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公务员说公考
部委体制老司机出品,必属精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刑事实务  ·  ​DeepSeek很牛?能否给出疑难案件的定性? ·  2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会谈 ·  3 天前  
最高人民法院  ·  “这次机会,我会好好珍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公务员说公考

面试时遇到一知半解的题,该怎么‘“胡说八道”?

公务员说公考  · 公众号  ·  · 2024-04-15 22:41

正文

文/体制老司机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遇到一个比较经典的面试题,这类面试题不管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还是企业,甚至是平时和老板聊天,都会考到。

面试真题:

你最尊重的中国教育家是谁?为什么?

你去企业面试,HR可能会问你“你最尊敬的知名企业家是谁”;你和老板和领导聊天,领导可能问你“你最推崇的明君是谁”;你去参加公务员面试,考官可能问你“你最喜欢的知名城市是哪一个”。

遇到这个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在脑子里搜索知名的教育家,就可能想不出来,脑子卡壳半天说不出话;或者突然间想到的人,不熟悉不了解,无话可说,比如说陶行知是知名的教育家,但大多数人对他的理念和生平一无所知。

于是就停住了。

解决这种问题, 有一种思维方法叫“自我定义”。

这道面试题的难点在于“中国教育家”这个概念,很多人默认这些教育家必须是非常有名的,是公认的教育家。

思维一下子就被这个题目给出的概念定义卡住了。

实际上,对于面试题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中的概念,我们要 善于绕开固有的、正常的定义,可以自己定义。

比如说,“教育家”这个概念,我可以定义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成绩成果,有独特的教育方法的人就行了。比如说你高中一个非常好的老师,校长。你在面试的时候,可以先把这个老师的事迹说一下,然后对其进行定义:

“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家不一定是名声显著的,恰恰是在教育一线长期工作的那些老师,他可以称得上真正的中国教育家”。

未必一定是全国知名的。

又比如说,你去企业面试的时候,你的简历里有一点gap期,面试官自然就会将这段gap期视为你没有延续工作经历、提升技能,天天出去玩,很多资源也断了。

这也是大多数人对gap期这个概念的正常定义,或者说第一印象。

那么,我们就要会重新自定义。

比如说,你可以将你自己的gap期视为一个涅槃重生、个人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工作能力都得到本质性提升的阶段。你可以用你这段时间学到了什么东西,对工作上有什么思考,性格和习惯发生了什么好的变化等等,甚至你还可以说,王阳明龙场悟道,也算是职业的gap期,但正是这个gap期,让他的人生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

又比如说,公务员面试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概念性的题,比如说什么依法治国、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升级等等。这些概念都是高度凝练的,有的也有书本上的标准表述,但 显然没有几个人能把这个标准表述讲出来,大多数人甚至是第一次听说见过这个概念

这个时候,就要 善于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逻辑,对这个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只要言之成理,符合这个概念的大致方向就行了。

比如说依法治国,这个概念很大,但你最近看到一个“国内女子在新加坡辱骂护士被判刑被罚款”和国内的一些人在公共场合违反秩序而没有受到任何处罚的新闻为基础,对“依法治国”这个概念重新定义: 对各种违法行为,尤其是违反公共利益和秩序的行为,不管大小,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并严格执行。

这不是官方的定义,而是你自己的定义,或者说你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而考察你对一个概念和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才是面试的根本目的。

如果说让你背书,那直接买台电脑插上网线就行了,什么都能查到,还要人来做什么?

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思考,对一些概念重新定义,也就是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有一个根本性的好处 :你能真正理解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知道它从何而来,如何论证,也就能用自己的话,自己看到听到的东西把这个概念讲清楚。

很多人在面试的时候,面对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概念,大多数时候都是胡说八道,离题万里,压根不知道题目里的那个概念是什么意思。

比如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有几个人能把书上的标准说法讲出来?又有几个人能从根本的理论角度去把它说清楚?

但是,如果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概念,依据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进行重新定义,就能说得清楚讲得明白。

比如说,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农村家家户户,就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春耕和农忙时节,因为没有机械,要赶农时,就得互帮互助才能搞定。家里有结婚生子老人去世等等大事,没有其他邻里乡亲的帮忙,一家人也搞不定。

那么,我就可以定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为: 全球各族人民大家互相帮助,资源互补,地位平等,你好我好大家好。

再对照农村里的那些事情,联系现在的一些国际形势,就能从某一两个角度,把“人类命运共同体”讲清楚,讲明白了。

人人都是从考试走过来的,都有学生的考试思维, 认为每一个题目,都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要无限靠近这个标准答案,就能拿到高分。

这种幼稚的学生思维,在面试,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非常有害的,因为 越靠近标准答案的东西,往往就是越机械,越没有思考的东西。

而面试考察的,不是人的背书能力,而是人的思考能力。这种能力也是人比电脑,比AI更厉害的根本能力。

当然,也是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否成功,生活中能否幸福的关键。

PS:
关于面试中如何分析和思考问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老司机新修订了一套资料 。此次修订,老司机对每一道题的审题、思考框架、每一个答题点的思维方法、论述表达的逻辑等等,都做了详细的注解说明,对于不知道如何思考和分析面试题的同学来说,参考价值比较大。
具体介绍如下:
憋了小半年,老司机新出了一套公考面试资料
基层公务员到底有多惨?
面试:你带队去探险,突遇恶劣天气,大家想退缩,如何劝说大家继续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