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亚评论
读懂东亚,理解中国,拥抱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证券报  ·  DeepSeek爆火,“六小龙”出圈,为什么 ...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中国资产,全线上涨! ·  2 天前  
中国证券报  ·  关于DeepSeek,券商新动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亚评论

GDP突破100万亿!中国做对了什么?

东亚评论  · 公众号  ·  · 2021-01-22 06:55

正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功夫财经(id:kongfuf)

作者 | 陈兴杰

文中内容不代表东亚评论观点和立场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国内经济成绩。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3%,历史上首次突破了100万亿元。


2020年国内受疫情严重冲击,一季度经济大跌,全年居然还能增长——和欧美主要经济体下滑的表现来看,这个成绩实属难得。


重要的是趋势。 2020年一季度经济大跌6.8%,到第二季度就止跌转涨,第四季度恢复到6.5%增长。



随着疫苗普及、疫情控制,零星疫情的精细化管理(不再大面积一刀切封禁),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持续减弱。外界普遍预测,2021年中国经济将恢复高速增长,可能达到8%。


以中国的经济体量,每1个百分点增长都意味着上千亿美元规模 ——8%增长就是一个中等国家全年的生产总值。点滴的积累夯实着大国的基础。



01


2020年中国逆袭,动力来自哪里?



严重疫情的阻碍下,中国经济实现V形反弹,动力在哪里?我看到一些媒体或经济学家以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的各种数据,以此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202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限,同比仅增长2.9%;消费全年总额萎缩4%,很是低迷。


幸好下半年出口火了,连续7个月增长,包括四季度连续3个月两位数增长,全年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长达到惊人的27.4%,堪称火力全开。


因此,有人说强劲的海外需求刺激了中国经济,否则全年不堪设想。 理由有二,欧美国家生产力受挫,给了中国商品占领市场的机会;他们大发钞票刺激经济,消费需求提升,帮助中国经济发展。


听起来有数据有逻辑,是不是挺有道理?然而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


先给出结论吧:中国经济复苏的原因是疫情迅速得到控制,生产秩序恢复,而中国又采取较为正确的经济政策,给企业减负松绑,鼓励人们回到工作岗位。


前提是中国的生产能力恢复,才有了出口大涨 ——而不是国外消费爆发,帮助中国生产增长。



02


生产还是消费,中国做对了什么?



辨析其中区别,是理解中国经济势头压过欧美的钥匙。


疫情期间美国接连出台刺激政策:流动性充分扩张,利率一再降低,政府直接给居民派红包。2020年上半年,美国就出台过一轮纾困计划,年底还在讨论给居民发钱。拜登上台之后,还要再推出2万亿美元刺激计划。


2020年美元M1供应增长50%以上,全球美元五分之一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被印出来。 这也是美国经济低迷,股市疯涨,比特币狂飙的主因。



货币扩张不能治疗生产重创,消费被刺激起来了,但美国的生产能力没有恢复,经济困境还是没有解决。


欧洲货币扩张没那么凶猛,但总体也是执行这一套政策。各国“封锁令”还在持续,大量民众靠救治生活。至于生产恢复,政府做的实际并不多。


中国防疫措施堪称全球最严,疫后管理的着力点,是恢复生产而非刺激消费。 中国的货币政策相对克制,财政政策偏向减税减负,让企业活下去。


政府带头压缩一般性支出,各地刺激消费的政策,实际做得也不多。重视生产而非鼓励消费,这是中国疫后管理的特色。


没有比扩张货币更简单的政策了。 用货币刺激增长类似吸毒,它使民众获得短暂欢愉,对真实困境于事无补。 严厉手段控制疫情,再付出加倍的艰辛,把失去的东西抢回来——哪一个能真正解决问题,不言自明。


2021年春节将至,全国很多地区鼓励在外工作者不参与春运,尽量“就地过年”。 平心而论,这样的举措有“不遵守法律、不尊重劳动者休息权”的嫌疑,在西方国家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但是,此举有利于疫情控制,也是在用工作抢回损失。无论政府、企业还是民众,都对这项政策有很高接受度。正是这样务实的政策和宽松的环境,保证了经济高速增长。


2020年,多个亚洲经济体表现都不错。韩国实现2%以上增长,在发达国家里遥遥领先;越南也有将近3%的增长,力压中国一头。中国台湾也罕见实现超过2%的增长。


这些经济体的防疫政策和中国相比,并不算很严格,共同点是重视和鼓励生产。



03


中国经济超越美国,已经没有悬念



2020年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美国全年GDP总量预计下滑6%。中国经济总量占美国的比重,从2019年的67%提升至73%。两国经济总量差距继续拉近。


按照过去几年平均增长率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30年前超过美国—— 事实上按照购买力平价(PPP)法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在前几年就被认为超过美国。


这是自19世纪末美国超过英国以来,世界经济第一大国的首次易主。


注:(1)表中数据取自世界银行;(2)“GDP占全球比重”为占176个ICP参与经济体经济总规模的比重(图表来源:人民网)

放在二三十年前,这样的预测可谓超前,如今这几乎是公认的事实。中美经济总量差距已经很小了,而两国经济增速差距很大。


中国经济增速比美国快了一倍多,只要没发生大意外,使美国经济突飞猛进,而中国陷于发展停滞,按照目前的势头,中国追上美国毫无悬念。拜登上台,将使这个趋势得到强化。


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贸易政策咄咄逼人争议很大,国内经济政策却朝着减税减支的方向发展,大量政府管制被放开。 拜登作为民主党总统,致力于修复被特朗普爆破的管制政策,其中就包括奥巴马时代的《平价医疗法案》。


拜登时代,最低工资将被提升至每小时15美元(此前只有少数州是这一水平,大部分州为9美元),这将提高美国的失业率。各项政府福利将更加慷慨——这些都是拜登承诺过的。


拜登身后是更左的副总统哈里斯,以及民主党全面控制的参众两院。 未来四年将是美国民主党的全盛期,他们干预经济可能超越奥巴马时代。


美国政坛不再像特朗普时期那时喧闹,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拜登可能是更差的选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