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粥左罗的好奇心
文章不多,每一篇都值得你看。欢迎进来坐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inux就该这么学  ·  不止是操作系统!Linux ... ·  4 小时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开源装机工具 Ventoy 更新 ... ·  4 小时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官宣:这所高校禁用 DeepSeek ·  昨天  
Linux就该这么学  ·  Fedora即将登陆Win10/11 ... ·  2 天前  
Linux就该这么学  ·  网络工程师这样用,简直是要榨干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粥左罗的好奇心

有很多种牛逼的人生,和赚钱没什么关系

粥左罗的好奇心  · 公众号  ·  · 2021-02-13 21:02

正文

125


作者 l 古典

来源 l 古典古少侠 (ID:gudian515)

分享 l 粥左罗的好奇心(ID:fangdushe007)



你好,我是粥左罗。

春节回到家里,总躲不过七大姑八大姨的几个常规问题:

还没结婚的问“啥时候结婚?”
已经结婚的问“啥时候生娃?”

以及谁都逃不过的“现在能赚多少钱了?”

在大多数人眼里,赚多少钱仿佛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但其实, 这世上 有很多很多成功,和 赚多少钱 没有关系。

今天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不同的「成功模式」,都跟赚多少钱没太大关系,但你又不得不承认这也是一种成功。



01


极客模式/工匠模式
掌握一门手艺,成为最优秀的人



日本有寿司之神,新加坡有油鸡饭王子陈翰铭,在2平方米小摊做油鸡饭32年油鸡饭—— 做小贩做到米其林厨师,你说成不成功?


有些手艺现世就能获得好处,有人欣赏。

有些则经年隔世。


曾经被朋友邀请去过北京的古观星台,带着靠近真实的青铜器,看到上面雕刻的龙的鳞片实在太细致,忍不住伸手去摸。朋友喊,小心。


以为是不让摸文物,朋友解释说,鳞片边缘非常锋利,很多人摸完都拉到了手——当然,理论上也不让摸哈,你矜持点。


那一瞬间,退后一步,认真端详,隔着五百年发出敬意。


你说成功不成功?


各种手艺人、极客、专业人士、极客精神,都是这个模式。



02


从手艺人到斜杠到大师



一门手艺背后有道,把这个道再提取出来,带着名声和技术迁移几个领域,就变成了斜杠模式。


前几天听三藏梵音,创始人三藏原来是《同一首歌》的音乐总监,修炼佛法10年以后,开始用音乐的方式传递佛法,是个大斜杠。


更牛的斜杠就成了大师——


齐白石原来是个雕花木匠,后来书画印雕花都大师;沈从文原来是作家,解放后不让写字,去故宫博物院安心研究文物,写《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成文物大家。


斜杠的终极形态就是大师。




03


不原创,传承一个牛逼的东西



也不一定要原创,传承一样伟大。带着自己的温度传承下来,传播出去,这也很成功。

《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文物修理师传承古代; 玄奘法师传承佛法; 翻译家傅雷、许渊冲传承西方文化。

继由源头的伟大,他们也很成功。



04


是非要当第一嘛?
不,老二一样很成功



郭德纲和于谦,郭德纲名声大,光环足,弟子多,一个人拯救了传统剧场相声的赶脚,郭德纲排第一,是为成功。


但于谦压力小啊! 活得简单,舒服痛快,没有焦虑。


你有机会看他写的《玩儿》,从玩鸟、玩狗、玩马无一不精通,德云社的事务不操心,生活质量比郭德纲高了不知道多少倍,你说成功不成功?


费玉清和蔡琴是台湾两个乐坛常青树——蔡琴走的是第一名模式,费玉清走的就是“老二哲学”。


自己是大牌,但是从来不压轴,总是站在所有的同时代的牛人旁边,刘文正火了跟刘文正,刘德华火了跟刘德华,周杰伦火了跟周杰伦。


三十多年,稳稳当当,常年不倒。


这种生存哲学,你说成不成功?




05


是非要自己多牛逼吗?
帮助他人一样很成功



我的好朋友和老师杜爽08年开始,和陆小娅老师一起创办歌路营,一开始聚焦青少年成长问题,生命教育,这几年慢慢聚焦,专注农村学生的心灵陪伴。


他们在学校架起扩音器,给晚上睡不着的孩子放故事,一个农村小学生6年在学校的夜晚,正好是一千多晚,这个项目叫做“一千零一夜”。


2014年起,歌路营持续升级,用互联网的方式开始推动项目,2016年,1500多所学校的40多万孩子每天晚上听着故事入睡。


杜爽不是那种自己活得苦兮兮的公益人,她还做咨询,开发好玩的新产品,同时画画画得极漂亮。


你说成功不成功?




06


照顾好身边人也很成功



助人者心量大,但有些人小小的也很美丽。


我的一个好哥们年龄比我大3岁,是某公司合伙人; 送老婆孩子去美国读书半年,会抱头痛哭; 晚上约出来吃饭,说不行,今晚我女儿生日,我要为他录一首歌。


他的人生半径不大,但是圈子里每一个都是精品。


有幸在他的朋友圈子里,我觉得他很成功。




07


成为终极个体
精神自由又有趣,也很成功



王小波、罗素、宗萨仁波切……我把这些人归成一类, 他们的一辈子就是为了追随心理和精神的自由,人生的有趣。


王小波说: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这些人也活得成功。


……


还有太多太多牛逼的成功,服务于一个有使命的组织、尝试了所有的可能……


我之所以神经病的列出来这么这么多成功的方式,无非是想说明一点:


除了赚钱,成功有十万八千法门。


你肯定成为不了首富,也没必要。 因为你有自己的方式成功。


成功如果非要定义,就是“用持续有成就感的方式过一生”。


有“成就感”的前提是你要对这件事情“有感觉”,“持续”的前提是你需要不断的精进自己的能力,“过一生”意味着,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成就感不同,你的成功标准会不一样。


到底怎么选择自己的成功标准呢?


01 开眼界:多看些人,人是成功模式的入口


很多人会建议你先观察自己的内心。 但是据我观察, 大部分的人的梦想的入口,并不是通过观察内心,而是看到一个榜样,这个人活出了你想要的样子, 我们就突然恍然大悟——看看有多少人希望做“XX界的乔布斯”就知道了。


在成为自己之前,你可以憧憬自己在这个方面像谁一样,那个方面像谁一样。


所以多看人,多看自己真心欣赏的人。在梦想层面,人是入口。


千万不要看名人,他们的路径一方面被粉饰过,一方面太久远,根本不可信。


我的经验是7+3, 选方向看比自己大7岁左右且欣赏的人; 选技术看比早做3年的且成功的人。


02 多体验:体验才是成功模式的确认


看了一圈人,你会慢慢的蒙。


好像他们都过得很好,在和每个人都聊完以后,你还是无法决定,这个时候,只有体验—— 自己试试看。


前几年雾霾,有人呼呼逃离北上广搬去大理; 半年以后,一部分留在那里,很多人又实在适应不了,呼呼搬了回来。


有人嘲笑他们幼稚,但我心存敬意: 这是一群真正敢拿自己生命试错和体验,并且愿意承担结果的人。


这么一折腾,他们对于自己想要的生活更加了解了,以后选择不会容易选错; 即使折腾一次,但是对比起那些一开始想要去,然后思想持续活在这个想法、肉身却在北京煎熬3年的人来说,痛快多了。


成功模式探索这条路上,没有直路,只有精益,体验是必要的付出。

03 提能力: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资源


这个以前说很多了,这篇就不详细展开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