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武汉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2024年社会事务进入中小学校园的白名单通知。通知要求规范事项管理,统筹实施融入,并建立长效机制。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白名单的公布
武汉市教育局参照省级白名单制定了市级白名单,并予以公布。
关键观点2: 规范事项管理的要求
各区各单位需严格按照白名单开展进校园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并减少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
关键观点3: 统筹实施融入的要求
教育行政部门需加强与牵头单位沟通协调,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将社会事务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增强育人成效。
关键观点4: 建立长效机制
市、区相关部门将按照程序审核并提交符合准入标准的事项,建立评估机制,形成市级评估报告并报备。
正文
8月21日
白
名单的通知
》
(点击查看大图)
各区教育局,局直属各有关单位:
参照《2024年湖北省社会事务进中小学校园省级事项白名单》,我市制定了《2024年武汉市社会事务进入中小学校园市级事项白名单》(以下简称“白名单”),现予以公布,并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做好组织实施。
一、规范事项管理。
各区各单位要严格按照“白名单”公布的事项内容、范围、方式开展进校园工作,加强事项过程管理,严防重留痕、轻实效以及增加教师负担。要尽量降低进校园频次,控制事项时间和参与规模,减少对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未列入“白名单”管理的市级事项,一律不得进校园。严禁相同或相似主题事项多头多次进校园。根据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确需开展的临时性事项,以及有上位依据申请开展的各类创建、检查、监测、监督、试点、竞赛等活动,须严格履行相关审核报备程序。对涉及师生参与的竞赛、征集、答题等活动,坚持学校、学生、教师自愿参与原则,不得强制。
二、统筹实施融入。
对列入“白名单”管理的事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牵头单位沟通协调,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切实把好事项和相关资源政治关、思想关、科学关。要根据“白名单”事项特点做好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加强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课程教学、班团队会、专题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有机融合,增强育人成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推动外部规范管理与内部治理提升两个方面相互促进、形成合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保障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三、建立长效机制。
2024年12月底前,市、区相关部门将2025年符合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标准的事项按照程序提交市、区教育局,由市、区教育局分别组织市教科院、区教研室初审,提出审核意见,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面向社会公布“白名单”并报上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同时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开展情况评估机制,2024年12月底前,由各区教育局将本年工作情况及自评情况的盖章扫描件、word电子版报市教科院,由市教科院汇总分析形成市级评估报告,经市教育局审定后报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评估院)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