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动画学术趴
动画学术趴创建于2013年,是国内动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深度媒体和动画爱好者社区。这里有关于动画的一切有价值的内容,分享专业影评,关注理论知识,推荐创意影片,提供行业观察,与你一起见证中国动画的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出彩写作  ·  用deepseek写材料,是辅助而不是替代, ... ·  10 小时前  
高山流水的心语屋  ·  东拉西扯:第一名与最后一名同学的不同人生 ·  昨天  
高山流水的心语屋  ·  东拉西扯:第一名与最后一名同学的不同人生 ·  昨天  
之乎者野记  ·  日子762|十一点是睡觉的时间 ·  2 天前  
之乎者野记  ·  日子762|十一点是睡觉的时间 ·  2 天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11 ·  2 天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11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动画学术趴

出轨、八卦、谋杀...满满三流内容的周刊文春,却是日本最有风骨的杂志?

动画学术趴  · 公众号  ·  · 2024-06-05 23:06

正文

作者 / Palomar

编辑 / 思考姬、彼方


日本需要《周刊文春》。


从夏油杰声优 樱井孝宏 、安室透声优 古谷彻 、普罗修特声优 铃木达央 、到顶级女星 广末凉子 、知名演员 东出昌 ,搞笑艺人 渡部建 ……


所有这些出轨丑闻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周刊文春》


“文春”,一个过于矛盾的名字。

作为《文艺春秋》,它是日本最富盛名的综合类杂志,独揽芥川奖和直木奖,掌控着日本文艺风潮的走向。


《文艺春秋》


作为《周刊文春》,它是日本最臭名昭著的八卦周刊,毫不留情地揭发政客和明星的丑闻,被无数人视作眼中钉。

《周刊文春》


如果不是共用“文春”这个名字,我们可能做梦也想不到两者竟是同门。


而从这两本一体两面的杂志上,可以瞥见日本媒体业界独一无二的奇特历史,也似乎能看到日本文化矛盾的两面。


01

在明治大正年间的巨大变革里,文学也难置身事外。


欧美思潮的涌入,让文学在短短二十年里完成了现代化转向,前一秒还是拟古典主义的“红、露” (尾崎红叶、幸田露伴) ,下一秒就变成了讨论现代之理想的“逍、鸥” (坪内逍遥、森鸥外)


在这之后, 夏目漱石 芥川龙之介 又撑起明治和大正的文学之旗,终于让文学主流从充满古臭气的戏作变成了清爽洗练的现代小说。


在芥川龙之介的合影中,我们经常能发现一个戴着圆眼镜的微胖的人,他是芥川的同学加好友,一个名叫 菊池宽 的二流作家。


菊池宽(左一)与芥川龙之介(左二)

说是作家,因为他确实出身科班,也借着代表作《珍珠夫人》收获了文坛的一席之地。


但说是二流,也的确不算中伤,和芥川这样的天才比起来,菊池只能算是一颗黯淡的伴星,就算单从长相上,也能一眼看出主角和配角的差别。


1923年,厌倦了为其他报刊写作的菊池,振臂一呼,创办了自己的刊物《文艺春秋》。


接着,他又拉来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横光利一等文学界新星来投稿。 这本28页,初版三千份的小册子在短短三天内就销售一空。


《文艺春秋》创刊号


一个二流的作家,自此开始了一流出版人的道路。


1927年,因为“对未来的模糊焦虑”,芥川服下大量安眠药自杀,7年之后,直木也因结核性脑膜炎去世。


直木三十五和芥川龙之介的去世,让《文艺春秋》成为日本文坛的风向标。


虽然在那个时代,作家的非自然死亡并不新鲜,但挚友的先后离开仍带给菊池宽难以磨灭的打击。 为了纪念二人,菊池设立了芥川奖和直木奖。


每年两次的芥川奖都是《文艺春秋》的销量高峰


这两个奖项日后发展成日本最知名的新人文学奖和通俗文学奖,从诺贝尔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到畅销全世界的东野圭吾与京极夏彦,无一没有受到这两个奖项的提携。


但比起长盛不衰的《文艺春秋》,菊池宽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02


1948年,菊池宽因急性心脏病死于家中,同年,编辑 佐佐木茂索 接管《文艺春秋》。


此时的传媒业界,已经不再是战前小打小闹的同好刊物了,蓬勃的文化需求催生传媒产业迅速扩张,周刊这一战前不温不火的杂志形式,开始走上主流舞台。


朝日新闻的副总编扇谷正造是周刊风潮的幕后主使,1948年,他拿到了与太宰治一同投水的山崎富荣的日记,这个劲爆的一手资料,让《周刊朝日》在3小时内卖出了十三万册。


如今已停刊的《周刊朝日》曾是销量最高的周刊杂志


那之后,兼顾时效性和报道深度的周刊一路狂飙。1958年的第一期《周刊朝日》创纪录地狂销153万册后,《周刊新潮》、《周刊女性》、《周刊现代》和《周刊文春》争相涌现,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的日报社和杂志社,开始短兵相接。


在选题和内容上,各家周刊无所不用其极,《周刊朝日》延续《朝日新闻》主打社会新闻;《周刊现代》和《周刊Post》投身博人眼球的色情内容。


起初,《周刊文春》仍延续着《文艺春秋》的调性,连载畅销小说和女性内容。但到了80年代,激烈的竞争让编辑部意识到文艺不能当饭吃。


于是,和同为杂志社出身的《周刊新潮》不谋而合,他们盯上了最适合日本体质的流量密码——丑闻、八卦、谋杀案。



充斥劲爆八卦的《周刊文春》,却有着和田诚绘制的小清新封面

但即使如此,文人的气质仍留在编辑部的血液里。


1988年,埼玉县的一群高三男生绑架了一位同龄女生,将其关在一个男生的家中。


四十天后,女生重伤死亡,罪犯们买来水泥,沙子和砖块,将女孩放在桶里,浇筑混凝土,用砖块密封。直到这个水泥桶在一个建筑工地被发现。


东京地方法庭现场


这起“昭和年代的最后罪行”,在全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和预料的不太一样,媒体们的关注重点,是受害者。


女孩的真实姓名和照片被刊登在报纸、周刊、电视上,女孩家人也被指责教养不善,甚至案件本身,也被命名为“高中女生谋杀案”。


而《周刊文春》,毅然刊载了男性罪犯的真实姓名。


“野兽没有人权” ,主编花田纪凯这样回应。《周刊文春》连续出版一系列虐杀案报道,呼吁对严重的未成年犯罪者判处死刑。有学者指责他们违反了《少年法》,反而更激起了社会舆论,要求修改《少年法》。


经此一役,《周刊文春》成为社会舆论的旗手,它也一举达到70万份的巅峰,成为同时代发行量最高的综合类周刊杂志。



03

品牌效应如同滚雪球,《周刊文春》的名气越来越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爆料。


虽然基本盘仍是大量社会新闻和政客丑闻,但进入21世纪,已成为周刊之王的《周刊文春》面临的最大危险,却来自娱乐界。


1999年,时任副总编的木俣正刚收到了一份爆料,杰尼斯创始人 强尼·喜多川 的助理T先生,指控喜多川对其进行“同性性骚扰”。


木俣采访了T先生,录了几盘录音,但由于只有单方面的证词,他搁置了这份爆料,接着寻找其他证据。


没过多久,木俣收到了T先生自杀的消息。


《周刊文春》的杰尼斯调查报告


同时,另一名编辑也从记者朋友那收到了对喜多川的指控:他经常在旗下练习生的“宿舍”里实施性侵,而这些男孩大多只有15、6岁。


经过数月调查,《周刊文春》发表了针对杰尼斯的文章,指控喜多川涉嫌虐待、性侵、以及对未成年练习生进行组织性压迫。


但这次,电视、报纸、乃至其他周刊无一跟进,等待文春的,是死一般的缄默。


原因不难预料,杰尼斯的缔造者喜多川,这个被粉丝们称为“神”的男人,是日本娱乐界毫无争议的教父。


和这样的人物公开叫板,即使是《周刊文春》,也难逃死无全尸。


杰尼斯一纸诉状将《周刊文春》告上东京地方法院,即使二审判决证实,文春的爆料大部分都是真的,包括最主要的性侵指控。然而主流媒体的沉默依然在持续,警方甚至没有对性侵案件展开调查。


日本的黑雾,吞噬了《周刊文春》。


此后的《周刊文春》成了魔鬼小报的代名词,虽然依然畅销,依然能时不时爆出猛料,但人们都将其排除出严肃媒体,将其视作到处开炮的跳梁小丑。


日本社会犹如一座坚实的白色巨塔,周遭覆盖着密不透风的墙,只有外部的阳光可以些许挤进缝隙。 直到整整24年后,BBC的纪录片才让喜多川的性侵案件彻底暴露在阳光下。


BBC纪录片《猎食者:日本流行音乐的秘密丑闻》


越来越多的受害者出面指控喜多川的性侵事实,纸媒和电视媒体也终于松口,大范围报道喜多川性侵事件。 而此时,强尼·喜多川已经去世四年。


2023年10月,杰尼斯的新任社长东山纪之宣布剔除喜多川的要素,将公司更名为“SMILE-UP.”,并且将在完成赔偿后停止公司运作。旗下艺人纷纷出走,帝国终于开始瓦解。


但吊诡的是,许多受害者说自己仍然“爱着”喜多川,拒绝与这个恶魔划清界限,坚守杰尼斯。


现实并不那么美丽,能在庞大的娱乐帝国中分一杯羹,身体和精神上的创伤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是与恶魔签份契约罢了。


被拆除招牌的杰尼斯大楼



04


《周刊文春》又打赢一场翻身仗吗?或许吧。在其他媒体集中反思新闻失职时,只有《周刊文春》可以骄傲地分享自己的报道经历。某种意义上,它确实凭借一己之力,掀翻了一座巨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