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辽宁广电
此公众平台由辽宁省广播电视局主办,是新闻宣传、信息公开、服务群众的重要政务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广电行业新闻、工作动态,深入解读广电行业政策法规、研究报告,助力广电行业创新、媒体融合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辽宁广电

【观察】精品战略引导中国纪录片高质量发展

辽宁广电  · 公众号  ·  · 2025-02-18 18:2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导读

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持续加大纪录片精品扶持引导力度,以精准扶持带动精品创作,为新时代的精品创作指明方向。国家政策支持目前仍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之一,通过实施国产优秀纪录片推荐制度、资金扶持、强化政府评奖等引导方式,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加快促进纪录片产能释放和社会功能拓展。


图片


一、实施精品战略,扶持纪录片推优评优


自2011年发布《关于推荐优秀国产纪录片的通知》以来,广电总局不断完善纪录片精品战略,逐步建立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政策体系和举措。每年组织开展“季度优秀国产纪录片推荐”和“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审”工作,每年确定20部左右有潜力的选题,跟踪创作进展,指导创作方向,予以资金扶持,并以“五式工作法”不断提高精品扶持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自2011年组织开展纪录片推优评优政策至今,广电总局共推荐了季度优秀片目51批次,合计超2100部。年度评优项目设作品、人才、栏目、机构4类12项,从每年获得季度推荐的优秀作品中评选产生,予以资金扶持。推优扶持除对播出时长、时段与数量进行要求外,还对优秀播出机构予以奖励,这些政策措施对优秀纪录片播出提供了平台保障。

优秀纪录片作品的推优选拔也是发现优秀纪录片人才的重要途经和方法。2012年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2011-2012年度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申请事项的通知》、2015年出台的《关于开展“百人百部中国梦短纪录片扶持计划”的通知》等,自2012年起实施的人才推优专项等措施,进一步带动行业制作质量的提升,推动行业创新创优。

2022年广电总局出台《关于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大精品扶持引导力度”,采取一系列推动创新、扶持创作的有力举措,鼓励、引导纪录片行业创作推出一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优秀作品:积极开展纪录片精品创作扶持工作,强化纪录片围绕主题主线创作生产,明确推优评优主题;以内容推优扶持为抓手,优化产业链各环节;严格推优扶持评审标准,发挥引领导向作用;优化推优流程,建立稳定的工作机制。


图片


图片


二、纪录片精品类别多样、业态不断创新、关注领域多元


历年来获广电总局扶持的国产纪录片题材类别多样,其中历史人文类作品题材纪录片占比最大,约占整体扶持作品的二分之一,其次是重大题材类、社会现实类以及自然地理科技类等。重大题材纪录片特别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重大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是承载主题主线宣传、展示国家宏观战略的重要内容载体,发挥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等重要功能,成为推优扶持的重点题材类型。广电总局在扶持创作重点选题纪录片的同时,大力推动内容创新升级,以创新叙事实现主旋律题材的年轻化、国际化表达,不断圈粉年轻观众,着力打造一批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精品佳作。

2024年广电总局评审扶持5部优秀理论文献片:《人民领袖毛泽东》《伟大的胜利:抗美援朝启示录》《重庆谈判》《七三一真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精品喷涌,呈现高收视、高话题、高口碑,时政微纪录片《习近平的文化情缘》运用调查报道手法,探索新媒体时政节目年轻态、故事性、人文化的表达方式;《通向繁荣之路》《永远吹冲锋号》《忠骨》《扎什伦布》《智能时代》《山河破碎20载》《风从东方来》《寻古中国》《鲜生史(第二季)》等一大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纪实性的纪录片获广电总局扶持。此外,一批地方纪录片获得广电总局扶持:《深中通道》《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等聚焦大国工程,彰显中国基建的气势磅礴和攻坚克难的中国智慧;《海河》《武夷山 我们的国家公园》《潮涌长三角》《这一站,贵州(第二季)》《山河新疆(第三季)》等,以真实呈现、巧思架构加上技术创新,聚焦祖国风貌、抒写伟大时代,描绘出欣欣向荣的中国;《津门往事》《白洋淀》《大泰山》《百年戏码头》《中国(第三季)》《诗约万里(第二季)》《云冈石窟》等,体现充满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和当代特色的文化传承;纪录片《一路百年》《超时空寻找》《见证》《来处,也是归途》等重点项目,整合了集体记忆,建构民族自信,继而完成纪录片本体价值的自我实现。


图片


上海台推出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火爆大小荧屏,深受90后高学历观众喜爱,年轻人群观众比例超5成,观众平均忠实度连续超40%,高居“优爱腾”三家主要视频平台纪录片热度榜首,并成为优酷纪录片频道史上开分最高、热度最高的作品。视频网站持续夯实企业社会责任,发挥平台优势,聚焦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自觉靠拢主流话语体系并推出多部聚焦新时代议题的精品。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小切口多角度创新呈现全国上下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时代风貌和蓬勃气象。


图片


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和媒体深度融合浪潮进一步驱动纪录片的内容和产业变革。新质生产力驱动着纪录片从制作技术、叙事方式、节目样态到创作理念、传播渠道的提质转型和产业发展。智能化、虚拟化、移动化赋能创新表达;引领突破传统创作理念的束缚,创新纪录片节目样态,助力纪录片跨界融合与产业的迭代升级,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新样态。积极推动微纪录片、纪实短视频等纪录片新业态发展,以多元创意和垂直细分领域为特色,推动打造“短而精、小而美”的精品力作。促进不断创新叙事表达,增强对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和传播力,使纪录片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占据更大份额。


图片


三、各地坚持精品策略,强化推优力度的新举措


近几年,北京、上海、山东、湖南、山西等地方广电局加强激励扶持,在资金扶持、行政审批、评优推优、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大力度,激发创作活力,推动资源配置向优质原创内容倾斜,推动纪录片创作生产数量质量稳步提升。北京局深入实施“新时代新北京”纪录片创作计划和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生产扶持规划,组织北京题材优秀纪录片创作恳谈会和重点题材创作研讨会。陕西局完善《陕西省广播电视精品奖补实施细则》。山东局实施“七个一”精品工程,鼓励市县把电视纪录片纳入文艺奖项评选范围,助推基层纪录片创新创优,着力打造“鲁派纪录片”品牌。湖南局深入实施精品生产增效工程,为湖南卫视和芒果TV双平台提供更多精品内容。浙江局加强激励推优,举办浙江省纪录片“丹桂奖”评选,打造具有浙江地方特色的纪录片精品力作。

广电全行业深刻认识到纪录片在构建主流舆论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行业主管部门实施纪录片精品创作工程,通过系列持续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项目带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政策供给,推动形成更多精品、更广传播、更优环境的发展局面,推动纪录片创作生产、公共服务和国际传播能力的全面提升。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作者:陈秀敏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