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极客公园
科技创新者的大本营。汇聚优秀的产品报道、评测视频和高质量的线下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3.5分餐厅更好吃吗# ... ·  昨天  
新浪科技  ·  【#第一批回家过年的年轻人已经就位# ... ·  昨天  
新浪科技  ·  #听泉赏宝月薪20000招带货主播#【#听泉 ... ·  6 天前  
IT之家  ·  华为Mate 70,定档!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极客公园

Uber 接二连三地倒霉,Lyft 看到了机遇但拒绝幸灾乐祸

极客公园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7-03 18:20

正文


摘要:Lyft CEO 说,我们不嘲笑 Uber,我们只会做好自己。


编者注:Uber 和 Lyft 是美国专车市场中一对相互厮杀的对手。相对于有些「激进」的 Uber,Lyft 在人们印象中更加温和、诚恳——没什么丑闻,总是在默默地在做自己的事情。目前 Uber 陷入了大量内部问题中,正是 Lyft 追赶 Uber 的良机。同时 Lyft CEO John Zimmer 也表示,他们不会对 Uber 落井下石。

本文编译自 The New York Times(http://t.cn/RojgSsf),原文标题「As Uber Stumbles, Lyft Sees an Opening, and Bites Its Tongue」

头图来源:TwiCopy(http://t.cn/RoBZDva)


Lyft 联合创始人兼 CEO John Zimmer 想说,看到死对头 Uber 最近一直麻烦不断,他却高兴不起来。Uber「飞扬跋扈」的前总裁 Travis Kalanick 突然宣布离职,在 Lyft 总部办公室得知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后,John Zimmer 居然没有高兴地拍桌子,也没有因为 Uber 最近的一系列丑闻而高兴地和同事击掌庆贺。

最近 Uber 公司的境况只能用「鸡飞狗跳」来形容,包括 Uber 的最大股东 Benchmark 在内的不少投资方都向 Travis Kalanick 逼宫。上周二,40 岁的 Travis Kalanick 宣布他将卸任该公司 CEO 一职,作为对其主要投资方的回应。

Uber 在之前的数月经历了包括法律纠纷、工作环境问题、性骚扰丑闻在内的百般劫难,由此导致公司进行了大量的解雇和内部调查。


不会落井下石

「没什么好庆祝的,」Zimmer 说道,这是上周 Kalanick 辞职后 Zimmer 首次发表的公开言论。「但这确实说明了公司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性,」他继续说道。

换做是其他 CEO,碰到这种「良机」或许早就拍手称快了。但作为硅谷最诚恳、温和的企业家之一,Zimmer 却表现得十分冷静。事实上,Zimmer 不愿意去嘲讽此时倒霉的 Uber,他甚至不愿提 Uber 的名字,而是称之为「我们的竞争者」。

和崇尚「狼性竞争」Uber 不同,Lyft 多年来的自我定位是友好、随和的打车公司。Lyft 没有对这个连名字都不愿提的竞争者落井下石,这其实是一种高明的策略。几年前,Lyft 开始打造友好的公司形象,它在司机的车上贴上粉色胡子;鼓励司机和乘客碰拳打招呼;推行让人舒服的营销手段;重视培养友好型司机等。

Lyft 认为乘客想要的不仅是低廉的打车费用,还有舒适的出行体验。如果让他们在两家价格、服务都差不多的打车公司之间选择,他们肯定会选风评更好的那家。

Lyft 旧金山总部

「有一段时间,人们一直说:『哦,Lyft 是『好人』,他们不会有很大成就的,因为他们有一个更上进的对手』,」Zimmer 笑道。

 然而,随着 Uber 被公司内部一系列问题拖累,Lyft 的「好人政策」被证明是科技领域最有远见的生存方式。

Uber 的麻烦不断叠加,但 Lyft 并没有幸灾乐祸,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安静的,任由「作死」的 Uber 让这两家打车公司的差距越来越明显。

「Lyft 的大体原则是,我们会认清自己的定位,继续做现在正在做的事,」Zimmer 说道,「要说还有什么,那就是我们想投入更多的精力,提升效率。」

这个月,Zimmer 和 Lyft 总裁 Logan Green 给 Lyft 员工写了一封内部邮件,提醒他们要「走正确的路」。「我们以 Lyft 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和行动为荣。现在(Uber 正水深活热)不是幸灾乐祸的时候,可以看到 Uber 很多问题都是由个人引起的,」邮件中这样写道。


把握良机

挥舞着友好大旗但事实上并不手软的 Lyft 察觉到了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Lyft 称今年第一季度的出行交易超过 7000 万,是去年同期的 142%。今年 4 月,Lyft 完成了 6 亿美元的融资,还和英国汽车制造商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 Alphabet 旗下无人驾驶汽车公司 Waymo 签署了重要的合作协议。

在硅谷,一夜之间名利双失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些曾经认定 Uber 将会是最后赢家的投资者已经在动摇了,开始把赌注转向别家。

「过去几个星期 Lyft 的股价肯定是上涨了,」Zimmer 说道。

最近几年,投资者们在打车领域投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在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打车领域,Uber 和 Lyft 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争相调低价格、挖角对方的司机、甚至使用一些「手段」。

Uber 还稳坐「霸主」地位的时候,曾不停地找 Lyft 麻烦。Kalanick 指控 Lyft 没有合适的保险政策、抄袭 Uber 的 app,还在 Twitter 上嘲讽 Zimmer:「Lyft 要想变成 Uber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甚至称 Zimmer 为「克隆人」。

Zimmer 当然没有忘记 Kalanick 当初的蔑视。当被问道他对 Kalanick 下台是否感到惊讶时,他沉默了许久,最后才慢慢回答:「公司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非常重要,我十分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我对这件事不感到惊讶。」

Zimmer 表示,今后 Lyft 的营销方向是突出 Lyft 的优势,而不是强调 Uber 的缺点。

向旧金山-奥克兰海湾大桥行驶的 Lyft 司机

巧合的是,每当 Uber 出现失误时,Lyft 总是以更好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在今年 1 月下旬爆发的「DeleteUber」运动中,有超过 20 万人删掉了手机上的 Uber 应用,人们对 Kalanick 加入特朗普的经济委员会也很不满。而此时 Lyft 宣布向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捐赠 100 万美元用来反抗特朗普不得人心的旅行禁令。而这个月,Uber 在 app 中加入给司机打赏小费的功能,但 Lyft 表示他们从 2012 年起就已经这么做了。

虽然不怎么出错,但总体实力上 Lyft 依然处于劣势。Uber 在全球 600 多个城市运营,目前平台上有超过 200 万名司机,是打车服务领域名副其实的老大。Uber 的公司估值约为 700 亿美元,大约是 Lyft 的 10 倍。TXN Solutions 是一家通过信用卡数据估算销量的公司,据它估计,Uber 在美国打车市场中的份额约为 75%,而 Lyft 和其他打车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约为 25%(但 Lyft 不认可这一数据,称它在美国的市场份额接近 30%)。

Uber 的麻烦还远没有结束,而东山再起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这段时间对 Lyft 来说是一个提升自我的绝佳机会。

上周,Kalanick 辞职的消息传来时,Zimmer 正在办公室加班。他和 Green 都相当震惊,随后两人一起坐车回家,一路上默默无言。他们一定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既印证了打车公司们多年来的努力,也预示着未来更激烈的竞争。它改变了一切,但也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改变。

「很多人都在问,『Lyft 的机会来了吗?』」Zimmer 说道,「我早就说过,我们肯定会赢。」 ■

本文由极客公园原创

转载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