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点OnePoint
一次教你一点摄影知识和技能,易学易用,点滴积累,让你成为影像达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一点OnePoint

【300期纪念】你的问题,我的回答,任性而骄傲地做一个订阅号

一点OnePoint  · 公众号  ·  · 2017-07-21 11:39

正文

2015 年 3 月 9 日发布第一篇文章以来。

两年半的时间里,如今这个订阅号已经有了 300 篇文章,

涵盖了拍摄、修片、手机、相机、评测、观点等多个门类。

同时,我也与摄影笔记的宁校长合作,

打造了手机拍摄基础课手机修片基础课,

这两个远超业内平均水准的超级产品。

其中手机拍摄基础课已经进行到第 18 期,学员超过 1800 人。

修片课刚结束第 1 期,

也将成为像拍摄课那样期期报满的系列课。


以上是我在总结这个订阅号时的一些数字和成绩,但如果你问我:


一点OnePoint 到底是什么?怎么样?


我想引用下面两条评论,更加言简意赅。





站在 300 期的关口,我有很多话想对你说。


从哪讲起呢?

我想从 名字、品质、认真、坚持、任性、幽默 这 6 个方面来为你讲解这个订阅号的故事,应该会不错。我还会回答从后台留言、讨论群、听课群收集到的问题,各种问题,有的很好玩。



总之,这篇纪念文章很长,放轻松,我们边听歌边慢慢看吧:




名  字


你知道为什么这个订阅号叫做 一点OnePoint 吗?


其实很简单,它来自于这个动作:


图片来自 Bing 搜索


图片来自手机修片课视频演示截图


手指轻点屏幕,滑动、拖动,就能与设备、与全世界进行交互,是咱们这个时代最酷的一件事情。它是轻松的,不费力的,又是效果显著的。


这就是 一点 。


因为我希望我订阅号的文章也给你这样的感受,轻松的,惬意的,效果惊艳的。


至于英文 OnePoint ,除了字面意思也是“一点”外,还带有这些文章兼具一些观点的含义,代表了我的个人色彩。你在本订阅号里也能看到一点观点这个分类。



品  质


做实用而优质的原创内容,是这个订阅号的宗旨。

追求最高品质,是这个订阅号,也是我对于摄影的本能使然。


就像你读到的每一篇技巧,都可以照着做去实现,你读到的每一篇思路,都绝无雷同。


即使是我很少写的手机评测,一旦写了,也必须是质量最好的。


就像去年的 iPhone 7 Plus 评测,9月发布的手机,近两个月后评测才出炉,相对于那些恨不得提前 1 年写出未来新机评测的行业媒体来说,算是相当晚了。

但仔细看里面的图片,你会发觉它既实用,又同时是一场美的享受。


(点击图片可直接跳转至文章)


事实上,这篇文章里的配图正是获得 IPPA 三等奖的那张:



一篇评测文章的配图能达到手机摄影界奥斯卡的水准,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应该做到的。



认  真


认真是什么?

在本🐰看来,认真就是对细节的严苛要求。


这可能体现在你能看到的地方,也可能体现在你不大会关注到的一些方面,比如下面这篇文章。


(点击图片可直接跳转至文章)


你能看到文章封面的图片里,绿叶和潘通的草木绿色卡做到了极为一致的效果,但在制作过程中,图片的绿色却因为微信压缩产生了极大的偏差。


为了校正这种并非因为修片,而是因为平台造成的偏色,本🐰花了半个多小时,尝试了不同程度的再调色,最终做到了在一台安卓手机、一台苹果手机和我的专业显示器上观看时,色彩都更为鲜亮好看的结果:





幽  默


“不想养猫的编辑不是好摄影师”


作为一个听相声长大,看轻松幽默的外刊入行的摄影人,我 100% 拒绝那种一板一眼的教程,也 100% 拒绝那种装逼文艺、不好好说话的腔调。


我希望中的摄影,是既好玩,又令人惊叹的。

或者,让我选的话,有时候只好玩也不错啊。


你看,本订阅号专门有一个分类叫做 一点趣闻


(点击图片可直接跳转至文章)


从这里面你能感受到本🐰内心强大的段子手基因。


但其实,你在看其他文章时,也能感受到这一点轻松幽默的感觉:




(点击图片可直接跳转至文章)


还有时而套路、时候不按套路的跳跃思维:


(点击图片可直接跳转至文章)


你一定对上面这篇文章记忆犹新,因为🐰老师是用一卷厕纸造出的弯弯的月牙。

所以很多人也说我“脑洞真大”~

但正是这样的脑洞,才造就了如此丰富多彩的摄影创意。




坚  持


所谓坚持,其实就是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

而我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


讲解手机摄影技巧的文章,配图就是手机拍摄的照片,不能拿相机的作品来充数赚眼球,尽管这在业内屡见不鲜。


比如随手翻一下某手机摄影“大号”,就能揪一个反面典型出来:


这是一篇讲解手机拍摄慢速快门的文章


注意看文章中的配图:



Amazing!?

别激动,如果你用百度搜一下,就会发现图片其实来自著名科技网站 ZOL 的影像频道:



极广视角,定格的星空,天边的霞光,而且还经过了合成处理。显然,这张作品是相机拍的,用文章中介绍的技巧配合 Slow Shutter Cam 是打死也拍不出来的。


但这样糊弄事儿,用夸张的效果来骗粉丝、骗阅读量的文章和订阅号,其实有很多。他们还会以此和厂商建立合作关系,赚钱。


对此我的看法是:

好在我并不缺钱,不然他们可能会觉得我是恶意竞争吧。

其实,我只是看不惯 “挂羊头卖狗肉” ,又敢于说出来而已。


那么,真正的原创是怎样的呢?

具体点说,真正用手机去搞定的慢门创意应该是什么样呢?本🐰也可以随便举几个例子:


(点击图片可直接跳转至文章


(点击图片可直接跳转至文章)


当然,对于相机的慢门创意,本🐰也有相应的文章,不仅告诉你是相机拍的,还告诉你如何在尽可能少的装备下,拍出慢门效果:



(点击图片可直接跳转至文章)


所以在原创这一点上,尽管走得很艰难,因为每一个创意的构思和素材准备,文章结构和具体撰写,都要耗费巨大的精力。不可能每天都有新创意,甚至不可能每周都有。


但既然写了,就必须做到真实、可行。


原创,虽然有时候在阅读量方面还真不如那些做抄袭和水文的。但我相信我的创意是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传播真的创意,也会逐渐影响到更多人,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好处。




任  性


本🐰是任性的,我想你从上面已经能看出来了,但有时候我的任性还体现在更多方面。


你们都知道本🐰的课程不是免费的,而是收费的。因为就像孔子收弟子要几壶酒、一些肉一样,我也是私塾,需要生活和消费的。


对于学费,很多人说贵,对此,请允许我引用一个粉丝在文章下的评论:



但是,本🐰承诺,你永远不会在 一点OnePoint 文章的尾部看到这样的鬼东西:


顺便有学员跟我反映过上面这家的镜头质量很差


其实本订阅号很早就获得了开通广告的功能,这是微信平台对这个订阅号阅读量和品质的认可。很多人也劝我开通这个功能,因为那会告诉我的合作方这个订阅号还不错,顺便还能通过广告赚点钱。


但毋庸置疑,广告对文字的整体阅读感是一种严重的破坏。因为鬼知道会给我贴上什么广告,如果一篇手机技法下面挂上一个杜蕾斯,你说尴尬不尴尬?更别提万一出现一些山寨品牌的恶心广告了。


其实水印我也想去掉,但是被盗过图,所以感觉暂时还是留着好。希望有一天能无所顾忌的不加水印。




问答环节


这部分问题很多,

但我不忍心删!

因为除了正经的,

还有很多很好玩的!




来自订阅号后台消息

🐰 的回答:

首先,是哥哥。

也许会出吧,以前好像有一篇微距拍摄的文章,当时拍的就是杯子中的小水晶,可以参考下,有能用上的地方。




来自一点OnePoint讨论1群

🐰的回答:

Mextures 好复杂好没有逻辑啊!但在我看来其滤镜系统又着实丰富多彩而无可替代,矛盾死了……

其实我在《影像视觉》杂志的时候写过一系列 M 的教程,但当时自己也觉得不是很好,所以一直没有发出来。我又不喜欢凑合,然后各种忙就没有……好吧,就算是我懒好了。


有一点可以肯定:目前 Snapseed 的教程已经出得差不多了,未来也许我会出新的拍摄或修片 App 的教程。




来自一点OnePoint讨论1群

🐰的回答:

请查看 Snapseed 教程里的 “变形” 这个工具,安卓版里叫做 “视角” 。虽然不是那么直接,但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来自一点OnePoint讨论1群

🐰的回答:

事实上从 1 到 166 篇都是有对应数字关键字的,但是由于微信后台最多只能设置 200 个关键字,所以实际上是很不够用的。以后,随着新关键字需求越来越多,我会逐步把旧文章的关键字压缩到 1-150,甚至更少。


因此,我更建议你点击界面右下角的文章目录,来按分类查看文章。



这一目录系统是也是本🐰在 201511 月打造的,后来被很多微信订阅号模仿。


然而目录系统又没法申请专利,申请了也是废纸一张,所以就当是为业界做贡献了。





来自一点OnePoint讨论3群

🐰 的回答:

这问题太大啦,我只能说,你翻翻以前的目录,介绍过很多,也可以期待后面的文章,还会介绍很多。




来自手机摄影17群(付费课程群)

🐰 的回答:

暂时保密咧,不过我确实在策划一次大的外拍,但由于各种原因,可能要明年下半年才能成行。

也许今年后几个月先做次小外拍?你们想去哪儿拍呢?




来自手机修片1群(付费课程群)

🐰 的回答:

请找支书预约下一期手机后期课,当然,订阅号里也会有的,只是不如课程那样系统和丰富,体验感也是课程更好。




来自手机修片1群(付费课程群)

来自订阅号后台

🐰 的回答:

看情况,有时是都背着,有时也是只用手机。

说实话,之前用手机去摩洛哥外拍那次,是我所有外拍最轻松的。

而之前去肯尼亚外拍,可能是所有外拍最辛苦的,可能你们也听阿卓老师说过我在雨林中暑的事儿……当时身上是一堆相机镜头,中暑那叫一个惨……


第二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说在等的那几张照片,当时手里是没有相机的,我只能拿着手机等。

更多时候,我是手机和相机配合的。比如手机负责广角,相机负责长焦特写。这在纳米比亚拍动物时很常用。手机和相机是好基友~




来自手机摄影7群(付费课程群)

🐰 的回答:

好意外不是一位女生先问我这个问题,虽然你之后确实有女生也这么问了。

关于自拍,我总觉得这属于个人私密的事情,很多人最美的角度只有自己知道。


不过,也许未来我会写一些创意自拍,等着看吧~




来自手机修片1群(付费课程群)

🐰 的回答:

这是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另一种问法是 “老师,什么手机拍照好?”


来自订阅号后台留言


我通常会回答很多手机拍照都不错,一般需要提高的是你的拍摄技术和审美。不同品牌的手机真的不是限制一个人拍照水平的枷锁,自己才是。




来自手机摄影17群(付费课程群)

🐰 的回答:

都在截图里咯~




来自手机摄影17群(付费课程群)

🐰 的回答:

在写去年的手机盘点时,我就提到过未来 3、4 摄,甚至更多摄像头手机的问题。

就目前的双摄来看,主要实现的是景深模拟(也就是模拟背景虚化)和光学变焦功能。一些所谓 4 摄手机(金立的某款),就是前后都双摄,实现的还是拍别人和自拍的背景虚化模拟。


所以目前多摄像头手机其实还没有新的形式出现。未来嘛,我不搞研发,不太想在这方面烧脑。我只想说,用心拍好照片,即使是单摄也很好。




来自手机摄影16群(付费课程群)

🐰 的回答:

送你一张最新的厨房大片,是 vivo X9s 发布会上使用的官方样张,拍摄于我家厨房:






来自手机修片1群(付费课程群)

🐰 的回答:

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够我用单独一篇文章来写了。

简单说的话,人是最重要的,手机厂商做的,是尽可能让更多人更容易的去创作,获得更好的画质,但不能取代人的决定性作用。


具体技术的话,我觉得变焦双摄(或更多摄)、算法调校、防抖、App算法这几方面能大幅提升手机的拍摄质量和体验感。暂时只能想到这么多,未来我再来讨论吧。



来自一点OnePoint讨论3群

🐰 的回答:

三个阶段,还原自然,表现感受,挥洒风格


电影一代宗师截图




来自手机修片1群(付费课程群)

🐰 的回答:

商业机密,嘿嘿~

不过我之前公布过手机修片课的素材总量是 5.6GB ,其实技术上没多难,只是我比较认真罢了。



还有,我用的手机样片都是自己拍的,达到了作品级的,所以会让你们觉得更加精美,这也是我的教程和网上其他杂鱼教程的最大不同。


手机修片课 教学范例照片之一




来自订阅号后台消息

🐰 的回答:

大二的时候,我上了摄影选修课,然后觉得……什么玩意儿,老子又没相机。

直到大三快结束,我就像被🍎砸了脑袋一样,就喜欢摄影了。那是2006到07年的事情,真正开始摄影,应该是在2008年工作之后,自己花钱买了单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