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书有范
汇集有价值的读书感想、读书格言、书评书语,和范叔一起,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产品犬舍  ·  完整地聊聊我对 “隐性知识” ... ·  昨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效率与流量竞争,美团、抖音本地生活下沉市场策略 ·  2 天前  
91产品  ·  一分钟学会DeepSeek R1本地部署 ·  3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产品优化:如何快速确定模块优化方向 ·  3 天前  
奔腾融媒 都市全接触  ·  今起,呼和浩特开通临时公交专线!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书有范

看谁都不顺眼,是你格局太小

读书有范  · 公众号  ·  · 2024-08-18 06: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心胸狭隘与格局大小对人的影响,指出看别看不顺眼的人往往是因为自身格局太小,并举例说明了格局大小决定了一个人的容忍度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最后,强调了拥有大格局的人能够包容、理解、释怀,看待世间万物都会更加顺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心胸狭隘与格局大小的影响

文中指出,一个人格局的大小,不在于认识多少人或见过多少世面,而在于心中是否能装得下事、容得下人。心胸狭隘的人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心生疑虑和愤怒,而格局大的人则能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看待事物。

关键观点2: 格局大小与对待事物的态度

文中通过曹操、蒋琬等历史人物的故事,说明了格局大小决定了一个人的容忍度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格局小的人容易心生疑虑和愤怒,而格局大的人则能包容、理解、释怀,看待世间万物都会更加顺眼。

关键观点3: 顶级格局的表现

文中描述了顶级格局的人的特点,他们能看惯差异,容得下分歧,以宽广的胸怀和理解的姿态看待世间万物。这样的人生自然而然就顺了。


正文

文 | 云谷师
来源 | 日行一善共修平台(ID: RXYSGXPT


《增广贤文》有言:“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看别人不顺眼,喜欢说是非的人,其本身就是搬弄是非之人。


一个人格局的大小,不在于认识多少人,见过多少世面,而在于心中装得下事,容得下人。


看谁都不顺眼的人,往往是因为自身格局太小。


01

你所看到的,都是内心的折射


王之涣有句诗写得好: “眼中有尘三界窄,心中无事一床宽。”


心胸狭隘的人,给他全世界都不够;心胸宽广的人,即使只有一张床,依然会觉得天地开阔。


人眼中的世界,都是自己内心的折射。


你心中想的什么,那你就会看到什么。


《三国演义》中,曹操长期受头风病困扰,每当发作便疼痛难忍,影响政务与军务。


一日,他听闻神医华佗医术高超,能起死回生,便派人日夜兼程请来华佗为自己诊治。


华佗仔细诊断后,面色凝重地向曹操提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治疗方案。


这听起来极为大胆且前所未有的方法,让曹操心生疑虑。


他联想到华佗与关羽的深厚交情,以及自己曾杀害关羽的往事,不禁怀疑华佗是否想借此机会为友报仇。


疑虑与愤怒在曹操心中交织,他逐渐失去了理智,认为华佗定是居心叵测。


于是,他下令将华佗投入大牢,严刑拷问,而华佗坚称自己只为治病救人,别无他念,最终因不堪折磨,含冤而死。


失去了唯一可能治愈自己头风病的神医,曹操的病情日益加重,头痛发作愈发频繁且剧烈,最终因头风病而死。


曹操对华佗心中满是怀疑,于是华佗的种种疗法在他看来都是谋杀。


一个没有高度的人,眼中都是偏见;


一个没有格局的人,眼中都是是非。


人这一生,总是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别人的好坏我们无法揣测,重要我们内心如何反映。


正所谓“你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以宽广之心看待世界,看什么都顺眼,人生多顺畅;


以狭隘之心看待世界,处处都不顺眼,人生多波折。



02

看别人不顺眼,是你的格局不够


亦舒有句话说的很对:“每个人说另外一个人,一箩筐的道理,丈八的灯,照见别人,照不见自己。”


人总是擅长发现别人的问题,却看不见自己的不足。


看别人不顺眼,处处都要挑人刺,是因为格局太小。


1917年,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他看不惯那时候学校里的官僚和腐败。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他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思想要自由,各种观点都要接受”。


他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重新选老师来教书。


有个学识渊博的老教授叫辜鸿铭,他非常坚守传统文化,留着长辫子,穿着清朝的衣服,还不喜欢白话文和白话诗,甚至支持过一些倒退的想法,这让学校里的师生都很不满。


像钱玄同这样的新文化运动领头人,觉得辜鸿铭是老顽固,不想和他一起工作,还联合了好多人写信要求学校开除他。


但蔡元培校长不这么想,他觉得学术上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这些看法有道理、有根据,就应该被接纳。


辜鸿铭因为是“保皇派”,屡遭质疑,但他学贯中西,人品正直,是个好老师。蔡元培十分支持他继续留在北大教书。


果不其然,辜鸿铭讲的《论中国人的精神》这门课,风靡北大,广受好评。


正是因为蔡元培的坚持,那时的北大才能在学术上百家争鸣,各学派思想蓬勃发展,为新中国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格局小的人,总是看不惯;格局大的人,总是“装得下”。


有人说:“一个人能够到达的远方,不会远过他的目光。”


确实如此, 你的格局有多大,你的人生就有多高。


格局小的人,缺乏多元思考,以狭隘断事,难免会有失偏颇。


而格局大的人,洞察全局,一切尽收眼底,自然能容人容事。


与人相处,摩擦常常都有,矛盾无处不在。


当你的格局打开了,你会发现,是非少了,看什么都顺了。



03

最顶级的格局:看什么都顺眼


古人常说:“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大千世界,本就是百花齐放,没有谁的人生是一成不变的。


格局越大的人,越不会吹毛求疵。


三国风云变幻之际,诸葛亮离世后,蜀国的大旗由蒋琬毅然扛起,他成为了国家的宰相,肩负起了治国安邦的重任。


在蒋琬的麾下,有一位性格独特的下属,名叫杨戏。


此人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仿佛与世隔绝的隐士。


一日,蒋琬主动打破沉默,尝试与杨戏交谈,却只见杨戏轻轻应了一声,便匆匆离去,未有多言。


旁人见状,纷纷为蒋琬打抱不平,指责杨戏傲慢无礼。


然而,蒋琬却以他那宽广的胸怀,淡然一笑,解释道: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杨戏如果违心顺从了我,那他的服从一定是假的;如果他直言拒绝我,又怕折了我的面子。他的一片真心,我怎么能责怪他呢?”


又有一事,蜀中督农杨敏,竟当众非议蒋琬,言其治理国家不如前人,行事糊涂。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主管法纪的官员更是请命严惩杨敏,以儆效尤。


然而,蒋琬却再次展现了他的大度与智慧,他非但不怒,反而自省道:


“我确实不如前人,这不是假话,无需追究他的责任。”


当被问及是否认为自己糊涂时,蒋琬坦然答道:


“如果我朝治理不如前代,那么国家就难安宁,国家不安,那一定是我老糊涂了。”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众人对蒋琬的胸襟与气度更是敬佩不已。


后世之人,谈及此事,无不感慨万分,盛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他的宽容与智慧,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


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蒋琬以他的德行与才能,为蜀国撑起了一片天,也为自己赢得了无尽的敬仰与赞誉。


对别人的态度,暗涵了个人的格局。


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格局大的人能包容,得理解,敢释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