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原著阅读课,我们带大家一起读完了高分好书
The Willpower Instinct
。
其实,在此之前,很多同学
并没有持续阅读的习惯
,但一期原著课 5 周 30 多天,却一路读了下来,不仅读,还不止读一遍,还写读书笔记,还学表达、刷 Anki…
成果如何?来看他们结课时怎么说——
[ 以下所有引用,均已获同学本人授权 ]
陈绚之Sean 同学:
我也第一次把一本书「读三遍」,第一次一本书写 300+ 条笔记,第一次确实体会「理论指导实践」。当然,到最后,我也明显体会到看英文越来越快了。
这 300 多条笔记,不是印象笔记式的整页复制粘贴,而是每一条都包含了原文摘录、阅读感想、行动启发;并且,如想复习重读任意一条,打开电脑,就能一键精准调取。
而且,奇妙的是,大家一起读原著,做的事情更多了,
做起来却反而更容易了
——
Emily 同学:
这是我第一次读一本完整且有读书笔记的英文原著。
刘静同学:
开了头的书不知凡几,能读完的没有几本。这本书我居然读完了,感谢Allen 和 yc 组织大家读书!
夏同学:
读完整期,最大的感想是时光飞逝。和大舟读起书,一点不觉得累。也惊讶,自己竟把一本原著读完了。
Stella 同学:
本来坐在电脑前准备开始每天的阅读时,心里还是有些从前做英语阅读和读英语原著留下的阴影,可是只要开始读一两行(真的只需要一两行),我就能很自然地读下去,完成每天需要读的篇章,完全不觉得累和烦。这种感觉是很欣喜的!
小蜗牛同学:
一个月过得好快,一本书读完也不知不觉。之前读的英文原著都是小说,读这种类型的书还是第一次。词汇量低也没关系,每天先学词汇再上阵,读完再刷 Anki,克服了词汇难关,原来书中很多乐趣妙不可言,常常读着读着就自己笑出声来。好书值得反复读,结课后也不妨再读一遍!
我们也相信,阅读不应只是干巴巴的语言技能,而是你成长的助推力,比如,樱小艾同学说:
真的好喜欢阅读课,通过这门课突然明白了,学一门语言可以让人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英语可以作为一个工具,让人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小蛟龙同学:
想起了刚开始大舟阅读课程的标语:身为英专生,应该要让你的技能反哺自己。现在第一本书结束了,真的感受到了英专生的优势和福利。我看的书不多,这是第一本自己每章看超过一遍以上,每章都写读书笔记,而且还能从书中带走大量语言点的书。
…
通过读原著,把「用英语」变成自然反应,把持续阅读、持久专注,变成自己终身有用的技能——确实,
学英文这么多年,是时候让英文反哺你了。
新一期大舟原著阅读课,邀请你,一起来加速改变。
- 你能收获什么 -
五大方面:
1. 每天阅读精选原著章节,每期读完一本精品原著
每天我们会给大家发放当天份原著章节和对应的音频,每期读完一本。选书时,遵循两个标准:
原著怎么选?
1)书籍有充足文献支持,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2)英文书评网站 Goodreads 评分 4 分以上,等同豆瓣 8 分以上
3)我们已经读过、写过笔记,确认过是高质好书
主题怎么定?
学不学某个主题,标准是:
掌握了这个主题技能后,你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效率,能否都能上一个台阶。
比如,我们会逐步覆盖:如何有效学习、如何有效沟通、如何有效思考、如何改掉拖延、如何成为意志力更强的人、如何科学休息等等领域。
每期开始前,我们会根据以上两大标准,精选出三本书,再供大家来投票,决出本期大家最想学哪一本,以投票结果多数为准。
2. 每天撰写读书笔记,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
光读,是必然不够的。这几年读书下来,我们发现一条真理:
没写过读书笔记的书,半年一年后回看,跟没读是差不多的。
文非摘不能用,光看了一遍书,跟你剪藏一整篇文章在印象笔记,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根本无从帮你成长。
如万维钢所写:
记笔记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改变自己看事物的眼光。
是的,把所读所想写下来,不仅是为了知识体系,更是为了改变眼光,改变行为,这样的阅读,才是具有多重意义的。
而原著阅读课中,我们也会教会你写读书笔记,你将能够:
- 熟练掌握三遍读书法,每读一章,都能轻松提取核心内容
- 掌握好用的阅读工具,随时随地阅读、标记,都不成问题
- 学会整洁高效的读书笔记格式,像个高手一样阅读、笔记
…
新手读书会走的弯路,你不必再走。
3. 每天积累高频生词,掌握地道小词
每天,我们会先把章节的生词发放给你,看熟了,再读书,专注阅读和内容。并且,生词你也无需自己整理,我们会把生词、表达、例句,都制成 Anki 卡片,每天送达给你——
以前阅读遇到生词,看一遍,忘一遍;现在你不用了,因为,
每天读到的生词,都会变成你的单词。
其中,生词选取标准,依照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词频,具体是这么选出来的:
我们写了一个 Python 脚本,脚本会自动拿当天阅读选段的每个单词和 COCA 5000-15000 词频表进行匹配,重合结果即选为当天生词,这样就排除了词频 5000 以下过于简单的词,和词频 15000 以上过于生僻的词。
由此确保,每天要背会的生词,就是实际阅读中会遇到的高频词。
另外,生词学习上,我们沿用「生词-核心释义」这一经典模式,举例:
a fluorescent yellow jacket
是不是被 fluorescent 难住了?确实,这个词在 COCA 词频排序为 9279,不认识情有可原,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个词就是 bright,再看看原句,是不是顺畅多了,一眼就看懂意思了?
因此这个词,你只需记忆为以下极简释义即可:
fluorescent => bright
因为核心释义往往覆盖了其余引申释义,比如 snowball 你认识,那这句话:
Opposition to the proposals has snowballed.
相信你也是一眼能看懂的。这就是核心释义的力量:最小成本,最大收益。
此外,为什么是英文解释而不是中文解释呢?,你对比一下就知道了:「a bright yellow jacket」和「a 明亮的 yellow jacket」,哪个理解得更为快准稳,一目了然。
除生词外,
小词
是个大难点,也是外语人士和母语人士说写英文时,一大重要差别,而在阅读课中,阅读文本中所有地道小词用法、搭配,我们都会提取出来,补充释义,加上例句,供你预习、复习,掌握用法。
4. 每天积累地道原著表达
原著一章,精彩地道的表达不可胜数,而且往往同生活情景相联系,这是别处很难集中看到学到的,自然不能放过。
比如我们之前提过的,讲「如何有效学习」的经典著作 Make it Stick 开篇有这么一段:
People generally are going about learning in the wrong ways.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how we learn and remember shows that much of what we take for gospel about how to learn turns out to be largely wasted effort. Even college and medical students—whose main job is learning—rely on study techniques that are far from optimal.
段落虽短,但光看表达,就已大有可学:
- 做某事方式不对,是 go about sth in the wrong ways
- 徒劳之功,是 wasted effort
- 学生之主业,直接说 main job 即可
- 学习技巧,study techniques
- 远非最优,far from optimal
…
这些都是语境明确、地道高频的说法,在原著阅读课,我会帮你挑出当天章节中最值得学习的表达,同样制成 Anki 卡片,每天发至你,把好英文,真正变成「你的好英文」。
另外,每天的文段,我们还会给你附带上对应的音频,生词表达学完了,文章读完了,还可以接着听,换个感官学习,在章节语境中温故知新。
5. 课前辅导 + 线上大课
课前辅导,手把手带你配置好工具,包括 Anki 设置、阅读流程、笔记工具等等;
每期一次线上课程,覆盖以下方面:
1)应该如何读书、选书,如何撰写和管理读书笔记
读书、选书都大有讲究,撰写笔记、管理笔记,就更是如此了,线上课程实例演示给你看,学会避坑,也学会加速。
2)人人都可以掌握的极简知识管理方法论与实现工具
这套体系的背后,是数年探索、试错、各种弯路,更是数十成百篇认知科学的文献支撑,它让我们受益良多,相信也能赋能与你。就像我们说过的:有些弯路,你其实不必再走。
3)正确的学词姿势
把书上的单词,真正变成你的单词,是要讲策略、讲技巧、讲工具的,这几年看过太多同学用错误的方式学单词,苦不堪言,收效甚微。正确的路径,课上告诉你。
4)Anki 使用避雷+进阶
Anki 是个强效工具,但太多同学使用不当,让学习效果大为减损,比如:
- 看到问题卡后直接翻看答案再背一遍
- 一张卡片放三四行甚至更多信息
- 批量导入 Anki 卡包后直接就开始学习
…误区太多。
而在原著阅读课,基于我们这些年 Anki 的使用心得,加上认知科学对学习、记忆的文献支撑,告诉你哪些雷区一定不要踩,而 Anki 又要怎样学,才是真的高效。
- 课程模式 -
课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