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能力的人很多,但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用自己的能力为谁来谋利,这是三观的问题。有的人用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做贡献,有的人为国家做贡献顺便为自己谋私利,有的人更注重为自己谋私利。
大体来说,司马懿属于为国家做贡献的同时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最大化,董卓属于用国家的资源为个人谋私利,而皇甫嵩、朱儁和卢植则是用国家的资源为国家办事,同时发挥个人能力,但在如何保护个人利益的方面则比较迟钝。这种人也就是所谓的长于谋国,而短于谋身。
虽然董卓、皇甫嵩、朱儁和卢植一样,都是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的主要将领。
卢植是刘备的涿郡老乡,也是刘备的老师,早就已经是海内名儒,先后担任过九江太守、侍中、尚书等官,就已经是地位比较高,名望也很高的朝廷重要官员了。黄巾起义发生后,他被朝廷任命为北中郎将,率兵镇压黄巾军。在击败张角之后,卢植就开始深沟高垒,长围久困,后来因为得罪了宦官,就被槛车征还,罢官了。
卢植被罢免后,董卓才被朝廷从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征召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率军继续镇压黄巾军。
而皇甫嵩和朱儁在黄巾起义发生后,分别被任命为左中郎将和右中郎将,各自率领一部分军队,镇压黄巾局,但他们的主要作战区域在颍川,也就是洛阳以西地区。卢植和董卓的作战区域主要在河内,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南部地区,黄河以北。不过,卢植和董卓所面对的是黄巾军的主力,卢植被罢免后,董卓也没有成功,同样被罢免,最后还是皇甫嵩和朱儁在平定洛阳以西的黄巾之后,又率军东进,消灭了黄巾军。
卢植本身是名儒出身,其实他的作战方针并没有什么问题,对待初起的农民起义军或者叛乱军队,一般朝廷军队采取的比较稳妥的办法都是深沟高垒,长围久困,待敌自弊,而不是急于在野战中直接正面击败对方。但他因为得罪宦官,所以被罢免了。皇甫嵩讨平黄巾之后,上奏朝廷,为卢植鸣冤,他才又被朝廷任命为尚书。
真正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其实是皇甫嵩,他也是讨平黄巾的过程中功劳最大的将领。先是击败张角主力,当时张角已经病死,他将张角剖棺戮尸,传首京城。之后,又在曲阳击败张角的弟弟张宝,并将张宝斩首。所以他的功劳是最高的,因此被朝廷封为左车骑将军,冀州牧,槐里侯,食邑两县。
镇压完黄巾起义,曾经有人引用韩信的例子,劝皇甫嵩造反,皇甫嵩拒绝了。
《后汉书·皇甫嵩列传》:嵩既破黄巾,威震天下,而朝政日乱,海内虚困。故信都令汉阳阎忠干说嵩曰:“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不旋踵者,几也。故圣人顺时而动,智者因几以发。今将军曹难得之运,蹈易骇之机,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将何以保大名乎?”嵩曰:“何谓也?”忠曰:“天道无亲,百姓与能。今将军受钺于暮春,收功于末冬。兵动若神,谋不再计,摧强易于折枯,消坚甚于汤雪,旬月之间,神兵电埽,封尸刻石,南向以报,威德震本朝,风声驰海外,虽汤、武之举,未有高将军者也。今身建不赏之功,体兼高人之德,而北面庸主,何以求安乎?”嵩曰:“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何故不安?”忠曰:
不然。昔韩信不忍一餐之遇,而弃三分之业,利剑已揣其喉,方发悔毒之叹者,机失而谋乖地。今主上势弱于刘、项,将军权重于淮阴,指捴足以振风云,叱咤可以兴雷电。赫然奋发,因危抵颓,崇恩以绥先附,振武以临后服,征冀方之士,动七州之众,羽檄先驰于前,大军响振于后,蹈流漳河,饮马孟津,诛阉官之罪,除群凶之积,虽僮兒可使奋拳以致力,女子可使褰裳以用命,况厉熊罴之卒,因迅风之势哉!功业已就,天下已顺,然后请呼上帝,示以天命,混齐六合,南面称制,移宝器于将兴,推亡汉于已坠,实神机之至会,风发之良时也。夫既朽不雕,衰世难佐。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是犹逆坂走丸,迎风纵棹,岂云易哉?且今竖宦群居,同恶如市,上命不行,权归近习,昏主之下,难以久居,不赏之功,谗人侧目,如不早图,后悔无及。
嵩惧曰:“非常之谋,不施于有常之势。创图大功,岂庸才所致。黄巾细孽,敌非秦、项,新结易散,难以济业。且人未忘主,天不祐逆。若虚造不冀之功,以速朝夕之祸,孰与委忠本朝,守其臣节。虽云多谗,不过放废,犹有令名,死且不朽。反常之论,所不敢闻。”忠知计不用,因亡去。
之后,因为凉州的边章、韩遂之乱蔓延到了关中,朝廷拜皇甫嵩为左将军,命他率军到关中,保护西汉以来历代皇帝的陵寝,皇甫嵩就率军进入了关中。这时候,董卓也被朝廷拜为前将军,也率军来到关中平定叛乱,皇甫嵩成为董卓的上级。就是在这个时期,孙坚也在皇甫嵩军中任司马,他认为董卓桀骜不驯,早晚要成祸害,让皇甫嵩杀了董卓,皇甫嵩也没有同意。
之后,朝廷也意识到董卓部下的军队跟随他时间久了,他有尾大不掉之势,刚好并州刺史梁壹死于叛乱,就调董卓为并州牧,让董卓把他的军队交给皇甫嵩,留在关中,继续与边章、韩遂的叛军作战。但董卓不同意,上奏朝廷,要求带着自己的军队随行,朝廷无可奈何,只能同意。
皇甫嵩的侄儿皇甫郦当时也在军中,就建议皇甫嵩,说他受命持节专征,是可以专诛杀的,可以以董卓抗旨不遵为借口,杀死董卓。皇甫嵩仍然拒绝,他认为上书朝廷弹劾他,才是正道,就上书朝廷弹劾了董卓。
到灵帝死后,大将军何进受遗诏辅政,想诛杀十常侍,就召董卓进京。此时皇甫嵩仍然率军驻扎在关中,而董卓率军在并州,离洛阳更近,所以何进选择了征召董卓。结果董卓还没进京,何进就被十常侍骗进宫中杀死,袁术又率禁军火烧宫门,十常侍挟持皇帝出逃,京城大乱,董卓刚好率军到达京城,就控制了京城,专制朝廷。
董卓控制朝廷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废立皇帝,因为他认为自己和董太后是同族,所以他选择支持董太后当时支持的皇位继承人陈留王刘协,也就是后来的汉献帝。董卓召集朝廷百官商议的时候,其他人都害怕董卓,不敢发表反对意见,只有卢植站出来公然表示反对,董卓想杀他,被人劝止了。之后,卢植曾经在袁绍幕府,不久后死去。
董卓专制朝廷的时候,皇甫嵩仍然率大军驻扎在关中。这时候当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皇甫嵩仍然选择了无所作为。董卓本来就因为之前被皇甫嵩弹劾而记恨他,所以董卓控制朝廷之后,就以朝廷的名义征召皇甫嵩,任命他为城门校尉,这当然是想借机报私仇,要杀皇甫嵩。
此时的形势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董卓专政之后,关东群雄并起,诸侯合兵讨伐董卓,董卓虽然击败了诸侯联军,但仍然决定退往关中。董卓先让人把汉献帝送到关中,他自己则在洛阳焚烧宫室,发掘皇陵,劫掠百姓。皇甫嵩接到朝廷征召命令的时候,正是汉献帝在去往关中的路上的时候,所以有人劝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迎奉汉献帝,出关讨伐董卓。但他仍然表示拒绝,老老实实去了洛阳。
《后汉书·皇甫嵩列传》:及后秉政,初平元年,乃征嵩为城门校尉,因欲杀之。嵩将行,长史梁衍说曰:“汉室微弱,阉竖乱朝,董卓虽诛之,而不能尽忠于国,遂复寇掠京邑,废立从意。今征将军,大则危祸,小则困辱。今卓在洛阳,天子来西,以将军之众,精兵三万,迎接至尊,奉令讨逆,发命海内,征兵群帅,袁氏逼其东,将军迫其西,此成禽也。”嵩不从,遂就征。有司承旨,奏嵩下吏,将遂诛之。
虽然因为皇甫嵩的儿子的“责以大义,叩头泣请”,董卓没有杀皇甫嵩,但皇甫嵩从此就在董卓的控制之下了。王允和吕布设计诛杀董卓之后,曾有人建议王允,因为皇甫嵩之前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已经“威震天下”,所以可以让皇甫嵩代领董卓原来的下属。皇甫嵩确实也受命到郿坞接管了董卓在关中的余部,但并未能完全控制,加上王允失策,没有及时安抚和赦免董卓余部,导致李傕郭汜从关东率兵回到关中后,很快就攻破了长安,控制了关中。不久后,皇甫嵩也病死了。
董卓迁都关中的时候,让朱儁留守洛阳,但朱儁本来对董卓就很不满,所以私下和当时起兵讨伐董卓的关东诸侯有联络。董卓走后,朱儁在洛阳,自己没什么实力,怕被董卓偷袭,所以先逃往荆州,招募军队,然后再北上,但并没有进占洛阳,而是屯兵在洛阳以东的中牟。董卓派李傕、郭汜等出关,朱儁率军迎击,因为他当时的军队都是临时招募的乌合之众,所以很快就被击败了。
这之后,关东诸侯陶谦等人还曾联名写信给朱儁,表示愿意以朱儁为盟主,率领诸侯联军讨伐董卓。但董卓死后,李傕、郭汜按照太尉周忠和尚书贾诩的建议,以朝廷诏书的名义,征召朱儁到关中朝见,别人劝他别去,他认为这是朝廷诏书,他作为臣子,必须服从,就到长安去了。后来,因为李傕和郭汜相互攻击,他奉汉献帝的命令去郭汜军中劝和,结果被郭汜扣为人质,朱儁也就这么死了。
董卓出身于边将,所以他一直都有自己的私人势力,无论他在凉州还是并州,还是进入洛阳,或者是退往关中,他的骨干始终是这些凉州兵,其中包括一部分当地的羌胡族人。而卢植、皇甫嵩和朱儁的情况则不同,他们都是朝廷命官,并没有自己的私人武装,他们受命出征,所率领的军队都是朝廷临时调配给他们指挥的,并不完全服从于他们个人。
可以说,董卓是一直在借用国家给予他的各种名义和机会,不断扩张个人势力,为他个人谋取政治利益,而卢植、皇甫嵩和朱儁这些人,则始终是把自己视为朝廷的一份子,用朝廷配属给他们的资源,发挥他们的个人能力,为朝廷办事,并不谋求个人利益。
在对待董卓的问题上,董卓尾大不掉,其实是早就已经很明显的事实,所以不断有人劝皇甫嵩找机会杀掉董卓,为朝廷绝祸患,但他却始终坚持认为,虽然他有这个权力,但诛杀董卓这样的事情,还是更应该由朝廷来做,而不是他。甚至到了董卓已经废立皇帝,劫迁天子的时候,明明是要把他调开自己的军队再杀他,他还是选择了服从诏命。
在皇甫嵩和朱儁看来,虽然董卓和李傕郭汜征召他们的命令都是目的很清楚的,而且就是在利用他们“忠义”的特点,但他们还是必须服从命令,因为这是以朝廷和皇帝的名义发出的命令。他们虽然反对董卓、李傕、郭汜这些人,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必须忠于汉室和皇帝,这是大节。
但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说,他们这种选择就有些愚忠了,甚至可以说是过分爱惜羽毛,所以才让别人欺之以方,却因为个人名节的考虑,多次错过了为国家和苍生百姓除掉一个祸害的机会。
《大路朝天:中国道路与中国革命》
作者:萧武
出版:中信出版社201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