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趣味的思维启迪,接地气的创投方法论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投资人说
题图:
联合国难民署中国区代言人、
著名演员、
小鱼在家
投资合伙人 姚晨女士
许知远曾对姚晨的成长经历做过精妙的概括:她是一个善于把握机遇的人,从互联网到新媒体,从谍战剧火爆到接轨国际,再到如今搭上科技创新的班车,每一次时代的转型,让姚晨也随之登上一个更高台阶。。
素材来源:娱乐资本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违者必究!
1
第一次投资很谨慎,并不想成为企业家
我多数时候说话都比较谨慎,可能也是因为一直身处演员行业,每一步都需要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会跌落云端或被后来者赶超。
前有赵薇后有杨幂,明星投资人或者明星女老板这类形容,早已不再新鲜。朋友说我今年我的动向是「跨界」,综艺首秀给了《跨界歌王》,投资「处女秀」则专注在科技领域。
对于小鱼在家这款主打亲情社交的远程视频人工智能产品,我的角色是股东和用户。通过创新工场合伙人王肇辉,我结识了其公司创始人宋晨枫。当时要投资小鱼在家的原因,我觉得是「天时地利人和」。
纯粹为了挣钱而去投资的事情我做不来,首先我要感兴趣,并觉得跟我有联系,我才会想去投资。
当了小鱼在家投资合伙人后,在推广、代言、广告等方面都没有再收取任何费用,我的角色也并不限于管理者,而是更多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进行更多的交流、合作。
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做过任何投资。在这个行业里,你是用十几二十年的时间,积累到今天的,你不想过多地去消费它、透支它,可能一朝一夕之间,你一个不谨慎的选择,它就会分崩离析。所以我还是会很慎重的去面对自己的选择。
2
我应该再焦虑一点才对
黑泽明的《蛤蟆的油》,其中的序言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这油的结晶就是这部《蛤蟆的油》。」
我经常以这个故事自省,并成为了一个喜欢自省的人。这可能也来自于我内心对外界事物的敏感,这种情绪与焦虑几乎等同。
3
姚晨的4.0
1.0:互联网兴起时,一部《武林外传》让我在年轻人中取得了认知度,成为一代荧屏记忆;
2.0:微博流行的时代,微博女王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代表;
3.0:中国开始对世界产生影响,作为联合国难民署中国区代言人走向了国际,日后又连续三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百名影响力人物」。
明星靠青春吃饭,投资人却是随着阅历增长越来越吃香。我对科技、人工智能开始感兴趣是在2016年的冬季达沃斯,当时在达沃斯的展厅里看到整齐排列的机器人,尤其是有个排雷机器人让我印象深刻,在泰国难民营的时候,我们看到有很多缅甸人,都被地雷炸断了手脚。而这个排雷机器人的出现,必然会减少这样无畏的伤亡。我就觉得科技是真正在为人服务。
回来以后,我跟李开复聊过一次,「他问我未来如果你做投资人,你愿意做点什么。我说我特别希望能够投入到人工智能方面。」我当时可能并不能讲清楚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
*本文系娱乐资本论首发。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人说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