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今天的浙江大学,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将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致力于创造与传播知识、弘扬与传承文明、服务与引领社会,积极推动国家繁荣、社会发展和人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汉大学学生会  ·  通知|关于实行冬季作息时间的通知 ·  2 天前  
武汉大学  ·  全球首颗!武大造,又上天! ·  3 天前  
四川大学e教务  ·  开学第一周:川大老师这样做,学习更吸引有趣 ·  3 天前  
四川大学e教务  ·  开学第一周:川大老师这样做,学习更吸引有趣 ·  3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学院环游|跨学科类——弘毅学堂 ·  5 天前  
武汉大学  ·  武大超飒变装!网友:爱看!多拍!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浙江大学

斯人长辞,留下桃李满园,值此清明,怀念过去一年离世的浙大先师们!

浙江大学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4-04 15:29

正文


无论是那些

声名赫赫成果斐然的卓越者,

亦或是那些

默默无闻坚守岗位传道授业的老师们,

斯人长辞,留下桃李满园,

他们的风骨都会为我们所铭记。

细数在过去一年中去世的浙大先师们,

无不令人扼腕叹息、潸然泪下。


值此清明,

让我们缅怀故人,

追忆往事,寄托哀思。


谨献给杨士林、何志均、杨贤强、

陈锡臣、王梦仙、葛起新等先生们

以及为浙大发展做出贡献的先师们。



忆 · 杨士林先生

浙江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创始人,原校长



  杨士林,有机化学家、高分子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浙江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创始人。


他,在抗日战火中随校辗转西迁。

他,曾任校长,带领学校探求真理之路。

他,设立了“杨士林奖学金”激励浙大学子。


  2016年10月14日11时56分,杨士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在杭州逝世,享年98岁。


  杨士林先生曾于1937年9月至 1941年8月期间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在抗日战火中他随校辗转西迁,见证了浙江大学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坚持办学并崛起为“东方剑桥”,这也在他身上烙下了伴随一生的“求是”印记。杨士林先生在浙江大学潜心教学科研七十载,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化学人才。作为浙江大学高分子学科的创始人,他在有机合成、阳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并注重应用化学的研究,所研制的催化活化剂及原油输送减阻剂、降凝剂有重大的经济意义。1982年6月至1984年2月期间,杨士林先生受命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带领学校继续探求真理之路,为学校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杨士林先生非常关心浙江大学的校友工作,曾任浙江大学校友总会顾问,在2007年还以89岁高龄出席了苏州浙江大学校友会庆祝母校110周年华诞活动


  杨士林先生关爱后辈学子,在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了“杨士林奖学金”,主要奖励化学和高分子专业的优秀学生。


  先生已去,音容宛在。沉痛哀悼之余,更激励我辈学习先生高风亮节,为浙江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奋勇向前!



忆 · 何志均先生

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开拓者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始人



  何志均,我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教育家、中国人工智能研究开拓者、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始人。


他,在抗战烽火中求学浙大。

他,白手起家,

创办了浙大无线电系、计算机系。

他,在93岁高龄和妻子

毕生积蓄500万元捐献给社会。


  “经历抗战岁月,我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国既贫困,又弱小。贫困,我是切身体会到了的,且深知自己还不是最苦的,老百姓深陷穷苦的更多。弱小,就是遭受强邻入侵,而无力抵抗。”何志均先生曾说过,“于是当时大家都树立起了这样的信念,要努力学习,将来能使我们的国家富强。”


  何志均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6月2日上午逝世,享年93岁。


  何志均先生1923年5月13日出生于上海市,中国共产党党员。上世纪40年代,在抗战的烽火硝烟中,他先后在浙大龙泉分校和遵义的电机系本部学习,1945年夏天完成学业,同时迎来了抗战的胜利。何志均随后回到光复的杭州留校任教。回到杭州后,何志均虽未入党,却一直在帮助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学、教工们。在他的无线电实验室,地下党开会、印传单,甚至建立电台,都得到何志均很好的掩护,直到新中国成立。

                                             

▲西迁至遵义的浙江大学


  1960年何志均创办浙江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并任系主任;1978年,年过五旬的何志均离开已经发展完备的无线电系,再度“白手起家”,创办计算机系。1983年何志均先生创建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并任所长。何志均先生曾任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组成员(1993-1996),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1978-1999),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主任(1991-1998),浙江省计算机学会一至五届(1979-1996)理事长,1987年获首届浙江大学教师最高奖——竺可桢优秀教师奖。


  何志均先生在浙江大学从事教学科研逾60年,为浙江大学计算机、无线电等学科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数以千计的高级人才,桃李满天下;开拓并领导了浙江大学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两大研究方向,赢得了国际声誉。何志均先生具有超强前瞻视野和开拓意识,年逾古稀仍积极开拓国际合作,2001年创立浙江大学道富技术中心,开展全球化大规模金融软件研究与开发,产生重大影响,实现了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的宗旨。


  何志均先生心怀慈善、热心公益,2015年携夫人捐资500万元发起成立浙江省云惠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扶助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与医疗。


  何志均先生仿佛一面旗帜,来自那个似乎已经远去的年代,但当大家谈起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钻研精神、淡泊品质的时候,又总能在这面旗帜上发现那些从未消逝的光彩。



忆 · 杨贤强先生

茶多酚之父


  杨贤强,浙大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被称为茶多酚之父。


他,潜心科研,热爱茶学。

他,品茶讲究,做人也讲究。


  因为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他来到了杭州,进入杭州第一中学(现在的杭州高级中学)就读。高考后,杨贤强被原浙江农业大学农业气象专业录取,后因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转入了茶学系,从此之后跟茶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4年,杨贤强从茶学系毕业,又于1981年获农学硕士学位,是国家恢复高考后培养出的第一届研究生。毕业后,他留校任教,搞科研,再也没有离开过华家池校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杨贤强在一本刊物上看到了关于自由基的报道。兼具茶学经验和生物化学知识的他,意识到茶叶中的茶多酚能提供对抗自由基的质子,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天然抗氧化剂。于是,杨贤强向刚刚成立不久的国家自由基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提出,将茶多酚列入清除自由基首选物质的科研立项报告,并获得支持。


  在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的共同资助下,杨贤强领导了一个由生物物理、生物化学、中医、西医、化学工程、食品等7个学科组成的研究网络进行实验探索。2004年,杨贤强和学生王岳飞、陈留记合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有关茶多酚的学术专著《茶多酚化学》。



忆 · 陈锡臣 王梦仙先生

烽火中的神仙眷侣



他们,在烽火乱世中厮守。

他,在小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

她,在他背后默默支持。


  2016年3月3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退休教授陈锡臣先生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杭州,享年103岁。同年1月7日,其妻王梦仙在家中安详去世,享年102岁。他们的儿女遵照两位老人的意愿,将二老遗体捐给了浙江大学医学部。


  陈锡臣与王梦仙夫妻同为江阴人,青梅竹马,携手百年。1934年,陈锡臣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成为竺可桢的得意门生,王梦仙于上海淞江女中毕业后到纱厂当会计,后来成了小学老师。他喜欢体育、足球;她喜欢文艺、话剧。沪杭邮路上的那一封封书信,便是他们互表的情愫。


  抗战爆发后陈锡臣随浙大西迁,后在大西南湄潭农学院担任助教,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作物标本区”。而王梦仙则从上海西行去重庆抗战救国,一路饥病交迫,到重庆时已盘缠用尽。陈锡臣接到她的电话后,立即向校长竺可桢借了路费疾奔重庆,将她接了过来。从此,她便成了他妻子。王梦仙说,这是他这辈子最浪漫的事。


  1939年陈锡臣大学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历任原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职。他长期从事小麦生态、栽培和育种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主持培育了“辐32-2”、“辐32-3”、“嵊太”、“浙农大105”等优良小麦新品种,获多项科研成果奖。在此期间,王梦仙一直陪伴着他。



  2013年浙大师生给二老过双百寿辰。王梦仙说:“他心里想的着你,不会讲出来,不会行动……对的,性情不主动。他不可爱……是可靠。”陈锡臣则在一旁慢慢拧干热毛巾,递给她擦脸。



忆 · 葛起新先生

中国近现代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



  葛起新,中国近现代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在真菌学特别是半知菌分类和盘多毛孢属分类等方面卓有贡献。


他,在抗战烽火中求学浙大。

他,为培养农业人才呕心沥血。

他,为中国植物病理学的分子生物学发展

作出巨大贡献。


  葛起新,1919年1月14日生于上海市。幼年在乡村小学读书,课余,喜爱到田野抓蚱蜢、蝶、蛾,采桑养蚕等,并略悉农事活动,这对日后选择农业科学专业志愿有一定影响。


  1937年,报考了浙江大学病虫害系。录取进校时,抗日战争爆发,他随校辗转西迁,并在业师陈鸿逵的热情关怀、身教言传下得到启迪,从此与植病教育及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1946年1月,葛起新晋升为讲师,是年6月,随校迁回杭州,先后为病虫害、农艺、园艺及蚕桑等系学生讲授植物病理学。


  1950年,杭州附近麻区普遍发生洋麻炭疽病,影响严重。陈鸿逵、葛起新经过试验后,当时即撰写“洋麻炭疽病及其防治”(1951年)一文。该文为中国大陆撰载此病及其防治内容的首篇记述。他们还向省农业厅建议采用温沥烫种措施。


  1960年-1964年期间,葛起新兼任浙江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副所长,并主持“浙江省甘薯黑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课题,就该病在省内地区分布及发生规律特点,种薯异放线酮等新药剂处理、甘薯品种抗病性鉴定及农业防治进行了试验和调查总结。课题完成后发表一文,并向省农业厅提出了适合浙江情况的综合防治措施。


  1978年,葛起新由副教授晋升为教授,是年他先后担任浙江昆虫植病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浙江农学会理事、名誉理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兼病原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真菌组组长、华东分会副理事长。


  葛起新为中国植物病害检疫,对植物病理学的分子生物学发展,以及培养农业人才呕心沥血,一生奉献,为人师表。




由于篇幅有限,

难以一一细数过去一年

离开我们的浙大老师们,

他们曾经在浙大教书育人、辛勤工作,

为浙大发展倾注心血。

今日清明,

就让我们共同怀念我们已故的老师们。


斯人已去,风骨犹存。

先生们的形象将永远定格在浙大人的心中,

他们的精神也将化作“求是魂”,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浙大学子。


整编自:浙江大学校友总会《沉痛哀悼杨士林先生》|杭州浙江大学校友总会《沉痛哀悼 | 浙大何志均教授今日去世》|百度百科相关词条|钱江晚报《喝茶讲究的他,做人也讲究》(记者:张冰清)| 都市快报《七十多年前的浙大小助教和上海文艺女生一起走到一百岁》(记者:陈健)

文案:胡雨虹

今日编辑:徐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