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油工程
为业主和客户提供更快捷、更有价值的资讯,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加坡眼  ·  新加坡双彩虹刷屏!绝美画面惊艳全岛 ·  13 小时前  
新加坡眼  ·  新加坡大手笔发钱,到底哪些人能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油工程

他们,为全球提供“中国方案”

中油工程  · 公众号  ·  · 2024-05-20 17:25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提供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综合服务


这是 中油工程 1577 期、第 1982 篇文章


2月5日,印度尼西亚海滨,随着一条52英寸、世界最大口径的海底管道及临时收发球筒缓慢入水,准确着落海床既定位置, 中油工程成员企业管道局工程公司管道设计院 设计的印尼拉维拉维项目海底管道主体部分全部完成。中国技术再次闪亮“一带一路”。



近年来,管道设计院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设计管道总里程已超过两万公里,绘制的一份份设计文件,破解的一个个技术难题,为“一带一路”能源建设带去了“中国方案”。


52英寸

突破全球最大管径


拉维拉维项目是管道局工程公司在印尼承建的第一个大型EPCC项目,也是中国企业首次承建印尼国家石油公司的项目。 该项目位于印尼东加里曼丹省,是印尼国家战略性能源工程,包括52英寸海底管道、陆上管道,32万吨单点系泊和2座17万立方米储油罐。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填补印尼成品油需求缺口,对印尼新首都的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52英寸,是目前世界上海底管道的管径之最。 如何确保这条管道平稳安全施工,成为这个项目最艰巨的设计难题。


为了保证设计质量,设计团队每次制订方案都力求尽善尽美。在项目现场的办公室内,针对一个难题,他们经常讨论到深夜,仅波流载荷的加载问题,就来来回回计算多次,得到最精确的数据后,在3个月内修改了8次设计方案。


项目缺乏前期的FEED设计资料,全新的文件管理平台在使用中存在一系列技术性难题。设计团队以问题为导向,与当地建设者、多国设计人员充分沟通研讨,针对性地拿出了两项优化方案。


一项是针对预挖沟段边坡坡度。 在施工图阶段,设计人员发现,按照勘察土壤数据,52英寸海管预挖沟段的管沟边坡角度可以提高12度,将极大减少挖沟和回填的施工工作量。他们探索应用了一种基于有限元的全新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最优方案。


另一项是针对钢板桩的优化。 52英寸海管近岸段条件十分复杂,8条管线临近,其中4条管线与新建管线并行2公里,在延伸1公里后并行距离急剧缩小。设计人员开展了40多次技术协调,采用各种分析软件模拟了20余次计算,最终在“夹缝”中找到了最优路径,节约钢板桩约2600多吨,挖沟回填量减少约5万立方米,大幅降低了项目采办预算。


难题一个个被破解,管道设计院成功攻克了52英寸管道施工的设计难题,中国智慧保证了印尼的这条战略能源工程经济、高效、安全实施。



S线盾构

改善民生福祉


走出印度尼西亚,穿过印度洋,管道设计院也把中国技术带到了斯里兰卡。


为解决首都科伦坡核心区内涝问题,斯里兰卡大都市与西部发展部和管道局签署合同,在该国新建两条地下排水隧道,分别为新姆图瓦盾构隧道项目和托林顿顶管隧道项目。 这是斯里兰卡的重大民生项目,也是中国石油承建的首个海外盾构项目。



首个80米小曲率S曲线盾构、首个英标盾构管片、首次境外城市繁华区地下管线勘测工程……项目的多个“首次”,给管道设计院勘察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对此,管道设计院全体技术人员集思广益,最终确定形成了“资料收集调研梳理先行,交通疏导、安全守护,从简到繁、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逐步开展测量和设计工作。


此外,管道设计院还系统编制了设计报告和方案图纸,提交审查批准后,迅速实施。设计方案大幅节省了项目成本,实现了适用于80米小曲率的英标管片楔形量计算等8项技术创新,保证了项目高质量、高效率施工。



在技术的保证下,经过数年的施工建设,2022年5月15日,斯里兰卡排水隧道工程全部完工,进入投产通水阶段。困扰科伦坡多年的雨季内涝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让当地居民拍手称赞。当天,斯里兰卡能源部长特意到现场表示祝贺。


中国技术在斯里兰卡排水隧道中的完美表现,既密切了中国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也成为改善“一带一路”国家民生福祉的积极实践。



数字智能

闪耀非洲大地


乘着海上东风,管道设计院一路向西,扎根中东,拓展非洲,能源建设的步伐越行越远。


尼贝管道 跨越尼日尔、贝宁两个国家,全长1980公里,其中陆上1950公里,海底30公里, 是打通尼日尔原油外输通道的关键工程,更是中国石油促进中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工程。



海上终端是尼贝管道的关键部分之一,其设计质量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在详细设计阶段,管道设计院与国际知名公司沃利帕森斯开展联合设计,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海上终端的设计任务,展现了国际合作的突出优势。


在严格质量管控的同时,设计团队充分激发创新创效潜能,对输油工艺、站场工艺、操作原理、线路工程等核心内容进行了专项研究优化。针对流体保障问题,核算了60个稳态工况和近500个瞬态工况,从系统分析角度保障了管道系统的安全可靠,为项目建设节约投资5000多万美元。


设计过程中,管道设计院还把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技术引入工程建设中。全数字化协同设计方法,对管线工艺站场各专业数字化设计软件进行整合应用,增强各专业间的设计衔接与配合,大幅提升了设计精细度及设计效率;数字化交付平台,对应实体工程的设计、采办、施工及项目管理的全部数据及三维模型,打通了全产业链业务,使数字化管控在尼贝管道成为现实,数据资产变得有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