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喜悦家人
爱人,爱家,爱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龙视新闻在线  ·  高校聘请兼职教师,这些人可参与→ ·  昨天  
龙视新闻在线  ·  高校聘请兼职教师,这些人可参与→ ·  昨天  
泉安安海在线  ·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最新通告 ·  昨天  
泉安安海在线  ·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最新通告 ·  昨天  
海峡都市报闽南新闻  ·  36个教学班!新增学位1800个!泉州九中城 ... ·  3 天前  
海峡都市报闽南新闻  ·  36个教学班!新增学位1800个!泉州九中城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喜悦家人

“大衣哥”朱之文的悲剧令人毛骨悚然,值得每个人都看看

喜悦家人  · 公众号  ·  · 2019-06-18 12:00

正文


来源 | 咩咩文摘 (ID : mmie009



1


想象一下,一个寂寂无闻几百年的村庄,突然出了个名人。


跟你光屁股长大、一起扛锄头的兄弟,一夜之间,成了名利双收的大明星。


你会怎么想?


祝福、羡慕、还是......嫉妒?


这背后所有的强烈反差,“大衣哥”朱之文都感受到了。


9年前,他还是个穷困潦倒的建筑工人,穷在深山无人问津。


201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报名参加了山东台的节目,在海选现场,他唱出了自己最拿手的歌曲。


节目播出后,他朴实无华的形象和嘹亮动听的歌声,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人们亲切的称他为“大衣哥”。


朱之文火了。


电视台与商演纷纷找上门来,他的收入与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当他演出完,再回到村子里时,发现身边的人都变了。


家里被一堆莫名其妙的人挤满,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排队过来借钱,就连老婆孩子都像换了个人......


最让他受不了的,是村民们刻薄的冷言冷语:


这穷小子长这样也能出名,就唱几首破歌也能挣大钱!


更有村民大言不惭的说:


要想俺们说他好,俺庄上一人给俺买个小轿车,一人给一万块钱



在他们眼里,朱之文的钱“花也花不完”,可他们忘了,这完全是朱之文的个人努力,与他们毫无关系。


苟富贵,莫相忘。


可当朱之文捐钱修路,回报他的又是什么?


村民指责他修的路太少,甚至把村里立给他的功德碑砸掉。


他前前后后借出去一百多万,欠条塞满了一抽屉,可没有一个人还过。


可笑的是,也没有人打算还。


朱之文没飘,可整个村子都飘了。


人性最大的恶,是见不得别人好。


农民的淳朴在利益的趋势下,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人性的丑陋在这个村庄里,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2


这两年,村民们发现了致富的新大陆。


那就是拍摄朱之文的短视频,或者搞直播。


他们发现,这比种地赚钱轻松多了。


在过去,他们靠打零工每天能赚到50元,可拍朱之文,随便拿手机拍拍,运气好时,就能赚到200多元。


整个村子再次沸腾了。


小到7岁、大到74岁,纷纷拿起手机,对准朱之文。



74岁的朱西卷目不识丁,但这并不妨碍他加入拍摄的大军。


他花1000多元买了个智能手机,虽不会起吸引人的标题,但靠着朱之文的名气, 两个月后,他就把手机钱赚回来了。



高贵是朱之文的邻居,靠拍朱之文,他的账号有了一百多万粉丝。


去年,他把账号卖给了一家公司, 一下赚到了60万元。


放在以前,这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现在却都轻易实现了。


除了村民,还有全国各地的网友,蜂拥而至。


他们打着看望“大衣哥”的旗号,实则骚扰加利用,让朱之文全家不堪其扰。



他家成了不收门票的“景区”,朱之文则成了人们围观的“熊猫”。


每天早上,就有人开始砸门、呼喊他的名字:


“大衣哥,我们代表全国人民来看你,你不能不见我们啊!”


朱家的门一开,这些人就鱼贯而入,挤满了整个院子。


只要在家,朱之文的日常就是配合他们拍摄,甚至连上厕所都有人尾随。


朱之文都忍了。


他的心太软,他总是不忍心拒绝任何人,也不敢摆出任何脸色。


因为会被说,耍大牌和架子大。



直到天黑透,这些人才会“收工”回家。


朱之文一家也终于得到短暂的喘息,可仍有人并不放过他们。


翻墙头、砸玻璃、扔东西,无所不用其极地打扰他们,将不要脸发挥到极致。


无奈之下,朱之文只好在门上安铁钉,写上大字,以警告那些疯狂的人。



有人说,为什么他不走呢?


凭他现在的条件,他完全可以去个大城市生活啊!


可对朱之文而言,他已经50岁了,在这里生活了半辈子,他的根深深驻扎在这片土地。


他舍不得离开这里,他也无处可去。


而最让他伤心的,则是妻子和儿女的改变。


妻子化浓妆、开直播,她成了拍视频里最积极的那个人。



儿女也双双辍学在家,不愿打工也不愿学技术,每天都宅在家不学无术。


原本幸福和谐的一家人,却变成了谁也不认识的样子。



9年来,朱之文没有过过一个清净日子。


从成名的那一刻起,他早已不属于自己。


在流量至上的年代,一切都让人啼笑皆非。


这是朱之文的悲哀,更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3


相声演员岳云鹏,也曾有过类似的苦恼。


每次回村,他都会被闲言碎语围绕。



找他的人突然多了,认识不认识的都要请他吃饭,硬着头皮去了以后,却发现没一个人说他好话。


这就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


大家都一样的出身,凭什么就你出人头地了?


你成功了只能说明你幸运,并不代表你有实力!


关于人性的阴暗面,郭德纲分析得更加透彻:


“够不上你的人,他一定不会说你好,这就是人情事理。”



可让人无奈的是,那些人只看到了他们成名后的风光,却没见过他们在灰暗岁月里的颠沛流离。


朱之文从小热爱音乐,不顾家人与邻居的耻笑,每天在田埂与工地里练习发声,41岁才走上舞台。


岳云鹏13岁离家,受尽白眼与奚落,在德云社打杂数年,期间埋头学习与琢磨技巧,这才有了之后的惊艳表演。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当你在轻描淡写嫉恨他人前程时,就早已输掉了自己的人生。


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如踏实做好自己。


这样当机会来临时,你才能牢牢抓住它,从而完成自己的蜕变。



4


前段时间,“流浪大师”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主播们像跳梁小丑般蹭热点、赚流量。


热度一过,一哄而散。


这实在是21世纪最大的笑话。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一个人的悲剧,却是一群人的狂欢。



成名以前,朱之文喜欢唱歌,村里人都嘲笑与揶揄他,但他毫不介意,仍唱给大家听。


现在,每个人都举着手机,让他“喊一嗓子”,可他已经不愿开口了。


朱之文梦想的生活很简单:


逗鸡、遛狗、养花,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晃荡一整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