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就就TALK
就就,90后新媒体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精致生活主义者。在银行工作4年后辞掉稳定工作,从小镇回到广州创业。时刻精进、热爱生活,分享职场干货、理财经验、成长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L频道  ·  挑战BBA!沃尔沃S60安全与操控双杀宝马3 ... ·  12 小时前  
有车以后  ·  实车首拍!仅30万起,“法拉米”来了 ·  13 小时前  
猪价日记  ·  车主们,油价大降!一夜蹦跌,2025年2月2 ... ·  18 小时前  
小新说车  ·  激光雷达+华为智驾,越野SUV的国货之光? ·  19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就就TALK

毕业5年,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狗的还要大?

就就TALK  · 公众号  ·  · 2020-02-13 11: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一起在职场中精进、成长~

昨天,我参加了一场初中同学聚会,毕业十多年,大家的变化都太大了。
有的同学已经生二胎了,有的同学还是母胎solo;有的同学月入几万,还有的同学在家族的小作坊里工作...
毕业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会那么大?
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观点:那些收入将你远远抛在后面的人,往往并不是比你更努力,也不是比你更聪明,而是他们学会了做价值判断。
——就就

来源 | 拾遗(ID: shiyi201633)


01

有朋友在后台给我留言:

您好,我已经大学毕业五年了,我最近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聚会之后我非常感触,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毕业五年,混得最好的五六个同学,已经成了公司的核心骨干,年薪都超过50万了,最好的超过100万;混得比较差的同学,一个月工资只有四五千块;我月薪七八千,算中等水平吧。

我们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感觉能力也差不多啊,我这几年也挺努力的,为什么毕业5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那么大?

我的回答是:

毕业后你和同学差距有多大,其实不是取决于努力程度,而是取决于价值判断的能力。

什么叫价值判断能力?

就是懂得选择——知道做什么比较重要。


02


我先讲讲童文红的故事。

1999年,马云创办了阿里巴巴。 2000年,阿里缺一个前台接待。

阿里当时毫无名气, 很多年轻靓妹对阿里不屑一顾, 大学生对阿里更是嗤之以鼻,但童文红就认准了阿里,果断进入阿里做了前台接待。

当时跟着马云干的人不多, 所以,尽管是前台,童文红也得到了0.2%的股份。

2014年9月19日, 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市值高达2314亿美元,手握0.2%的股份的童文红,一下就成了亿万富翁。

马云还说过另外一个故事:

2001年的时候,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告诉我的18位共同创业的同仁,他们只能做小组经理,而所有的副总裁都得从外面聘请。

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我从外面聘请的人才都走了,而跟着我创业的18位同仁,现在都成了副总裁或董事。

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

很多时候,选择比能力重要。

我为什么要讲这两个故事呢?

就是想告诉大家:

在职业发展初期, 一定要学会做价值判断: 知道“平台比能力更重要”。

同样的努力,不同平台的回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那些毕业后发展得很好的人, 其实大部分不是因为比你努力,而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一个好平台。


03


以前我上班的单位, 有一头“老黄牛”。

为什么大家叫他老黄牛呢?

因为他特别努力特别勤快, 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大家都很喜欢他。

但奇怪的是,很多人都涨薪了, 但他的薪水却一直按兵不动。

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发飙了:

“我以前一直信奉一句话: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得到好的回报。现在发现根本不是这样,我已经很努力工作了, 但为什么工资还是这么低?”

这时,一位领导跟他说了一句话:

“你一个搞后勤的文员, 天天就干些填填表、搬搬东西的活, 我怎么可能给你很高的工资。”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

就是想提醒大家:

在职业发展初期, 一定要懂得做价值判断:选择那些职业天花板比较高的职位。

有的岗位有的职位, 很容易就到顶了,你即便做得再好,收入也高不了。


04


架构师“李苦李”讲过一段经历。

25岁那年,李苦李入职百度。 在百度认识了久哥。

久哥的一番话, 彻底改变了李苦李的职业生涯。

久哥: “如果用5年时间学习数据库,你能不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

李苦李: “应该可以吧!”

久哥: “你现在25,5年后才30,30岁就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为什么不去做呢?你看看周围有多少年轻人都在混日子,你不要这样。”

于是李苦李开始奋力学习, “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攻克,每天除了完成日常工作之外,就是各种mock数据,性能调优,阅读源码,撸官方文档等等。”

结果只用了三年, 李苦李就从一个普通程序员成长为别人眼中的技术大咖。

伴随而来的,是薪水的猛涨。

“我从T4升到了T7,然后没费力就拿到了华为的offer。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现在成功在大城市立足了,有了自己的房子,开着不错的车子。”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

就是想提醒大家一件事: 在职业发展初期,一定要懂得做价值判断,就是不管你找没找到一个好平台,都应该去做一件事情:成为行业大牛。

而且,这个目标越早确定越好。

成为行业大牛难吗?

不难,拼命五年够了。


05


如果你是一个有野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人, 在职业发展初期,一定要懂得做价值判断:

最好选择去大城市发展。

我有个做建筑师的朋友, 原来一直在北京工作。

2012年底,他跟很多人一样,因为北京环境差、压力大等情况,辞职回到了家乡小县城,先是买了一套房子安家, “我要好好享受慢生活。”

然后开了一家设计公司, “反正做设计,在哪都一样。”

但不到半年,他就改变了这个想法。

在小县城做设计,他遇到了三种麻烦。

第一:机会少。 “可以洽谈的业务太少了。

第二:审美差距。 “小县城的审美,跟大城市差距太大了。

第三:关系大于实力。 “在大城市做设计,基本靠实力。 在小县城做设计,基本靠关系。

所以半年下来,他一单业务也没做成。

“离开北京回县城,我肠子都悔青了。”

2014年,他卖了房子,又去了北京。

所以,我想提醒很多朋友: 如果你有一个非凡的梦想,一线城市就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一线城市拥有三样宝贝:

第一个:资源。

“一线城市资源汇聚,而资源代表着机会。

第二个:公平。

“一线城市因为开放,有能力的人多,大家相互制衡,所以基本按规则办事。 按规则办事,就保证了相对公平。”

第三个:眼界。

“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会不断开阔你的眼界,而眼界则代表着竞争力。


06


毕业后你和同学差距有多大, 其实还取决于一样东西——资产性收入。

前段时间,听朋友说起一趣事。

前年,我去北京谋了个职,单位楼下停了一辆保时捷跑车,这辆跑车的主人,居然是我们单位修剪绿化的老头。

我吓了一跳,偷偷问同事: 这老头难道是董事长他爸?

同事大笑: 他就是一绿化工。

我惊呆了: 凭这点工资能开保时捷?

同事说: “20年前,这老头筹钱买了7套房,现在赚翻了,一套房子就可以养这辆保时捷。”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

就是想提醒大家: 在职业发展初期,一定不要忘了“搞好资产性收入”这件事。

普通人的收入通常分为两种, 一种是劳动性收入,即利用劳动换取报酬,这种收入有一个特点:一旦停工就没有收入。

另一种是资产性收入, 即利用现有资本本身赚取收益,如房租收入、股权分红等等。

这种收入的特点是:你就是不工作,它也在。

所以,当工作两三年之后, 我们要学会慢慢从纯劳动性收入,过渡到有一定比例的资产性收入,也就是说,你得学会投资理财。

作家李刚讲过一件趣事:

几年前,他老婆想买一套学区房。 他一算存款,连首付都不够。

于是建议: 攒点钱再说吧! 当然,最后胳膊没能拧过大腿,老婆东挪西借,硬是把首付给付了。

结果才过两年,房价就翻了倍。 李刚高兴得不得了: “幸好买了。”

论盘算能力,李刚远在老婆之上。

“我有十几年投资经验,再复杂的金融工具,我也一清二楚,而她连买个银行理财产品还要问人家保不保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