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陈思诚作为电影产业化的先锋人物,被选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贡献者。他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担任重要角色,不仅是创作者还是评价者,为中国电影甄选优秀的创作力量。他还成功构建了一系列知名的电影系列如‘唐探宇宙’,其作品影响深远且富有创新,展现了其对内容和市场的敏锐嗅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陈思诚担任北京国际电影节项目创投终审评委会主席。
他将为中国电影甄选出更多优秀的创作新力量。
关键观点2: 陈思诚在电影行业具有丰富的经历与成就。
从主演电影到构建知名电影系列,他的作品都具有广泛影响力,表明了他对内容和市场的敏锐嗅觉。
关键观点3: 陈思诚的多元化作品广受好评。
他的作品如《唐人街探案》系列、《消失的她》等不仅票房极高,还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引发社会热议。
关键观点4: 陈思诚积极参与北京国际电影节的活动。
他与北京国际电影节有着深厚的联系,多次参与电影节活动并分享其关于电影创作的经验和想法。
关键观点5: 陈思诚致力于电影产业化的探索。
他不仅关注创作本身,还致力于剧本开发、技术制作、人才培养和后期投建的全产业链帮扶,尤其在选拔和扶持新生代电影人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关注。
正文
作为中国电影产业化的重要贡献者之一,陈思诚始终以先锋姿态探索着中国电影的无限可能性。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正式官宣,这位集导演、编剧、演员、监制多重身份于一身的电影人——
陈思诚将担任本届北影节项目创投的终审评委会主席。
他将以对内容和市场的敏锐嗅觉,为中国电影甄选出更多优秀的创作新力量。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项目创投
终审评委会 主席 陈思诚
2001年,陈思诚在首部主演电影《法官妈妈》中崭露头角。5年后,他凭借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成才”一角走入大众视野,而其转型导演后构建的“唐探宇宙”,更是让他跻身中国影坛核心。2015年,《唐人街探案》开启了国产悬疑喜剧新纪元,被媒体誉为“中国类型片工业化里程碑”。此后,“唐探”系列电影屡屡创下华语电影IP的票房纪录,更以“喜剧+推理”的混搭模式打破类型壁垒,将中式幽默与全球侦探文化嫁接,形成独特的银幕文化输出。
此后几年,陈思诚监制了《误杀》系列电影,这一IP杂糅悬疑犯罪类型叙事与社会话题关照,获得观众肯定,再掀悬疑热潮。2023年,同样由陈思诚监制的《消失的她》更是以35亿刷新暑期档悬疑片票房纪录,影片中嵌套式叙事与视觉隐喻令人印象深刻,其对人性的剖析更是引发了全民热议。2024年,其监制电影《三大队》获得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六项提名,斩获两项大奖。陈思诚提出“唯真不破,以情动人”的创作核心,让影片与观众产生强烈情感共鸣。
近几年,陈思诚个人导演作品《解密》《唐探1900》等亦不断进行多元化类型尝试与工业化制作升级,在高效创作和票房神话的背后,陈思诚始终践行电影产业化的探索,致力于剧本开发、技术制作、人才培养、后期投建的全产业链帮扶。在这当中,他尤其关注对新生代电影人的选拔与扶持,不论是在台前参与创制类综艺的指导工作,还是在幕后搭建项目孵化平台,无一不体现出他意图将个人商业价值转化为行业公共资源所做出的努力——这与北京国际电影节,尤其是北京市场项目创投的使命不谋而合。
陈思诚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老朋友。2018年,带着《唐人街探案2》前来参与启动“天坛行动”的陈思诚,畅谈了对中国电影发展的理解与期待。此后,在数次与北影节的亲密接触中,他将初心熔铸于行,践行着开源经验的理念和代际传承的承诺。2020年,陈思诚参与了“十年·如影——北京国际电影节十周年主题论坛”,与多位电影人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影视创作。2023年,陈思诚监制的影片《消失的她》入围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主竞赛并获得场刊专业媒体评分第一;此外他还出席了“电影强国国际合作论坛——以光影之桥,促文明互鉴”,分享了关于商业类型片赴海外创作的经验与感想。
点个
和
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