问题的重要手段。


互联网医疗要做到真正便民,惠及更多人群,还需与医保接轨,也应让商业健康保险介入。


但与医保接轨后,医保部门和保险公司如何进行费用管控?在超速发展的同时,这个新兴行业更凸显出政策法规、行业准入以及产业规划等方面的缺失,相关制度设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清华大学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移动医疗领域真正实现盈利或变现的并不多。一些政策如医保支付、多点执业也阻碍互联网医疗发展。


在去年举行的“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立东说,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还面临着一些瓶颈,包括技术创新仍显不足、信息互通共享等融合机制尚未建立、医疗健康信息数据安全存在隐患等。


他认为,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融合还是一个相对新的领域,存在大量技术和应用的创新空间,加速互联网+医疗健康技术应用创新,才能提供便民优质的服务。


其次,互联网医疗健康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多个行业,需要各行业有机结合,才能完成庞大的系统服务工程。


当前,不同医疗机构、厂商等创新产品和服务彼此独立封闭,缺少合作,数据缺乏有效共享和深入整合,通过产业协同和模式创新将各环节有效连接显得尤为重要;还需要加强医疗健康数据的安全保障,数据安全保障一直都是信息服务的根本,在医疗健康领域更显迫切。


“希望各相关方面能够对公民的个人诊疗信息依法进行严格管控,杜绝信息安全风险,防止健康信息的泄露。


对临床科研数据使用的个体诊疗数据,实施脱敏去标识化,再积聚应用,并进行风险审核和安全审查。


在医疗健康数字身份管理和安全体系建设中,强化标准实施、安全防范,确保医疗健康数据的安全。”国家卫计委宣传司有关负责人指出。


“现代医学早已转化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特别强调人的情感情绪等引起的疾病变化,不可能完全依靠没有情感的互联网设备来治疗疾病。互联网只能是医疗的辅助,不可能完全代替。”


方鹏骞认为,目前互联网“火”,都是企业、资本炒起来的故事和概念,在未来几十年里,互联网只能成为提高医疗效能效率的工具。


专家认为,诊疗、手术、用药等医疗行为,互联网是打不通的。互联网医疗不是把医院搬到网上。“互联网+”在创新融合医疗的过程中能不能嵌入到就医流程、嵌入到现有的管理体系中,不应单靠技术,需要各方努力。

【免责声明】:medworld刊载上述内容,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您认为我们的授权或者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我们将与您积极协商解决。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