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汉城市留言板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武汉城市留言板,连通各级党委政府,是全天候服务群众的互联网平台,由全国重点新闻网站长江网(cjn.cn)负责运行。投诉、建议、求助、咨询、讨论、点赞,您留言,马上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武汉城市留言板

18年来头一回!武汉这个小区实现人车分流

武汉城市留言板  · 公众号  ·  · 2024-07-12 10: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7月10日,长江日报记者
走进江岸区二七街道
操场社区东立国际小区,
看到小区二期一条
曾经屡遭投诉的道路秩序井然,
两米宽的人行道被单独划出
可供三四个人并肩行走,
车辆垂直于道路停放,
空出消防通道,
基本实现了人车分流。

小区内人车分流,秩序井然。记者余睿 摄

近年来,操场社区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理念,坚持把改善群众身边的实事、小事作为切入点,充分激发民智、尊重民意、动员民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实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推动居民行为“小变样”,实现社区建设“大变样”。

“半年前,东立国际小区二期的这条路还是一条令人头疼的‘高危’路。”操场社区党委书记韩晶说,“ 小区一期和三期配备了地下车库,‘人车矛盾’相对没那么大。二期只能在地面停车,车主‘见缝插针’,车辆横七竖八,人在车辆的夹缝中穿行,存在安全隐患。


改造前,小区车辆乱停乱放,甚至开上绿化带。社区供图

据了解,东立国际小区建成于2006年,目前共有5681户12983名居民。 小区建成交付使用至今已有18年,整体配套滞后,停车难、人车混行成为近年来小区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道路施工改造迫在眉睫,关键问题是怎么改、谁来改。去年以来,操场社区党委牵头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小组、居民代表等召开多方协调会十余次,让居民提诉求、定方案。

道路怎么改,居民说了算。消息一传出,居民纷纷坐不住了:“我同意道路施工改造,但是车辆不能垂直于路面停放,要平行停放”“车辆平行停放太占位置了,不如斜着停放”“我家没车,我不关心怎么停放,但是人行道得给我留出来”……最终,施工方案由居民投票定了下来:保留人行道,划好停车位,车辆一律垂直停放,乱停乱放的车辆由物业公司人员锁上。同时,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商量,从公共收益中拨出钱款,解决经费问题。

韩晶说:“道路施工时,每位居民都是见证者,不少居民还自发前来监督进展情况。”

居民冯畅参与了道路改造全过程,经常和邻居一起下楼查看进展情况,在嘈杂的施工环境中待到半夜不愿走。“我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为什么?因为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事。小区环境变好后,每位居民都会受益。”

冯畅和父母都住在东立国际小区,冯畅住在小区二期15栋,其父母住在小区三期27栋。“小区二期人车分流前,我每次喊父母来家里吃饭都要特意过去接。车来车往的,我怕两位老人出事。现在,我可以放心地让孩子下楼玩了,我也常常下楼去夜跑。”

如今, 东立国际小区已优化行车道3000余米、规范停车位266个。小区二期实现人车分流,有了“步行街”。

为了更高效、更透明、更利民地使用小区公共收益实施环境改造项目,在社区党委领导下,由业委会牵头,招募小区里拥有各类工程资质证书的“能人”,通过报名、资格审核、公示等环节,产生项目方案评定小组、施工监督小组、竣工验收小组等3个居民共管小组,主要负责项目设计方案的选定、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督。社区为每个小组的成员建档,形成“专家库”。目前,“专家库”已有40余名“专家”。

通过这种方法,东立国际小区修缮外墙漏水的房屋700余套;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棚15处,新增电动自行车停车位600余个,有效解决了“电动自行车进楼道”问题;新增监控摄像头130个;在小区三期红色文化广场新增绿化面积约1000平方米,广场路面整体翻新……现在,居民们欣慰地说:“东立国际,每天不一样!”

市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与东立国际小区类似的案例,全市还有很多。当前,我市正在推进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市民的小区家园会越来越美丽。



关于老旧小区改造
点击图片说说

↓↓↓


出品:武汉城市留言板 来源: 长江日报
记者:余睿 通讯员曾静
编辑:赵乐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