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年时评
青年关于国家、社会、生活的思考。提供有价值的思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青年时评

霍小玉

青年时评  · 公众号  · 时评  · 2019-11-15 19: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唐朝陇西有个读书人姓李名益,今年二十岁。考中了进士,在京城等待朝廷安排官职。

李益是个才思敏捷的人,文章写的很好,文采被当时的人称道。李益也自夸风雅,想找个佳人结婚,才子配佳人,成就一段佳话。

当时京城有个很有名气的媒婆,别人都叫她“鲍姑”。有一次鲍姑给李益介绍了一个姑娘,这个姑娘姓霍,名小玉。

霍小玉是死去的霍王的小女儿,是霍王和他的婢女生的女儿,霍王对这个女儿很宠爱。但是霍王死了之后,小玉的哥哥们认为小玉是婢女所生,不认她这个妹妹。给小玉和她母亲一点钱,就把她们赶出去了。

小玉和她母亲住在胜业坊,改称姓郑。所以外人不知道小玉是霍王的女儿。

鲍姑向李益介绍说霍小玉,说她长得天生丽质,谈吐优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李益听后很心动。

约定在小玉家中见面,见面那天李益特意打扮了一下,很早就在忐忑的等待着,生怕霍小玉看不上自己。

李益到了胜业坊,先见到小玉的母亲净持,净持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绰约很有姿色,谈吐中有种媚态。之后见到小玉时,感觉整个房间都像是玉树琼林,顾盼之间,光彩照人。听小玉唱歌,声音清亮,婉转绕梁。

鲍姑让小玉伺候李益,言谈温和,言语妩媚。解衣宽带,低帏昵忱,极其欢爱。李益觉得巫山云雨,也不过如此。

小玉忽然泪流满面的对李益说:“我本来就是个歌妓,自知配不上你。现在因为相貌取悦你,让你很喜欢我,但是一旦我年老色衰,感情不再,一定会被抛弃的。想到现在这么欢爱,就觉得很悲伤。”

李益听了这番话,长叹感慨,抱着霍小玉说:“我一生的志愿,今天已经实现了,哪怕粉身碎骨,也不会抛弃你。你为什么会说这种话。让我来写下誓言,跟你立誓盟约。”

小玉这下便收起了泪水,准备好纸笔,亲自为李益研墨。

李益才思敏捷,下笔成章,引经据典,天地为证,日月为鉴,句句诚恳,令人动容。写完之后,把誓书藏在箱中。

此后两年,两个人朝夕相处,欢爱无比。后一年春天,李益被任命为郑县主簿。四月份,将要去赴任的时候,他在长安城的亲戚朋友都为他践行。当时正是春暮夏初,酒席散场,杯盘狼藉的时候,最容易勾起人的离愁别绪。

霍小玉对李益说:“以你的名声和才华,一定会有很多人仰慕你,想跟你攀上婚姻。更何况你上有父母,你却没有妻室照顾他们,你这次离开京城之后,一定会有好的姻缘,盟誓什么的,只不过是骗人的罢了。我有个小小的心愿,不知道你还愿意听吗?”

李益说:“我做了什么错事,为什么你要突然说这番话。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一定照办。”

霍小玉说:“我今年十八岁,你也才二十二岁,到你真正娶妻的年龄三十岁,还有八年。愿意在这八年的时间,把毕生的感情都对你用完,然后我就看破红尘,去剃发为尼。一生所愿,也就是这样了。”

李益又羞愧又感动,流着眼泪说:“我对天发的誓,除非死了才能结束。况且我跟你这辈子在一起都觉得不够,还盼望有下辈子,又怎么会辜负你。希望你不要担心,安心的等待,等八月份的时候,我那边安定好了,就派人来接你过去。你一定不要嫌弃路远就好。”

过几天,李益辞别小玉,前往郑县赴任。到任了几天后,请假回老家探望父母。到家的时候,父母已经为他安排好了跟表妹卢氏的婚姻。

李益的父母一向很严厉,李益犹豫不决不敢拒绝。卢氏家里是豪门大族,家境很好,约定会拿出数百万的彩礼。而李益家境不太好,经常需要借贷,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李益找访亲探友、游山玩水等各种理由去搪塞小玉,从第一年秋天到了第二年夏天。李益心想,自己已经错过了跟小玉约定的期限很久了,就不再跟她联系了,希望小玉能因为收不到他的消息后,断掉对他的盼望。李益也给京城的亲友写信,让他们不要告诉小玉她真相。

霍小玉因为李益违约了,就多方打听,得到的消息各种都有。又求神拜佛,对李益是又爱又恨。这样过了一年,小玉因为忧愁过度,而卧病在床。

但是小玉对李益的感情不变,依然找李益的亲友各种打听,为此,钱都花的差不多了。

那年冬天,李益给订婚的妻子卢氏下过聘礼之后,又回到了京城,住在一户亲戚家。一个人偷偷的居住,知道的人很少。

李益有个表弟,叫崔允明,性格很敦厚。以前经常跟着李益一起到霍小玉家玩。小玉对崔允明很好,经常资助他,崔允明很感动。于是李益到了京城居住后,崔允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小玉。

小玉听完,恨恨地说:“天下哪有这样的事情!”于是小玉托各个亲朋好友来请李益相见。

李益自觉违约不对,又知道小玉卧病等待着他,惭愧交加,最终还是一直不肯过去。每天早出晚归,想避开小玉。小玉日夜哭泣,废寝忘食,只是想见李益一面,却也没有办法。又恨又气,病的更严重了。

京城的人渐渐听说了这件事情,人们都感慨小玉的痴情,而愤怒李益的凉薄。

第二年三月份的时候,李益和五六个好友一起在崇敬寺赏牡丹花。同行的有一个人是在京兆尹任职的夏卿,对李益说:“牡丹花开的多好啊,风景这么美好,可惜霍小玉却在独守闺房,为你伤心。你能这样抛下她不管,真是够残忍的。大丈夫不该做出这样的事,希望你能想一想。”

正在感叹的时候,忽然有个穿着华贵衣服的豪士出现,偷偷跟着偷听。豪士说:“你就是李益呀。早就听说你的大名,我家住山东,跟皇帝有点亲缘关系。我不是一个会写文章的人,但是一直很佩服那些有才华的人。一直仰慕你的才华,早就想见到你。今天很有幸能见到你。我的家就在前面不远,玩乐的东西都有,希望能请你过去做客呀。”

李益同行的人,听了豪士这番话,都很感叹称赞。

于是李益就跟着豪士一起骑马,转过了几个坊,来到了胜业坊。李益发现这里离小玉家很近,就不太想过去了。找了借口,调转马头想离开。

豪士说:“我家就在前面几步远,怎能就这么放弃了呢?”就牵着李益的马继续走,过了没一会,到了霍小玉家。

李益神情恍惚,鞭打着马想离开。豪士命令奴仆,把李益抱进小玉家。把李益抱进门口后,就把门反锁,一边大喊:“李益来了。”

小玉一家人听到了,又惊又喜。在前一天晚上,小玉梦到有个穿黄衣服的人抱着李益来,到了席子边上,让小玉脱鞋。

小玉想这个梦的寓意:“鞋,是“和谐”的谐音,是说明她和李益要再次相合见面了。脱,就是解脱,意味着见了面之后就是解脱,就是永诀。”

于是告诉母亲,让她帮自己梳洗打扮。她母亲以为是她病久了神志不清,却也没有阻止,帮着小玉打扮。果然,刚打扮好,李益就来了。

小玉因为一直卧病在床,没什么生气,连转身都需要人帮忙。听到李益来了,竟然能自己起床,穿上衣服走路,突然有精神了很多。

小玉与李益相见,带着怒气盯着李益,一句话也没说。病体羸弱,像要承受不住了一样,时不时拿袖子遮住脸,又回头看李益。在座的人都为这样的场景感慨。

没多久,外面送来了十几盘菜肴,一问知道是豪士送的。于是就设下宴席,坐在一起。霍小玉侧身转过头,斜着看了李益很久,举起一杯酒,浇在地上说:“我是一个女子,是这样的薄命!你是一个男子,是如此的负心!我年纪轻轻,却要含恨而死,不能奉养母亲,世间幸福再与我无关,马上就要奔赴黄泉,都是拜你所赐!李益啊李益啊,今天我就要跟你决绝。我死了之后必定化成厉鬼,让你的妻妾,永日不得安生。”

于是抓着李益的手,把酒杯狠狠的摔在地上,痛哭数声而死。

霍小玉的母亲把小玉的尸体放在李益的怀中,让他把小玉唤醒。却再也没复苏过来了。

李益为小玉披麻戴孝,整天哭泣,特别哀痛。将要下葬的那一天,李益突然在灵帐中看到小玉。好看的容貌,像平生初见那样。穿着石榴裙,披着红绿色的衣服,斜身靠在帐子边,手牵着丝带。看着李益说:“感谢你来送我,觉得很惭愧,说明你还是对我有余情,到了地府,我也会感动吧。”说完就消失,再也不见了。

霍小玉葬身在长安御宿原,李益在墓前,痛哭而返。

一个月后,李益跟卢氏结婚。因为经常想到小玉,所以总是闷闷不乐的。五月份的时候,和卢氏一起回到了郑县。

有一天,李益正在和卢氏一起午睡。突然听到帐子外面有声音,急忙起床去看,发现一个年轻俊美的男人,藏身在帐子内,向卢氏招手。李益绕着床追了几圈,最后那个男人消失了。

自此以后,李益对妻子就很怀疑猜忌,夫妻生活也没什么情趣了。有个共同的亲戚就劝解他们,李益心里慢慢的接受了。夫妻关系好了一点。

过了没几天,李益从外面进到房间里,妻子卢氏正在弹琴,李益看到门外有个人扔了个香囊到卢氏怀中。李益打开香囊一看,里面装着相思豆。李益当场暴怒如狂,拿起琴往卢氏身上砸过去,逼令妻子从实招来。卢氏自己也说不出原因。之后更是经常痛打卢氏,闹到县官那里,最后把卢氏休了。

卢氏走了之后,李益跟侍婢侍妾相处,只要是和李益一起同床共枕过的女人,李益就会变得对她们很妒忌。甚至有因此被他杀了的人。

每次李益出门的时候,必定把盆子倒扣在床上,晚上回家的时候,仔细看有没有被动过,然后再打开。床头边放了一把短刀,拿着它,对着侍婢说,只要你敢乱来,就杀了你。大凡李益对见到的女人,都会很猜忌,娶过三任妻子,结局都跟第一任一样。

出自《唐传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