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字工作者,每天抚摸最多的东西就是键盘,使用最频繁的软件就是写作软件。相信各位上大学的时候都被微软 Word 虐过,但是用来写文章的软件其实还有很多。这之中佼佼者如 Ulysses,新秀如 Bear,极简如 iA Writer 都各有受众。
虽然我已经很努力地克制自己向着“工具论”的沼泽中下坠,我也知道刘慈欣写《三体》用的正是臃肿得不能更臃肿的 Microsoft Word,但却还是会告诉自己:之前用很烂的软件写出来的都是很烂的文章,买了更好的写作软件之后,就可以开始舒舒服服地写很烂的文章了。
需求
编辑部在写稿子时,最不注重的就是排版。什么全角半角字符之间需要空格、什么行内插图悬挂、什么首行缩进…… 这些都是六零擅长的。
我们这些俗人需要的是一个极简的写作工具:它不能成为你灵感的绊脚石,你在使用它的时候应该能顺畅地表达观点,而不是和软件本身较劲。
首先软件要运行很快、很轻巧,让我能随时打开文档,几秒内就进入编辑状态,记录下稍纵即逝的灵感。我不是故意要黑 Word,但是它的打开速度可能真的是所有写作软件里最慢的,包括 Mac 版在内,无时无刻不给人一种“慢了半个小节”的无力感。
其次,如果这个软件默认排版足够美观好看,那就再好不过了。用 Windows 记事本写文章不是不行,只不过自己写完的稿子自己都不想看,那写起来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第三,一定要支持大纲/目录视图。看过我们的视频的人都知道,评测一样东西往往会分多个模块进行。以手机为例,屏幕、相机、续航等等需要分开说,这样我们在写稿子的时候也会把一篇文档分成多个章节,如果软件能自动识别小结,并列出可点击跳转的目录,对于长篇大论动辄几万字的文章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
第四,跨设备同步。在北京这样的一个城市,无论你多有钱,无论你身份多么显赫,你都不能催着地铁为你开快一点、再快一点。当每天上下班通勤时间加起来需要两个小时的时候,人难免会好奇:这两个小时的时间,为什么不用手机写稿啊!
第五,要易于分享,无论是发送到 WordPress、Medium 还是导出到 docx、PDF,总之选项越多越好。
最后,能支持 Markdown 语法最好,不支持也无所谓,能调个字号字重就行。什么颜色、底板、左右对齐、字间距、横格线、阴影、分栏、页边距……统统不要!功能一定要少,一定不能像 Word 那样打开以后看到头顶上的一排 Ribbon 菜单就感觉要窒息。
当这些条件筛选下来之后,我发现 Windows 上已经没有好的选项了。这可能是因为 Markdown 的发明者 John Gruber 是一个死忠果粉,可能是因为 Windows 上的字体渲染一直都不能让人满意,也可能干脆就是因为爱写东西的人一般都喜欢去星巴克,而这个照相馆里最流行的就是 MacBook。
无论如何,结果就是 macOS 上的写作软件普遍质量更高。我几乎把这些软件用了个遍,咱们挨个说:
Bear
Bear 这个新秀自从上架之后就一直霸占着 App Store 的推荐栏,几乎每一个版本的更新都要被苹果爸爸表扬一下。Bear 也是第一波响应苹果号召,将收费模式改为订阅制的软件之一。
Bear 最大的亮点就是美观度非常高的 UI 设计,无论是 macOS 版还是 iOS 版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并且还支持用户自选主题,它甚至会根据用户选择的主题自动更换应用图标。The Verge 给了 Bear 非常高的评价,并称其“可以取代印象笔记”。
但是对于我来说,Bear 并没有满足所有需求:首先它不支持任何形式的表格工具,在《旗舰横评》时就很不方便;其次它不支持很重要的大纲试图,所以在文章很长的时候,返回去修改某个段落是很麻烦的;最重要的,以它目前的功能量,按年付费的价格还是比较高的。如果功能更丰富一些,我可能会订阅。
Ulysses
Ulysses 是写作领域里 Omnifocus 一样的存在,而造成它这个社会地位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那高不可攀的售价。Ulysses 的 Mac 版完全满足了我的所有需求,并且它的强大之处在于那个几乎拥有 Mac 版所有功能的 iOS 客户端。如果你刚刚买了新款的 iPad Pro 和 Smart Keyboard,规划好了一本小说,打算接下来的两年时间每天都跑到星巴克去畅写《霸道总裁和霸道鸡排》的故事,Ulysses 是目前为止你最好的选择。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Ulysses 还是太贵了,其每 KB 的价格可能是所有写作软件里最高的。如果不是用来写书,只是像我一样写一些相互独立的文章,Ulysses 真的是有点杀鸡用牛刀。
微软 Word
如果说 Ulysses 是牛刀,那 Word 就是数控机床。这也直接体现在它的售价上:买断 Word 2016 一台电脑授权的价格是 ¥748,和 Office 365 一起订阅的价格是每年 ¥399。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免费用了这么多年的软件突然高大上了起来?我也常年订阅着 Office 365,但是里面 90% 的功能根本用不上。买它,单纯是为了别人发给我一个 *.docx 时,不至于用别的软件打开后导致排版错乱。
而在日常写作方面,我完全不会去碰 Word。就凭那个令人发指的启动速度和在国内几乎处于完全不可用状态的 OneDrive,它在我的电脑上注定只能沦为“Word Viewer”的存在。这不是说 Word 就不是用来写东西了,至少到目前为止,全球的高校学子还都在用 Word 来写论文。
锤子便签
在老罗的影响力下,锤子便签获得了很多微博大 V 的青睐。锤子便签以其独特的木纹、横线纸质感独树一帜,作为小而精的记事本来记录老罗语录简直不能更好用。
吗?
锤子便签是锤子科技在软件领域的一次现象级成功案例,至今在微博上流传的长微博还有相当一部分使用锤子便签写的。但是锤子便签没有开发 macOS、Windows 的原生版本,你只能去用那个又卡又慢的网页端;在锤子手机以外的 Android 手机上也会经常出现莫名其妙的排版 Bug;至于我上面提到的需求,锤子便签几乎每一项都没有做好:后台同步从来不靠谱、不支持大纲目录、分享到其他软件时会丢格式……也难怪彭林的《坚果 Pro》稿子刚写了第一段就写不下去了。
这里多说一句:你可能觉得一个写作工具不会太吃性能,做成网页版也不会比原生软件慢多少,这就大错特错了。原生软件的排版和布局可能没有网页上的 CSS 灵活,但是在运行速度上完全是秒杀。在写几百字的时候可能感受不出太大区别,但是写的多了区别就出来了。按下按键之后文字立刻出现的快感,是原生软件最大的优势。
MWeb
MWeb 是国内开发者的作品,因此对中文的支持是非常棒的。在 Ulysses 中如果用默认主题,书写中英文混排的段落时,你会发现字在上下“蹦”,这是中文西文字体没有设置好导致的,而 MWeb 就完全不会有这个问题。并且,MWeb 还支持黑色模式和打字机模式,夜晚码字舒适度很高。同时,因为是一款原生软件,MWeb 运行起来快得飞起。上面我提到的所有需求它都能满足,因此 MWeb 是我的日常选择,本篇文章也是在 MWeb 中完成的。
但是 MWeb 也不是没有缺点,首先它的 iOS 客户端就是个半成品,可能开发者也感到心虚所以目前还没有开始收费;其次它的文档库管理和同步很繁琐,普通用户可能一上来就会被搞懵;它也不能把文档保存成一个单一的、可再次编辑的文件,要么导出成 .md 文件拖着一个文件夹里面全都是图片,要么导出成 .docx 文件以后只能用 Word 去编辑,分享起来很麻烦。
但是 macOS、iOS 双版本收入囊中的价格也比 Ulysses 便宜,所以当然是原谅它了。
( ̄∇ ̄)
印象笔记
印象笔记在修改付费策略,导致免费用户只能同时登陆两台设备之后我就很少再用它了。它的 Mac 版就没有流畅过,即使是最简单的纯文本笔记上下滚动也会很卡;它的文本编辑功能也完全不好用,尤其是 Android 版,编辑之前居然还需要点一下按钮才行。本来仗着跨平台的优势还能让 Windows Mobile 这种小众平台的用户用一下,结果现在想要 3 台设备以上登陆就不得不用 Matcha 这种第三方客户端。
只能说,印象笔记,我爱过。It's me, not you.
其他工具
至于 Quip、石墨文档、Google Docs 这种工具就属于“协作”而非“写作”工具了,用来日常写稿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直接的就是「断网抓瞎」。如果读者感兴趣,我可以以后和大家分享一下爱否钦定的云端协作软件。
最后
虽然我也很想说“买什么软件取决于你有什么样的需求”这种不疼不痒的话,但是这种结尾连我自己都不会去看。所以这次我就是给一个明确的结论:如果你是文字工作者,有大量写文章的需求,就去买 MWeb。我用过,好用,见谁给谁推荐。如果看到这你还能反问我“但是我不需要 xxx 功能”或者“我还需要 xxx 功能”,多半你心中也已经有了合适的选择。那还犹豫什么?赶快去工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