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评论  ·  “每人会用DeepSeek”,县委书记要求不 ... ·  15 小时前  
采采  ·  盘点搞笑沙雕新闻,你看过几个? ·  昨天  
CHINADAILY  ·  Sports丨Slot salutes ... ·  2 天前  
三亚广播电视台  ·  今天,三亚正式迎来…… ·  2 天前  
三亚广播电视台  ·  今天,三亚正式迎来…… ·  2 天前  
冷兔  ·  狗狗自己走都比你抱得更稳当!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歌手陈柏宇PO“女儿洗澡视频”遭狠批:再小的孩子,也有隐私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19-12-27 19:35

正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需要建立一条隐秘的边界线,这是通往爱与幸福的距离。

——鹿妈

文 | 暖心

来源 | 女儿派原创

前两天,香港歌手陈柏宇的新歌发布会上,有记者提到了他把“女儿洗澡视频”公开到网上引起的风波。

很多人觉得他为了赚钱将女儿洗澡的视频发到网上,是一种不雅的行为,并指责他很绝情,不应该把孩子隐私部位露出来。

但是,他说: “小时候,就应该多记录一下孩子的成长。 孩子很小,不应该以性感的视角来看待。

诚然,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父母希望多记录一些他们的美好瞬间。

孩子的一个动作,一种神态,都会被父母录下来,用最开心的方式“晒”给别人看,甚至连孩子的私密照父母与也不轻易放过。

其实,作为一个母亲,很理解父母爱孩子的那份心意。

但是,记录孩子成长不该以这样“公开”的方式出现,再小的孩子,都有隐私。

为人父母,不要以为你暴露孩子生活中的“小乐趣”,就能让孩子开心,其实你正在伤害孩子。

01

再小的孩子,也有隐私

金星曾经讲过一件事:

一名摄影师去她家拍画册,当时孩子刚洗完澡被保姆抱出来。

她想和孩子一起拍一张照片而作为纪念,刚脱掉孩子的浴袍,孩子立马条件反射的挡住他的隐私部位,还顺手打了金星一巴掌。

当时她才意识到,她并没有尊重孩子。

从发展心理学来说,孩子2-3岁时就有了自我意识,并知道自己是独立的一个“人”。

孩子开始明白:
“我”为什么是“我”;

“别人”为什么是“别人”;

他们也意识到“我”是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父母的一部分。

这个阶段的孩子,也开始注意自己的隐私。

上厕所时,会要求关门; 父母与别人谈论自己的糗事时,会感到害羞; 也不愿意全裸在别人面前…

社会心理学家Skyler Hawk认为,孩子用自己的身份向世界进行试探性的表达时,他们需要一定的自主空间。

孩子的隐私就是那个无形的自主空间,也是衡量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距离。

父母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孩子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孩子的尊严。

如果父母总是揭露孩子的短处,隐私,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

爱与尊重,才能让孩子的未来收获自我成长。

02

多少父母以“爱”的名义,侵犯孩子隐私

其实,在社交圈里的孩子,只是一个缩影,更让人心寒的是父母至始至终都没有尊重过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都以“爱”的名义侵犯孩子的隐私。

前不久,看到一条新闻。

南京一个14岁的小男孩报警称: 爸爸安装监控,侵犯我隐私。

男孩的父亲平时在外工作,装监控是为了督促孩子学习。 儿子认为父亲是侵犯了自己的隐私,他的父亲却这样说:

“他,一个孩子,哪里什么隐私,我是他的父亲为什么不能监控他?”

有些伤害,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多少亲子关系的恶化,都是从父母不尊重孩子开始的。

《你其实不懂儿童心理学》一书中说: 生活中,很多家长在提及孩子隐私问题是,都会以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认为孩子没有隐私。

很多父母不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

在父母眼中,即使已经成年,也是大人眼中的“孩子”,所以他们认为孩子没有隐私。

还经常用“你的一切都是我给的”要求孩子,更是把孩子当作附属品。

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就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父母只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该替孩子走路。

尊重孩子,让他成为更独立的人,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

03

爱的原则,离不开尊重与保护

不久前,一个十一岁小女孩的提案火了。

小女孩说: 父母一发朋友圈,我们的生活就全乱套了。 因为各种攀比,学习压力增加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一项数据显示,80%的孩子都有被父母晒朋友圈的经历,其中,60%的孩子认为父母应该征求自己的意见。

近七成的孩子因为父母在朋友圈晒娃,而对自己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父母看了别人家的孩子会对自己横加指责。

看吧! 父母的言行在孩子的眼里并不会被认可。

任何不尊重孩子的行为,都会伤害孩子。

心理学家曾表示: 孩子的羞耻感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逐步建立的,如果隐私长期被侵犯,压抑的愤怒和委屈转入潜意识里,容易自卑,内向和心理不健康。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边界,就如同一座“心里围墙”。

只有足够的尊重孩子,才能激发孩子内心的安全感,让他懂得尊重别人。

著名作家刘墉曾经为了保护孩子的隐私,主动给孩子的房门装上了门闩。

别人都对他的行为感到不解,他却这样说:

“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隐秘世界,总是提心吊胆怕别人闯进来,潜意识的伤害可能影响一生。

正是因为刘墉始终尊重孩子,让他拥有独立的空间和秘密,才能让孩子在爱与信任中一路前行。

孩子的秘密,让他自己说给你听,否则任何以“爱”的名义,偷窥孩子的隐私,都是对他们的伤害。

04

孩子的“秘密”,需要父母保护

心理学家艾瑞克•费洛姆说: 没有尊重的爱是控制。

尊重孩子,才能让孩子获得与生俱来的安全感与幸福感,成长为更独立坚强的自己。

孩子有“秘密”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保护孩子的隐私。

1. 尊重孩子的隐私,给他空间。

《老师,请回答》中一个十五岁女孩一上来就说,我是来和妈妈吵架的。

因为她觉得自己的生活被妈妈严格控制,最过分的是经常翻看她手机,让她觉得自己的隐私被偷窥了。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秘密,这很正常,我们要做到不偷窥孩子的“秘密”。

有研究表明,孩子7岁喜欢独处,父母不要擅自闯进孩子的房间,先敲门这是尊重。

更不要随便翻看孩子的私人物品,与孩子保持一定的界限感,会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尊重。

2. 敞开心扉,真诚的与孩子沟通。

海明威曾经说过: 每一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开诚布公的谈心,一个人尽管可以十分英勇,也可以十分孤独。

孩子亦是如此。 孩子的秘密,也希望有人与他分享。

真诚的沟通,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和理解,这样孩子能主动与我们说心里话。

我们不妨试着蹲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再问一问孩子: 怎么了?

用最真诚的语言,最柔和的爱感染孩子,此时孩子便能对父母敞开心扉。

当孩子有了隐私,不要急着批评,而是用理解的语言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才能让孩子主动说出自己的“烦恼”。

3. 给孩子足够的信任,给他安全感。

有人说最好的爱是信任,这一点也不假。 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无形中会多出一些力量让他变得独立又勇敢。

马伊琍上高中时,老师曾告诉她父亲: 你女儿和多个男生早恋。 父亲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他说: “我的女儿我最了解。 ”一句话给了马伊琍足够的安全感。 从那以后马伊琍更自觉,因为这样父亲才会更信任她。

被信任的孩子才能真正的被尊重。

生活中,父母要常用“我相信”这样的话。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而不是怀疑,相信孩子,而不是批评孩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三亚广播电视台  ·  今天,三亚正式迎来……
2 天前
三亚广播电视台  ·  今天,三亚正式迎来……
2 天前
不贱不散  ·  你还想往哪尿!
8 年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京东市值无限逼近百度,BAT要变天?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