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图解金融
每天中午12点, 一条财经可视化作品. 金融│资本│创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东呈金润  ·  2025.02.06涨停分析 ·  14 小时前  
东呈金润  ·  2025.02.06涨停分析 ·  14 小时前  
Wind万得  ·  涨停!比亚迪新战略曝光 ·  15 小时前  
中金点睛  ·  中金:一文读懂春节假期数据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中保投资2025年度校招!2月16日截止报名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图解金融

中国十大金控集团全景地图

图解金融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7-04 11:56

正文


(作者系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高级总监,文章已获作者授权,本文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供职机构)


金融控股集团,这种相对较新的金融企业形式,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速。 研究巴菲特的哈撒韦公司后(详见《哈撒韦的制胜之道》,《证券时报》,2017.5.23),我们挑选了中国十家重点金融集团(类)进行了一个深入分析。


鉴于数据可获得性,本文涉及的客体主要是上市企业。其数据来源全部为公开信息。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限于资料,有主观判断的成分。主要目的是比较鉴别分析各家公司的资源和优劣势,以期增加我们对该行业的理解和认识。


哈撒韦在过去5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总结哈撒韦长期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源源不断的低成本资金;

(2)大规模调度、腾挪投资资源的能力;

(3)长期浸淫金融市场,积累的丰富资源;

(4)灵魂人物和稳定的核心团队。


国内的金融控股集团经营实践时间相对较短,但也可以上述四个维度经验为参考,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


1

中国平安



2016年度,平安集团资产规模5.58万亿,增长17%;净资产3834亿元,增长14.7%。


2016年度,归属于平安集团股东的利润624亿元,比2015年增长15%。


其中,寿险业务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35亿元,增幅18.5%;


财险业务利润123亿元,同比下降2亿元;银行业务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4亿元;


资产管理业务(主要是证券、信托和租赁)利润97亿元,同比下降40亿元;


互联网金融52亿元(去年亏损32亿元),主要原因是普惠金融重组交易确认的利润95亿元(类似非经常损益,如无此项交易,互联网金融经常项下业务亏损为43亿元,比去年亏损增长11亿元)。


寿险、财险、银行、资产管理和互联网金融五大业务模块的利润占总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6%、20%、20%、16%和8%。


保险资产的投资方面,受资本市场大环境影响,2016年度平安的保险资产项投资收益率下降较多。


2016年度投资资产合计19718亿元,产生的投资收益为917亿元,投资收益率为4.65%。2015年,投资资产合计17316亿元,投资收益为1146亿元,投资收益率为6.6%。投资资产中,固定收益类资产占比约75%,权益类占比约17%,投资性物业占比2.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比6.3%。


总体看,2016年平安集团的经营业绩中,寿险一枝独秀。银行、财险相对平稳;资产管理利润下降较多。互联网金融继续亏损,且经常项下亏损有所扩大,互联网金融仍处于孵化期(或资源积累期)。


平安集团是一家以保险特别是寿险健康险为基础资产的金融集团。它的业务与金融市场息息相关。资产的流动性较好。从未来一段时间的成长性上看,银行业务和财险业务增长潜力有限;在资本市场相对低迷公司的成长潜力主要背景下,资产管理业务增速可能也不会出现惊喜。


公司的潜力还在寿险和健康险业务上。从投资资产效益方面看,在防范风险前条件和当前强化保险资金运用监管要求下,投资收益出现显著的效益改善的可能性也较小。


平安是国内大型金控类上市企业,业务和团队来源于金融业。在基础资产人寿保险领域中竞争优势显著,市场开发能力强。企业经营积极进取,整体发展值得期待。


2

泛海控股



泛海控股也是一家类金融控股公司,业务主要有三块:房地产、金融和产业投资。


2016年度泛海的收入营业收入为247亿元,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和金融分别为185亿元和60亿元,比例为3:1。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9亿元。


2016年度泛海控股总资产1678亿元,净资产183亿元,资产负债率89%,2016年期末的融资总额1002亿元,融资成本较高的信托融资528亿元,占比53%。


由于年报披露的融资利率是区间式的,估算全部融资的加权融资成本约在5%以上,这意味着除了支付约定还款的本金外,每年还要有近60亿的资金利息需要偿还。


2016年是公司对外投资的大年,也是未来考验经营成效的重要基础性举措。


2016年新增投资额约60亿元,大部分新产业投资尚未取得效益。重点投资项目包括云锋基金、万达影业、北汽新能源、WeWork全球等等项目。


从经营性现金流量看,公司2016年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减少152亿元(远远高于2015年的4.7亿元,几乎将2015年经营产生的现金及等价物增加额175亿元全部投出去了)。


(这)主要是(因为):(1)在客户保证金由流入转为流出的条件下,民生证券追加自营投资33亿元。 由此,与2015年相比的净现金流量流出增加了100亿元;(2)国内外房地产项目购地、拆迁和前期建设等导致的净流出55亿元。


显然,在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的同时,也考验着管理层的经营能力和运气。如果外部形势发生不利,也可能隐含着投资风险。


这些外部因素主要是:(1)宏观金融环境收缩;(2)项目管理的协同性不足,增加了管理难度和成本。(3)股票二级市场的操作能力。


2016年直接融资募集约合人民币240.77亿元。其中,境内直接融资方面,非公开发行股份融资57.5亿元,债券募集资金115亿元,中期票据募集14亿元,合计186.5亿元。


境外直接融资方面,通过香港公司股份配售募集45.74亿港元,债券募集2亿美元,合计约人民币54.27亿元。


总体上看,泛海控股是一家以房地产为基础资产的高杠杆企业,大规模的融资负担较重,经营策略比较激进。投资项目如果不能很快见效,则财务负担需要房地产收益做保障。


一般而言,从企业的安全性角度看,高杠杆融资的前提条件是基础资产现金流的稳定性。泛海控股的资产高度依赖资金市场,在金融市场实际利率上升背景下,房地产及其衍生出来的债务有可能形成双杀局面,威胁企业安全。


3

越秀金控



越秀金融控股公司由越秀金融和广州友谊合并而来,主要有两块资产构成,金融和百货。


金融主要业务是证券、期货、租赁和资产管理。百货是传统的广州友谊商场。目前,金融业务相对单薄,保险、信托、银行等其他金融行业尚未涉足。


2016年度,越秀金控集团资产总额669亿元,负债总额493亿元,净资产175亿元,资产负债率74%。实现收入57亿元(其中,越秀金控2016年5-12月合并到母公司报表),金融和百货的收入分别为44 亿元和2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利润6.2亿元。


金融板块实现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1.4%,百货板块收入同比下降4%,实现利润2.3亿元,同比下降1%。


总体看,越秀金控股份公司项下金融板块业务较为单薄,且主要为证券类资产,在业内地位尚不突出,容易受到资本市场环境波动影响。


由于金融业务与传统百货业合并时间较短,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可能较大,金融证券与百货的产业链粘合效应需要进一步探索,产融结合的协同效应估计难以短期内发挥。


如果是成立消费金融,则与百货业的协同效应会高于证券与百货的协同效应。


4

渤海金控



渤海金控的主要业务是飞机租赁和集装箱租赁。属于金融业务的还有渤海人寿增资14亿元,占比20%,位列第一大股东;华安财险占比14.77%。渤海人寿和华安财险目前尚没有盈利。


2016年,渤海金控总资产2166亿元,净资产311亿元,资产负债率86 %;实现利润23亿元。营业收入总计228亿元,其中飞机租赁和销售156亿元,集装箱租赁和销售47亿元,路桥轨道交通租赁25亿元,占比分别为68%、21%和11 %。


然而,由于营业成本增速高于收入增长,三大板块中,飞机和集装箱的毛利润分别下降46%、18%,只有路桥轨交毛利率增长24%。


这显示出,公司海外扩张后,成本管控能力不足,股东利益并未与资产规模增长相匹配,在飞机和集装箱租赁领域的业务优势尚待转化为股东回报。


渤海金控尚有几方面的数据信息披露不够清晰:(1)融资成本;(2)飞机租赁公司的主要经营数据;(3)集装箱租赁业务的主要经营数据。


只有这三部分的数据披露的更加全面,才能对该公司的估值判断更加清晰。


5

中航资本




公司下属财务公司、租赁、信托、证券、期货和新兴产业投资公司。


2016年营业收入87亿元,增长0.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亿元,增长0.5%。营业收入中,财务公司、租赁、信托和证券分别为14亿元、41亿元、22亿元、11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47%、25%和13%。


从营收排名看,租赁和信托占比最高。利润分别为6.9亿元、8亿元、13亿元、3.4亿元,以及中航控股8亿元,从利润排名看,信托、租赁和控股赚钱最多。新兴产业尚在培育中,尚不能贡献大额利润。


在分析金融机构或类金融机构业务中,负债规模和成本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也是投资者最关心的事项之一。


中航资本未全面披露负债规模和分项成本。仅能推算部分下列部分数据。负债产生主要于租赁借款。其中短期借款175亿元,长期借款193亿元,发行短期融资券68亿元,租赁公司应付账款354亿元,应付利息5.5亿元。本年度租赁应付利息合计达到32亿元。


总体看,中航资本控股的金融业务比较全面,背靠央企中航工业扎实的产业基础,业务来源稳定。


金融业务中,信托、证券属于传统业务,近年加大了租赁业务的力度,但是也要看到租赁业务资金来源可能比较高,利差较低,客户的行业地位相对分散, 对风险管理的挑战较大(从披露的法律诉讼上看,也主要是租赁业出现的案件,且被诉方几乎全部为中航工业系统外的民营企业)。


整体判断,未来增长潜力有待观察。


6

五矿资本



主要有两块业务,(1)金融(含五矿资本控股、证券、信托和期货),(2)电池新材料和锰业务。2016年实现营收11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亿元。


营收中,期货59亿元,信托18亿元,证券6.4亿元,贸易15亿元,电池和锰合计14亿元。


由于期货和贸易的毛利率很低(分别为1.53%和0.35%),这两块业务生成的利润并不多。


金融业务中,五矿资本控股(含50%权益的外贸金融租赁、38.7%权益的安信基金管理公司、20%权益的绵阳商业银行)14亿元,五矿信托(权益66%)净利润9.8亿元,五矿证券(权益99%)1.1亿元,五矿期货(权益99%)1.7亿元。


相比较而言,电池新材料和锰业务利润合计约1.2亿,尚不占主要地位。


总体看,公司信息披露较为详细,金融业务为发展主体,金融业务品种较为全面,且多数为市场化程度高的竞争性业务,作为央企股东背景的企业十分难得,反映出公司管理机制设计成熟合理。


未来如果能够继续获得其他金融牌照,并复制已有的成熟经验来管理,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7

中油资本



2016年总资产7750亿元,净资产660亿元,净利润55亿元。


它是一家持有银行、财务公司、金融租赁、信托、证券、财产保险、人寿保险、自保、保险经纪、增信等金融业务的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团。


境外金融业务主要由中油财务(香港)公司运作,该公司2016年资产规模1818亿元,利润27亿元。


2016年公司营收288亿元,其中财务公司135亿元,占比47%;银行94亿元,占比33%;金融租赁27亿元,占比9%;信托15亿元,占比5%;其他金融业务17亿元,占比6%。


营收中,利息收入高达87%,手续费及佣金8.5%,已赚保费2%,其他2.6%。香港公司的营收53亿元,成本26亿元。利润方面:中油资本59亿元,昆仑银行25亿元,中油财务75亿元,中油资产9.8亿元,金融租赁7.7亿元。


投资情况:(1)投资162亿元长期股权投资,持有中石油资本公司及其下属企业;(2)持有各类债券等金融产品投资合计1132亿元,期末账面价值1384亿元。期末货币资金2400亿元。


总体看,中油资本基本集中了世界500强中国石油集团的资金运作和金融资源,是一家以财务公司和银行业利差为主的金融控股集团,母公司实力强大,内部资源丰富。


对比哈撒韦公司可大规模调度资源用于新发现的项目投资,这种对中油资本的外部机会而言,存在潜力的大规模金融投资受很多监管要求和中国石油集团内部的规定,难以实施。 只能通过石油产业的投资机会,实现“伴随性”财务收益。


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石油价格难以有显著上涨的条件下,这种“伴随性”商业模式的获利潜力不易过于乐观。


如果中油资本能在母公司支持下,像招商局一样将金融业作为主业之一,加上适当的机制优化和领军人才团队,其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8

重庆渝富



它是重庆国有资产的重要非上市经营者。


2015年,总资产1982亿元,净资产838亿元,营收116亿元,净利润100亿元。参股重庆商业银行、西南证券、安诚产险、重庆汽车金融公司、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农产品交易所、药品交易所等,以及担保、基金、地产开发等。


2015年报显示,公司资本运作动作积极,有进有退。增持10个项目,同时减持了10个项目,包括京东方、西南证券、交通银行和金科股份。


其中西南证券更是减持17780万股,增持600万股(需进一步了解孰先孰后,以及进退的时点)。


此外,重庆渝富的“借船出海”模式也值得关注,与中国华融合资设立华融渝富股权管理基金公司,对于盘活利用金融市场资源,开发当地市场作用明显。


公司尚未公布2016年度经营情况。


作为地方国资的经营平台,重庆渝富的地方政府资源丰富,业务的多元化管控能力多为行政力量,多元化现象明显,体现地方政府发展当地经济的“伴生性”机会较多。


但金融牌照相对短缺,特别是金融“旗舰店”短缺,金融市场大规模调度资源的能力尚难以全面施展。


9

中国信达



2016年度,总资产11745亿元,同比增长64.5%;股东权益1392亿元,营收917亿元,净利润16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0.6%;资本充足率19.4%,股东权益回报率14%。


金融类子公司包括南洋商业银行、信达证券、金谷信托、信达金融租赁、幸福人生、信达财险等。


公司主业为不良资产收购、处置。


公司有三业务板块,不良资产经营、投资及资产管理和金融服务。2016年,三个业务板块收入合计917亿元,比例分别为35%、30%和37%(业务分项统计时略有交叉)。


三个板块税前利润合计218亿元,分别为66%、29%和10%。三个板块的净资产合计1392亿元,分别占52%、34%和19%。


从盈利贡献上看,不良资产板块占核心地位,该业务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资产2125亿元中,债券536亿元、权益404亿元、存款及同业存单142亿元、基金651亿元、信托产品及计划165亿元、资管计划127亿元、理财产品65亿元、资产支持证券11亿元。


债券类投资中,政府债141亿元、准政府债103亿元、金融机构债券166亿元、公司债126亿元。


权益投资中,上市和非上市资产规模分别为63亿元和341亿元。流动性较差的非上市股权资产占比较高。


在1988亿元的应收账款类金融资产中,有1600亿元为非金融企业的应收账款。在2950亿元的客户贷款和垫款中,有1030亿元属于信用担保方式。


在2950亿元的客户贷款和垫款中,有2500亿元为对公和个人贷款和垫款,其中对公贷款和垫款为2160亿元,这些贷款估计大部分为地方政府及其融资平台。


金融机构经营方面,南洋银行、证券期货和基金管理(含信达证券、期货、信达澳银基金、信达国际)、信托、租赁、财险和幸福人寿的收入分别为87亿元、41亿元、5亿元、25亿元、34亿元、188亿元,税前利润分别为28亿元、5亿元、2亿元、8.6亿元、-2.3亿元、0.4亿元。


从收入看,人寿和商业银行最多;从利润看,商业银行和租赁最多。


重大事项:


(1)由于2016年新增了南洋商业银行的并购,使得商业银行(隶属于金融服务板块)的资产规模增长较多,资产利润率有所下降,公司寄希望于商业银行与其他业务生成的交叉销售等协同效应。


(2)2016年新购不良资产2070亿元。(3)2016年发行人民币债券募集100亿元,优先股募集32亿美元,H股定向增发募集61亿港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东呈金润  ·  2025.02.06涨停分析
14 小时前
东呈金润  ·  2025.02.06涨停分析
14 小时前
Wind万得  ·  涨停!比亚迪新战略曝光
15 小时前
中金点睛  ·  中金:一文读懂春节假期数据
昨天
化妆师MK-雷韵祺  ·  一直不会化眼妆?从买对化妆品做起!
8 年前
ONE一个  ·  男生有了女朋友后一定想做的事
7 年前
媒体招聘信息  ·  互联网 | 腾讯各部门招聘实习岗位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