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飞
01
浙江超湖南,福建超辽宁
截至目前,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9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2023年常住人口数据,只差黑龙江与西藏。
话不多说,直接上数据。
广东是全国人口经济第一强省、工业第一强省、人口第一强省。山东则是北方经济第一强省、北方工业第一强省、北方人口第一强省。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其中黑龙江、西藏未公布数据
第二,排名前十的省份,名单依旧不变,但排名有所变化。
其中,前六名排序不变,依次是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四川、河北。
第七名,由于湖南人口持续减少,于2023年被人口持续流入的浙江省取代,浙江第七,湖南滑落至第八名。
辽宁过去十多年人口一直在减少,七普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辽宁人口减少了115万人。2022年又减少了25.6万人,2022年减少了32.4万人,2023年减少了15万人。
也即从2010年至2023年,辽宁省合计减少了188万人。
同期的福建,七普时期人口增加了465万人,2021年增加了26万人。直到2022年全国人口见顶,福建的增量才陡然下滑,2022年仅增加了1万人,2023年人口减少了5万人。
一个在狂减,一个在增加直到最近才减少,这种背景下,福建省的人口增量在2023年顺势超越辽宁,排名全国第14。
02
19个减少,河南减少量第一
2023年,中国人口已经二连降,在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的第一时间,我就做过分析。
2022年,中国人口减少了85万,2023年减少了208万人。
人口转向的直接原因,是出生人口持续减少,低于死亡人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生儿人口902万人,继续低于死亡人口。去年全国死亡人口1110万人。
全国人口大环境如此,具体到各地,显然各地的人口通缩面积在不断扩大,通缩速度在加快。
2022年,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有13个减少,2023年已公布数据的29个省市自治区,有19个在减少。未公布数据的黑龙江,大概率也是减少的。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其中黑龙江、西藏未公布数据
之前,山东省公布数据的时候,本号就分析过山东的情况。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山东省十年常住人口增加了573.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7万人以上。
2021年失速,增量仅为4.99万人。2022年直接进入负增长。2023年,人口加速减少。
从山东省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山东省自然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减少了22.1万人。
河南一直都是人口输出大省,2021年的人口减少量就位居全国第一,当年常住人口减少了 58万人。2022年由于疫情导致的人口从东南沿海回流内地,河南人口减少速度放缓,但也减少了11万人。
2023年,人口减少量继续全国第一,减少了57万人。
从河南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来看,去年河南省出生人口69.5万人,死亡人口78.7万人,自然人口减少了9.2万人。
从大板块来看,中部六省人口集体减少,东北实际也是,黑龙江省虽未公布数据,但从其过往的人口减少情况来看,必然仍在减少。
先看中部,河南人口减少57万人,湖南减少了36万,山西减少了15.36万,江西减少了12.97万,安徽减少了6万,湖北减少了6万。
在前几天分析北京、上海、天津人口转正的时候,我就做过分析,它们转正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疫情结束,孔雀依旧东南飞。
2022年,疫情肆虐之下,人口正常的数据完全被打乱了,出现了很多
历史性画面。
比如广东人口历史性减少,深圳人口立市以来首次减少,广州人口历史性减少。
2022年,
上海、广东、北京都是疫情影响严重的地区。
动辄核酸和封控,再加上去年工厂动辄停工,无事可做,赚不了钱还得花钱,让很多农民工选择回家乡发展。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
在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7061万人,比上年减少69万人,下降1.0%;省内流动10129万人,比上年增加87万人,增长0.9%。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2022年广东、山东、上海、北京人口在减少,江苏、浙江人口增量也在减少,反倒是部分2021年人口减少的中西部省出现了人口增量,比如江西、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云南等。
最夸张的是云南。云南2021年人口减少了30.93万人,2022年人口增加了3万人。
进入2023年,随着疫情结束,人口开始回流,于是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局面,中西部地区原本因为疫情回流的人口,继续涌入东部沿海地区。
中部人口集体减少,相反,东南沿海大多数地区的人口增加了。
浙江省增加了50万人,2022年人口历史性减少的广东,增加了49万人,海南增加了15.98万人,上海增加了11.56万人,江苏增加了11万,北京增加了1.5万,天津增加了1万。
03
人口减少带来的冲击
统计年鉴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到2097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4.9%。
按照国际划分标准,我们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距离超老龄化社会已经不远了。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数据显示,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高达15.4%。60岁人口占比高达21.1%。
2022年劳动力人口为96289万人,较2013年最高峰101041万人减少4752万人,减少幅度4.7%。
劳动力人口下降是新生儿下降与老龄化加剧夹击的结果。
有人说,美日欧人口也少,照样是发达国家,我们人口减少为何会影响经济?
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是金融资本强国、科技强国,人家的GDP主要是金融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支撑。
我们中国是产业资本大国、制造业大国,人口是我们的优势。当人口转向之下,我们的优势便不再。
第三,冲击教育系统。
这一数据,相比于2022年,减少了534.55万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从历史数据来看,
幼儿园在园人数在2020年就已经见顶,2021年幼儿园在园人数较之前减少了13.06万人,是多年来幼儿园在园人数首次减少。
2022年,在园人数加速减少,减少了177.66万人。在园人数加速减少之下,引发了幼儿园数量首次减少。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幼儿园28.92万所,比上年减少5610所。
如今,2023年幼儿园在园人数减少量扩大至534.55万人,虽然教育部尚未披露去年的幼儿园数量,但可想而知,幼儿园关停潮必然加速了。
小学数量过去二十多年,因为城镇化导致农村大量小学关闭、合并,总数一直在减少。
但2021年的情形和之前完全不一样。2022年,不但小学数量在减少,招生数量、在校生数量也在同时减少,这是之前没有出现过的。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
小学阶段招生1701.39万人,
比上年减少81.19万人
,下降4.55%;在校生1.07亿人,
比上年减少47.88万人
,下降0.44%
这意味着,接下来小学关停速度会提速,进入一个新阶段。
2023年的小学生在校人数、学校数量和招生人数,还有待教育部公布。
结果其实可想而知,人口大转向之下,小学的影响只是早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