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组藏品为:咸丰重宝,重:15.8g 、直径:3.4cm;重:39.2g、直径:4.6cm。
钱面书有“咸丰重宝”四字直读。其面文书写笔力遒劲,笔划横直竖立,布局协调,整体书相彰显端庄古朴,其书意风格与该钱行用品书相一致,
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整地章,穿轮干干净净。其阔缘制式,字廓清晰深竣,鼓凸自然有度、黄铜质地,铜质精良,铜色凸显熟旧和润。
咸丰重宝出自咸丰年间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高潮时期。由于太平军接连大捷,各地反清起义风起云涌,清朝军费开支大增,而税额收入大减,加上受鸦片战争影响,导致财政拮据,为了筹款镇压太平军,缓解财政危机,于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廷被迫推铸大钱,咸丰重宝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诞生的。
此藏品为:开元通宝 ,重:2.9g 直径:2.4cm。
呈外圆内方,钱币正面铸有“开元通宝”四字,刻字清晰。光背。包浆古朴,铸工精致,保存完好,品相上佳!
唐代开元通宝货币。钱币在唐代始有“通宝”,开创了新纪元,在钱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初沿(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效仿西汉五铢的严格规范,开铸“开元通宝”,取代社会上遗存的五铢。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制,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
此藏品为:错版湖北省造光绪元宝,重:7.1g 直径:2.8cm。
钱面:珠圈内满汉文“光绪元宝”,圈外上环“湖北省造",下环“库当十”表明币值,左右各一六瓣花星。钱背:中心为蟠龙图,上下环英文,左右各一六瓣花星。
其中,钱币图案不对称, 钱面光绪元宝是正体字,背后的神龙图案是以打横的形式,极其少见!“湖北省造”光绪元宝银币本就属于珍稀银币中的佼佼者,再加之遇上错版,十分难得,极具收藏价值!
光绪元宝是清末币制改革的产物,其设计新颖,制作精良,是钱币爱好者的珍藏品。据了解,光绪元宝有不同省造不同版式,也是最具收藏与投资价值的。但是错版币是万中之一的概率,是十分难得的。很多藏家苦苦追寻此版错版币,可是苦于市面上并无多见错版币。
此藏品为中华民国三年袁世凯钱币,重:18.7g 直径:3.9cm。
钱面为袁世凯五分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六字,无“造”字,“民”上有一点;背面均有两条嘉禾,左右交互,下系结带,中铸“壹圆”二字。钱币虽然经历了无穷岁月的洗礼,但是如今保存依然较为完好。其色泽光鲜亮自然,细微之处清晰有度,生动自然。
袁世凯即位大总统之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而袁世凯银元的出现,不仅统一了全国币制,更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社会情绪,这套银币逐渐取代了前清的银币,在历史上取到了改革币制的伟大壮举,因此民国三年袁大头的收藏价值十分巨大。
此组藏品为湖南省造双旗币当制钱二十文,规格分别为:重:4.2g 、直径:3.2cm;重:10.2g 、直径:3.2cm;重:8.3g 、直径:3.2cm;总重:58.6g 、直径:3.2cm/枚。
钱币正面中央图案为“十九星铁血旗”和“五色国旗”交叉而立、旗后有缨带,双旗寓意全国一统与民族大团结;钱币正面圈外上部书湖南省造纪地;左右饰以团菊花纹;下方则镌“當制錢二十文”标明币值。钱币背面正中图案则为稻穗组成嘉禾纹,寓意丰民足岁;背面上部镌“THE REPUBLIC OF CHINA”;下方则镌“TWENTY CASH”。
双旗币产生于民国时期,民国在我国前史上仅仅存在了几十年的时间,因而,在混乱不安的时代,钱币在阅历了无穷的年月以后,仍然能够完好地保留下来,实属不易,具有很高的前史文物保藏价值、以及文化艺术交融范畴展开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立异探究。
藏品虽经历了无穷岁月,但纹路依然清晰可见,上面的锈迹也见证了其历史的积淀,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有着难以言喻的收藏价值。两枚铜币保存完好,钱文、轮廓的清晰程度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今年了古钱币市场可以说是主导了艺术品交易的主要市场,那么在收藏古钱币中最为保真的途径就是祖传,但祖传的很多古代货币不一定都是目前市场买家所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