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官方账号。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现场新闻、原创新闻报道的大本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社

夜读 | 你苦苦寻找的小确幸,就在自己手里

新华社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8-20 21: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导读

一生中有着无数小确幸的人,他们幸福的原因,源自他们本身就是快乐的人。


- 1 -


最近报了个心理学课程,为了上课需要,老师把所有的同学拉进了一个微信群。


有同学在群里发牢骚说,那么大一堆厚厚的教材,怎么看得完啊?


其它同学也跟着附和:又要刷题了,好恐怖啊!


我不解,既然学这个课程令他们那么难受,为什么还要来报名呢?培训费用不低,在承受了报名的经济损失之后再来一场被动学习的精神折磨,简直就是花钱找罪受。


捱三个月的苦,就为了领取一张日后未必用得到的结业证书,何苦要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呢?


不过,群里很快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又能学到新知识了,好期待开课呀!


这位同学道出了我的心声。我们本身就是抱着求知的欲望来参加学习的,学有所得才是我们此行的目标,如果一味地将精力聚焦在学习的辛苦上,恐怕会越学越痛苦,很难有收获。



- 2 -

同一件事情,发在不同的人身上,就会有不同的关注点,从而产生不同的感受,同是学习,有人当成负担,有人当成乐趣。事情的好与坏,全凭我们怎么看。


就像哲学大师叔本华所说:


生命中的幸与不幸,与其说是取决于我们遇到了什么,毋宁说是取决于我们与它们相遇的方式。


我认识的阿兰和小丽就是两个心态截然不同的人。


她俩原来在同一家公司上班。


阿兰家庭和睦,工作顺心,闲时养花种草,亲子旅行,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小丽很羡慕阿兰,她说阿兰的生活里有她苦苦寻找的小确幸。相比之下,小丽的生活略显粗糙,男朋友老是惹她生气,职场上也总是栽跟头,感觉处处都不太顺心。


一年前,因为生产成本的考量,老板决定把公司搬到东西亚国家。除了几个老职员随着公司迁移,大部分职员被遣散。遣散的通知下来后,阿兰兴高采烈,小丽却愁眉不展。


小丽问阿兰:都失业了,你有啥好高兴的呀?


阿兰说:遣散有补贴,够我安排一次全家的长途旅行,也能休息上一两个月。我一直贪图舒适没有勇气跳槽,这次终于有机会去外面闯一闯,还真觉得有点兴奋,说不准这次失业,能打开我职业生涯的另一扇大门呢!又有钱拿,又有未知的机遇,可谓是一举两得,这可真不是件坏事。


阿兰还劝小丽不必苦恼,因为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再烦恼也是无用的。


但愁惯了的小丽并不能像阿兰那般释然。


公司搬走后,阿兰和小丽分道扬镳。


阿兰很快在另外一家公司找到立足之地,并且业绩做得不错。小丽却辗转换了四五家公司,每家都做得不长久。


据小丽说,她运气一直不太好,有时候碰上宿舍条件差,有时候碰到公司管理系统不好,有时候碰上同事关系不融洽,总之,还没碰到一家她满意的。


运气这回事,有时候还真得看人心态。阿兰心态好,凡事都看积极面,所以再坏的事情她也能看出好处来。


小丽则不然,她消极的思想让她对身边的每一件事都会有诸多不满,再好的事情也能被她挑剔出缺陷来,长时间聚焦在负面情绪上,自然会感觉不幸。



- 3 -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观点:事情本身是中立的,不带任何色彩,只是加入了人的情感,它才变成一件好事或是一件坏事。


我深以为然。


一个人因为丢失钱财而感到不幸,其实并不是丢失钱财这件事本身伤害了他,而是他对这件事的感受伤害了他。


幸福是因为我们的感知,不幸也是因为我们的感知,所以那些我们苦苦追寻的小确幸们,其实都在我们自己手上。


一个生活中有着无数小确幸的人,他们幸福的原因,源自他们本身就是快乐的人。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世界才为我们呈现出不同的样子,我们的喜乐伤悲全源自我们的内心,外在环境只是起到了间接调节的作用。其实世界并没有什么两样,我们快不快乐,它都不会有变化。


就像夜幕降临时,有人看到了黑暗,有人看到了月光。


小确幸,不过就是当别人说着夜色好黑,你却抬起头感叹:月亮好美。


主播

董千齐


者:二次元猫小姐

来源:写手圈

(ID :xieshouquan010)


阅读是件最美的小事

可以汇成耀眼的星河


新华社 #领读者计划#

邀你一起

加入阅读大厦

做全民阅读的领读者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监审:袁建

监制:葛素表、刘洪、吴炜玲

摄影:中国之美社群

(老马、徐旭、葛平、 杨志伟

编辑: 王朝、 董千齐

实习生:宋宁馨、郑薛飞腾、余方舟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音视频部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新华社夜读 ”网易云电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