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辽沈晚报  ·  永久封禁!原因:刻意炒作矛盾博眼球 ·  3 天前  
辽沈晚报  ·  永久封禁!原因:刻意炒作矛盾博眼球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争分夺秒,全力搜救! ·  3 天前  
青年报  ·  早·知道 | ... ·  4 天前  
青年报  ·  早·知道 | ... ·  4 天前  
新闻晨报  ·  最新:双方已分开,各自生活!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一头毛驴的“上头条”独白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28 18:12

正文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沸腾”(xjb-feiteng)


如果大巴不能正视我们毛驴的正常情绪,一味堵着,后果只能是让路况更糟糕。



     文 /与归


终于上头条了,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我的心情很复杂。


其实,我从来没想过怼大巴,我只是想着,马路既然大巴可以走,为什么我们驴就不可以走?宽广平坦的马路都让大巴走了,我们驴就非得走山路泥径吗?况且,那个路段离农村比较近,又不是大城市的大马路。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驴多了,便有了路。大巴走得,我们毛驴亦走得。


马路马路,名字都是以我们近亲的名字命名的,我们必然走得。


我火了之后,这两天,有人开始扒我的籍贯和逸闻。就像大衣哥朱之文火了,大家都开始去扒他老家的苞谷棒子。


还真有厉害的人,找到了我“怼”大巴的地方——长春市绿园区新竹路与青州路交会的地段。他们热情地采访了那里的乡邻,那个驾驶大巴的张师傅为我澄清了传闻,“就是头靠了一下,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是吧,我明明就是用头靠了一下,质疑了一下大巴的路权,怎么就可以用“怼”呢?


哪怕大家仔细看图片,也可看出来,那不叫“怼”,充其量是“追尾”。追问并以求不烂尾,这就是我们毛驴的倔脾气!



去年,我主演了一部电影,想凭此上头条。但后来发现,我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顶替者,一名临时工而已。导演和观众们,根本就没拿我当驴看。可都是我驮水养育着演员们啊,那个时候大巴车哪去了?


说到头条,一千多年前,我就上过了。著名文学家、诗人、官员柳宗元先生,在他的《三戒·黔之驴》中嘲笑我技不如虎。对此,我深表遗憾。一只毛驴,是斗不过老虎的,但毛驴多了,未必!


但柳宗元《黔之驴》中的一句话我很喜欢,“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翻译成人话就是“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当年他用这句话形容我,现在我要把这句话送给大巴。


毛驴多了,也是可以怼动大巴的;千千万万的驴叫,也可以盖过你的喇叭。


如果大巴不能正视我们毛驴的正常情绪,一味堵着,后果只能是让路况更糟糕。有人说,大巴身上是钢铁,毛驴是血肉之躯。但我要说,世间本没有钢铁,钢铁都来自血肉之躯的锻造。血肉之躯能锻造钢铁,也能融化钢铁。


事实上,事情本来没那么复杂。当年开大巴的张师傅就替我解释了,他早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我开公交车都五六年了,那个路段离农村比较近,道路上机动车、牲畜车全在道上。”我们相处得很好,一条路上,驴和大巴都走得,彼此理解相让,这说明生态好。


生态好,大家都好。


大巴本就是用来服务的,要窗净几明,也要装载驴意诉求。它跟毛驴本该相安而行。而当大巴和毛驴发生冲突时,大巴也应该明白,必须要顾及驴的行进节奏,而不是径自碾压。


最后,我还是要说,我虽然火了,但大家的关注力,倒是没必要去追究毛驴究竟是哪里的毛驴,大巴究竟是谁家的大巴。我们需要解决的,是让我火起来的事情。解决好事情,是大巴给毛驴的一个交代。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公号转载          

编辑:朱玉 王颜玉      校对:郭利琴





近期好文荐读:


女性穿了什么不重要,她所追求的才重要 | 媒体应遵守的女性报道规范


新京报抢到总理记者会最后一问!盘点这五年在总理记者会上提问的媒体


这些媒体大咖聚在伦敦,为抵制假新闻提了3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