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价值世界
新产业、新经济、新时代!——价值中国公号——1、中国领先的商业财经社会化媒体;由专家产生内容的新媒体。关注宏观经济、新兴产业、管理智慧、投资分析等。2、集聚企业家、经理人、投资者、专家学者、分析师的职业社交网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庞门正道  ·  结婚,不治百病。 ·  昨天  
庞门正道  ·  一个暖心小设计 ·  2 天前  
Duncan艺术菌  ·  Norm ... ·  21 小时前  
ZaomeDesign  ·  新作 | ... ·  昨天  
Duncan艺术菌  ·  Dennis ... ·  2 天前  
Duncan艺术菌  ·  Dennis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价值世界

2019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G20系列

价值世界  · 公众号  ·  · 2019-07-01 21:18

正文

国家领导人在首届进博会和G20大阪峰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


2019年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




国家发改委负责人答记者问


问:请介绍一下今年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把握的主要原则以及政策导向。

答: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以及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2019年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主要把握三个原



一是推动各领域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按照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要求, 本次修订在交通运输、增值电信、基础设施、文化等服务业领域,以及制造业、采矿业、农业领域均推出了新的开放措施,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


二是负面清单只减少、不新增限制 。按照总理在今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关于负面清单只做减法、不做加法的要求,2019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短了清单长度,在所有行业领域均没有新增或加严限制。这也是这些年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遵循。


三是通过内外资统一监管能够防范风险的不列入负面清单 。按照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求,随着各项监管制度不断完善,凡是可以实现内外资统一有效监管的领域,取消单独针对外资的准入限制,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

时隔一年再次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充分展示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我国市场规模巨大、经济社会稳定、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完备、人力资源丰富,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将为各国投资者创造更多发展机遇。我们相信,通过更大范围的投资合作,将促进产业和技术不断进步,建设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市场体系,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问:2019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哪些主要特点和变化?

答:2019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保持了2018年版的体例结构。今年修订进一步缩减了负面清单长度,新推出一批开放措施。其中, 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8条减至40条,压减比例16.7%;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5条减至37条,压减比例17.8%。


(一)推进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交通运输领域, 取消国内船舶代理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基础设施领域,取消50万人口以上城市燃气、热力管网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文化领域,取消电影院、演出经纪机构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增值电信领域,取消国内多方通信、存储转发、呼叫中心3项业务对外资的限制


(二)放宽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准入。 农业领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资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的规定。采矿业领域,取消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限于合资、合作的限制,取消禁止外商投资钼、锡、锑、萤石勘查开采的规定。制造业领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资宣纸、墨锭生产的规定


(三)继续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试验田”作用。 2018年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试点的演出经纪机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等开放措施推向全国。本次修订,在全国开放措施的基础上,2019年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取消了水产品捕捞、出版物印刷等领域对外资的限制,继续进行扩大开放先行先试。


问: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写入了《外商投资法》。请谈一谈相关改革情况,以及落实2019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的考虑。

答:十九大提出,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这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政策透明。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以统一、透明的方式,列明股权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与准入前国民待遇不符的特别管理措施。


二是放宽准入。 通过制订、修订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扩大开放,减少外资限制,精简负面清单。


三是平等待遇。 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不得对外资单独设置准入限制,确保市场准入内外资标准一致。准入后阶段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四是简化管理。 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管理,实行以属地化备案为主的管理方式,目前基本实现在线办理。今年3月出台的《外商投资法》明确规定,“国家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将改革成果总结上升为法律。这对于我们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及相关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遵循。

2019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将于7月30日实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商务部等部门以及各地方,认真做好新的负面清单落实工作,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于新开放措施涉及法规、文件调整的,推动按程序抓紧修订或废止,提高政策一致性。今年年底前,我们将全面取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解读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等部门修订出台了2019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自贸试验区试点范围,在更加开放的条件推进发展和改革。


6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 同时,《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废止。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同日还发布了《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这两个“清单”一个“目录”,都将自2019年7月30日起施行。


本次修订有哪些主要背景?


针对本次修订的主要背景,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经过几次修订,2018年版保留的限制措施与2011年版相比减少约四分之三,大幅提高了开放水平,制造业基本放开,服务业和其他领域也有序推进开放。


同时,市场准入不断扩大,加上促进外商投资的各项政策相继出台,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促进了外资流入稳定增长,增强了跨国公司的长期信心。


中国美国商会的报告显示,2018年90%的企业在华投资和经营实现盈利或收支平衡。中国欧盟商会的调查显示,2018年62%的企业将中国作为当前和未来前三大投资目的地。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当前,虽然经济全球化面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阻碍,跨国投资受到贸易摩擦影响,但我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方向不动摇,将持续推进放宽市场准入。这既是促进国际合作的需要,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家领导人在首届进博会和G20大阪峰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更大的开放拥抱发展机遇,以更好的合作谋求互利共赢。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等部门修订出台了2019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自贸试验区试点范围,在更加开放的条件推进发展和改革。2018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相应废止。


本次修订有哪些重要特点?


2019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保持了2018年版的体例结构。本次修订负面清单在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农业推出了新的开放措施,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在自贸试验区继续进行开放试点。


同时进一步缩减了负面清单长度,其中,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8条减至40条,压减比例16.7%;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5条减至37条,压减比例17.8%。


主要变化包括: 一是推进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 二是放宽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准入。 三是继续发挥自贸试验区开放“试验田”作用。


同时强调,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是我国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的基本依据。负面清单以外的外商投资,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管理,给予国民待遇。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在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单独针对外资设置准入限制。


哪些领域进一步放宽或取消外商投资限制?


  • 交通运输领域,取消国内船舶代理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 基础设施领域,取消50万人口以上城市燃气、热力管网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 文化领域,取消电影院、演出经纪机构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 增值电信领域,取消国内多方通信、存储转发、呼叫中心3项业务对外资的限制。

  • 农业领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资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的规定。

  • 采矿业领域,取消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限于合资、合作的限制,取消禁止外商投资钼、锡、锑、萤石勘查开采的规定。

  • 制造业领域,取消禁止外商投资宣纸、墨锭生产的规定。

  • 2019年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取消了水产品捕捞、出版物印刷等领域对外资的限制,继续进行扩大开放先行先试。


新增哪些鼓励外商投资产业?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总条目1108条,其中全国目录415条,与2017年版相比增加67条、修改45条;中西部目录693条,与2017版相比增加54条、修改165条。2017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中外商投资重点领域,除了根据技术、标准变化做必要的调整外,原则上保持不变,确保鼓励类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首先,继续将制造业作为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方向,全国目录新增或修改条目80%以上属于制造业范畴,支持外资更多投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


在电子信息产业,新增5G核心元组件、集成电路用刻蚀机、芯片封装设备、云计算设备等条目。在装备制造业,新增或修改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等条目。


在现代医药产业,新增细胞治疗药物关键原材料、大规模细胞培养产品等条目。在新材料产业,新增或修改航空航天新材料、单晶硅、大硅片等条目。


同时,鼓励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在商务服务领域,新增或修改工程咨询、会计、税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条目。在商贸流通领域,新增或修改冷链物流、电子商务、铁路专用线等条目。在技术服务领域,新增人工智能、清洁生产、碳捕集、循环经济等条目。


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目录进一步增加了劳动密集型、先进适用技术产业和配套设施条目。


在云南、内蒙古、湖南等具有特色农业资源、劳动力优势省份新增或修改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等条目。在安徽、四川、陕西等电子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省份新增一般集成电路、平板电脑、通讯终端等条目。在河南、湖南等交通物流网络密集省份新增物流仓储设施、汽车加气站等条目。(张姝欣  程波)



特别关注  金融对外开放不断突破


对于外资机构而言,2021年股比限制取消前的这段时期属于过渡期和调整期,如何解决“水土不服”问题并建立适宜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是外资机构所面临的挑战。


对外开放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新推一批开放措施。


其中,关于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延续去年的基调,即外资对证券、基金、期货及寿险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且于2021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事实上,自该项举措被提及以来,近年外资逐渐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有不少业内人士分析称,将来外资股比限制取消时,或将看到一批外资独资金融机构的出现。


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严弘表示,负面清单再次强调了金融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对于外资机构而言,2021年股比限制取消前的这段时间属于过渡期和调整期,解决“水土不服”问题并建立适宜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理念是外资机构所要做的。


2021年将取消证券等外资股比限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