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期待,一部属于中国的军事大片。
不是绣花针打鬼子,不是小打小闹的动作“喜剧”,足够真实,足够真诚。
《红海行动》做到了 。
豆瓣评分8.5,靠着强大口碑成为春节档后起之秀,它的上座率和实时票房已然力压“合家欢”题材。
“我们生活在一个并不和平的年代,但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这是一部从头燃到尾的战争片,甚至直接将割喉砍头断指中弹呈现在观众眼前。
尽管林超贤导演已经自己做过删改,但还是吓到了不少观众。
许多家长没想到血腥程度超标,带着孩子进入影院,看到一半却不得不离开。
但这也掩盖不了它的好,《红海行动》的动人之处,在于它的至诚。
根据“也门撤侨”的真实事件改编,紧凑的故事节奏,丝毫不给人喘气的机会。只剩下久久不能平息的震撼。
一点一滴,都仿佛掏心掏肺地把最完美的呈现给你看,一部好的电影,也就有了它的根基与灵魂。
配得上观众,对得起自己。
这是《红海行动》导演林超贤对电影的评价。
纵观这几年有口皆碑的几部警匪、动作片,从《证人》到《线人》,从《湄公河行动》到《红海行动》,林超贤从未让观众失望过。
他坚持实景拍摄,101天里,跨过亚非大陆近十个城市,从冬天走到夏天,封锁过最繁华的街道,也经历沙漠里真枪实弹的危险。
这是躲在绿幕里,靠着后期特效永远达不到的真实。
林超贤
越是贴近,越能感受到影片的脉搏与灵魂。
“这部电影从头到尾到没有把观众当傻瓜,是我们真的身体力行去做出来的一部电影。”
当人们皱着眉头看着偶像剧里被女主吹灭的酒精灯,外科医生直接用手抓起无菌服时,林超贤凭借对军事细节的严苛把握,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
《红海行动》里的敌方不是傻子,主角也不是什么超级英雄。
旗鼓相当下的对决,才让人血脉喷张。
为了增加狙击枪的稳定性,电影刻画了好几个“支枪”的细节。
狙击手支枪
狙击手顾顺将观察员李懂的右肩作为支点,而后他用自己左胳膊作为支点等等。
而观众并不容易注意到的反派小狙击手,他对于支枪的专业与老练,也默默为后篇紧张情节写下铺垫。
反派狙击手支枪时,“就地取材”扯过破垫子,拿羊头做材料。
只在瞬息之间,就随手抓起了附近最合适的支撑物,实力自然不容小觑。
能让观众感受到专业的军人,首先要像个军人。
林超贤说,自己从未考虑过请所谓的“流量明星”或是“小鲜肉”:你要观众看的时候,得相信这个士兵是能保卫国家的。
在开机前半个月,《红海行动》都没能找到女主角。
出品人说:“没有中国的女演员肯接这部戏,跟我拍过很多戏的一线女演员,一开始听说林超贤都很兴奋,但一听要去这么长时间、这么多场景,大家都望而却步。”
可是一旦找到了合适女演员,她必然勇敢坚强,角色也就有了立身之处。
作为导演,林超贤对自己,比对待演员更加苛刻。
每个爆破点都要亲自试过,扛着枪去帮演员走位,每天十公里跑步训练。
非洲的摩洛哥,承担了影片大部分的取景地。
席卷着狂风粗沙,伴随着长时间的高温,甚至没有食物来源。
几乎每次采访,林超贤都会提到
艰苦
二字。
不仅是自然环境的艰苦,还有军事武器的限制,场景捕捉的难得。
但艰苦从来不是林超贤打退堂鼓糊弄观众的借口,他在这份艰苦中不断挑战,尽全力把“
真实
”抠到极致。
拍摄爆破戏时,为了展现人在面对爆破时的真实反应,林超贤要求演员都必须亲临现场,感受爆破发生时的气流和热度。
这样的体验,让不少演员身上都“挂了彩”,但只要没生命危险,演员都会自己默默扛过去。
正如张译说的:
“在这样的导演面前,没有一个演员可以懈怠和退缩。”
要想拍好戏,不仅不能怕吃苦,还要耐心筹备、不嫌麻烦。
拍摄蛟龙小队进入当地的场景时,剧组为了电影效果,决定封锁摩洛哥发达城市达尔贝达最繁华的街区。
要说服政府封锁这条“要道”,背后需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可想而知。
拍摄完毕后,剧组又专程去给街道上居住的居民们赔礼道歉。
即使《红海行动》获得了中国海军全方面的大力支持,它面临的军事难题也不少。
因为地域环境的限制,电影里充斥的坦克、直升机等“硬”货的运输实属不易。
除此之外,沙尘暴等恶劣的天气环境也常造成坦克冷却系统的“罢工”,一个场景需要十几台坦克在旁边候补出场。
“每一个镜头每一个设计都是很艰难的,实在有太多事情要去配合,每一分钟都不是简单的一分钟。”
而是用十几个小时成就一分钟的动作戏。
高潮迭起的情节背后,是导演对每一帧每一幕尽善尽美的追求。
好的作品离不开好演员,两相较劲,才能碰撞出火花。
导演对作品的敬畏之心,感染着演员:真心付出,最终换回赤诚回报。
周迅在《表演者言》中曾说:
“做了演员这个行业,天生就带有责任感。”
而《红海行动》里的每个角色,都立稳了。
没有一个人拖泥带水,因此它的集体主义氛围就愈发强烈,义薄云天的气势就更加豪迈。
120小时的机械训练,200小时的实战演习,4000分钟的战术走位,这些震撼的数字,是属于演员们的责任感。
“蛟龙小队”的队长张译,长相乍一看不属于铁血硬汉,但身为队长,他对情绪的把控、突出的领导者气质不得不让人信服。
张译骨折
队友受伤时,他心疼自责,表面却又从容淡定。
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没有一个造作的眼神,张译把人物灵魂揉进了骨子里。
导演钦点的唯一女队员蒋璐霞,进组时脚上已有三处骨折。
饰演佟莉的蒋璐霞
可她生怕导演知道了不让她演,就一声不吭地绑着绷带忍痛拍戏。
没有矫情也没有娇气,她扛着全组最重的装备亲自上阵录完了所有的打戏。
连男队员都望而生畏的训练强度,蒋璐霞一分没少地全部承受了下来。
这几个月里,蒋璐霞满腿的淤青,浑身都是伤口。
夏楠的扮演者海清,是被连哄带骗来的。
海清
拍摄地条件十分艰苦,可海清还是拒绝了剧组专门给她提供的好房间,自己搬去破酒店。
“我现在是战地记者,没那么好的条件。”
庄羽在看到炸断双腿仍然抽搐的残躯时,也会恍惚得愣住;硬汉石头的身上,也会随身带着喜欢的女孩照片。
《红海行动》里的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有个性,整部电影也就有了温度。
他们也会在焦急难受时爆粗口,也会害怕战争,迟疑恐惧。
他们是人,不是神。
不把自己当拯救世界的神孤芳自赏,他们牢牢抓紧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彰显出一股八人之间生死与共的大义凛然。
墨西哥导演雷加达斯曾言:
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的腔调。
《红海行动》这样一部“叫人肾上腺素一路往上冲破头顶”的电影,也有它的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