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随着气温下降,暖食消费和保暖用品销量不断升温的现象。数据显示,自10月以来,火锅等暖食的线上外卖订单量增长迅猛,同时羽绒服、大衣等保暖服饰消费表现强劲。文章还提到一些小众火锅口味开始受到消费者欢迎,以及保暖用品在款式和面料上的创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暖食消费增长
随着气温下降,火锅等暖食的线上外卖订单量不断攀升,同比增长超130%。除了传统的火锅食材,一些小众的火锅口味也开始逐渐走向大众。
关键观点2: 保暖用品销量走俏
随着寒潮来袭,羽绒服、大衣等保暖用品成为消费者选购的热门商品。一些热门保暖产品一度卖断了货。数据显示,保暖服饰消费表现强劲,羽绒服、雪地靴等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50%。
关键观点3: 餐饮和服饰品牌创新
品牌注重创新和品质提升,餐饮方面推出小众火锅口味,服饰方面在款式和面料上有所创新,更加注重保暖性和舒适性。
关键观点4: 市场趋势受到关注
随着气温下降,市场趋势受到更多关注。商家利用线上渠道推广产品,并通过线下活动吸引消费者。同时,平台数据显示,未来暖食消费和保暖用品销量有望继续增长。
正文
气温下降,吃一口热气腾腾的美食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选择。
近期以火锅为代表的暖食消费不断升温。数据显示,10月以来,“暖食”的线上外卖订单不断攀升,
火锅的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30%。
除了餐饮市场,
近期秋衣、棉被等保暖用品的销量也出现了小高峰,部分产品一度卖断了货。
临近饭点,在北京西城区一家老字号火锅店外,聚集了不少等待的食客。负责人表示,近期冷空气频繁,特别是霜降过后,店里的客流量有了明显增长。
北京某火锅餐饮连锁品牌西直门店店长路瑶:周六、周日比去年同期整体销售额上升25%左右。
在重庆,除了传统的火锅食材,一些带有地域特色的风味火锅成了消费新宠。比如贵州地摊火锅、云南酸菜牛肉火锅,一些小众的火锅口味也开始逐渐走向大众。
数据显示,10月以来,“暖食”的线上外卖订单不断攀升。
砂锅菜、滋补炖品搜索量分别同比增长294.2%和99.4%,火锅的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30%。
记者在北京多家商场走访发现,随着寒潮来袭,不少店铺把羽绒服、大衣等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吸引不少消费者前来选购。
北京某服饰品牌西直门店店长阮文君:冬衣已经上新40%,羽绒服品类占比20%,
上周五至上周日北京降温,羽绒服、大衣销量跟去年同期对比递增20%。
据了解,今年多家品牌都在款式和面料上有所创新,更加注重保暖性和舒适性。此外,由于今年降温速度比往年更快,叠加“双十一”线下活动,
一些热门保暖产品一度卖断了货。
北京某生活家居品牌西直门店工作人员李治芬:子母被已经第三拨补货,现在还没到最冷的时候,估计“双十一”之后基本上又要处于断货状态了。
平台数据显示:10月以来,保暖服饰消费表现强劲。
其中羽绒服、雪地靴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保暖裤成交额同比增长超70%,保暖背心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