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主任面前的患者转危为安,背后的父亲却与世长辞,鲜明的对比,谁又懂那无尽的悲伤。
来源:医脉通;作者:王喆
图片由安徽省泾县医院医生拍摄
“医生父亲去世仍坚持手术,结束后泪流满面”,我一早就被手机里弹出来的这则新闻感动到了。主人公为从医33年的泾县医院主任医师章新智,一台用时两个小时的手术结束后,章主任泪流满面,当同事们一头雾水时,才得知章主任的父亲在同一个时刻去世了。
当天早上章主任便知道父亲已经病危,得到老父亲同意之后还是如往常一样,忙碌于自己患者的手术。他对媒体朋友说,“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一般医生都会这么做!只是有点遗憾,没能送父亲最后一程。”在上面的照片和章主任的话语中,我们听到了一份作为医生的责任,也看到了一份作为儿女的无可奈何。
站在同行的角度有这样的评论,“你是我们医生的骄傲和榜样,你做到了我们很多医生所做不到的,这种敬业值得我们学习。”
站在家属的角度也有这样的评论,“我要是你的家属,得多伤心啊,父亲的最后一眼都看不到,那就永远也见不到了。”
站在患者的角度还有这样的评论,“这种状态下给患者做手术,太不安全了,容易出危险。你太不负责任了。”
章主任面前的患者转危为安,背后的父亲却与世长辞,鲜明的对比,谁又懂那无尽的悲伤。
13年刚毕业,准备医院入职考试时,母亲给我打来了电话:“闺女,你奶奶身体不太好,不过别担心,你好好准备考试。”
时隔几日,母亲又给我来了电话,“闺女,你奶奶在医院输液输不进去,回家了。”
“恩,告诉我奶奶要坚持,吃不下东西就往嘴里喂点牛奶,一定要坚持,坚持到我考完试。”面对养我照顾我的亲人,我别无选择。
当考试结束后,走出考场立马给家人通了电话,却得到了这样的答案,“你奶奶在一周前就去世了,害怕影响你成绩就没有告诉你。”到现在,这句话还一直在脑中回旋,想起来还忍不住会哽咽。那一次的缺席,成为了终身无法弥补的遗憾。
从头到尾,都没有接到父亲的电话,在他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我却身处异乡。家人陪我们细数无数的花开花落,但家人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却远在天边,身不由己。在同行中,肯定有很多与我相似的经历,有很多的力不从心。
与父母的相处模式。
曾经我在医院工作时,算过一笔账,国家法定假日,我们会轮休多一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每次回家2天时间,一共12天。春节,我们一般都在节前或节后回家5天。一年加起来17天,因为工作的需要,留在医院加班取消轮休。这样算下来每年和爸妈在一起的时间半个月都不到。
我刚毕业没几年,还算年轻,今年爸妈50岁,理想的状态,假如他们还有40年的时间,15x40=600天,2年的时间都不到。那些比我年长的同行,便不言而喻。
别人家的新年,窗外鞭炮响声此起彼伏,子孙围坐父母身旁,谈笑风生,打打闹闹;我们家的新年,自己穿梭于值班室和病房之间,而家中桌子上零零落落地摆放着两盘小菜,无人与父斟酒,无人与母锤腰,只剩下两个老人孤单的背影。这便是每年的除夕之夜,一个医务工作者与父母的常态。
与子女的相处模式。
孩子的第一声啼哭,错过了;孩子第一次叫“爸爸”、“妈妈”,错过了;孩子第一次摔倒,错过了;孩子第一次上学校,错过了;孩子第一次叫家长,也错过了。
“老公,咱们的宝宝病了。”“那你就带他去医院吧。”最可悲的是,给千千万万个患者看过病,唯独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看过;毕生所学的医学知识应用到了众多患者身上,唯独这里面缺少自己最爱的那个人。
自从学了医,便走向了不归路,余生一直在缺席和错过中度过,亏欠太多,陪伴太少。
与朋友的相处模式。
餐桌上常出现的对话如下:
“毕业后,我在XX公司上班了。你呢?”“我读研呢。”
“我都上班三年了,你该毕业了吧?”“我读博了。”
“我结婚了,你什么时候?”“我还没毕业。”
“我孩子都满月了,你到哪步了?”“我转科室呢。”
“我孩子该上幼儿园了,你们家孩子呢?”“我没结婚呢,还在转科室。”
收到朋友的邀请时,总是这样回答:
”我周X结婚,记得来啊。”“提前恭喜,那天值班就不去了。”
“周末朋友聚餐,记得来。”“值班,没有时间。”
选择了从医,就要接受不一样的生活;选择了从医,就要学会适当的放弃;选择了从医,就注定要以医院为家,以患者为伴。
回归章主任这件事,当亲人生死垂危时,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这可能不是最明智的举动,还可能会引来「不孝」的罪名,但这种敬业的精神是值得每一个医生所拜倒辕门的。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你可能会错过很多重要的时刻,温馨的瞬间;可能做不成一个合格的爱人,合格的子女,合格的父母;可能在这个医患关系躁动的时代,会感到彷徨和迷惘。但勿忘初心。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为自己点赞,为所有医务工作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