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昨晚到今天,嘉人女性影响力之夜的相关话题纷纷上热搜。
从刘诗诗杨幂的姐妹合体,到大喊53岁的周涛老公;
从李冰冰搂倪妮抱孙俪,到被吹爆的明星们黑白大片。
网友们舔屏直呼“好A”啊!
甚至将这场女性之夜称为“姬圈大会”。
女明星们一水儿的黑白配。
从服装到妆容,集体走狂拽酷炫风。
打着“女性影响力”的旗帜,标榜女性独立这个这些年被炒疯了的关键词。
非但丝毫没有打动我,反而让人有些心理上的不适。
这组女性之夜的主题造型,画风让人第一时间想到六年前万国手表的一组广告。
周迅,凯特·布兰切特、艾米丽·布朗特以及伊万·麦格雷戈等好莱坞众大佬共同演绎的。
帅气西装,黑白色调,三位女性同框的画面不是一般的大气好看。时隔多年,她们的动图,还让人记忆犹新。
对比一下“嘉人女性影响力之夜”刻意营造与营销的“帅气”,反倒是六年前的周公子与大魔王实力演绎什么叫超A女性。
不是披上西装就帅了,凹出硬照就炸了。是骨子里的不羁与豁达,是不需要费心抢C位的自在与从容。我的朋友叶子如是说。
这一场形似“东施效颦”表演,非但没有展现出女明星的“女性独立”,平面照反倒让人看出一丝油腻。
用去女性化的形象标榜独立,不是另一种对男性的膜拜?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场女性影响力之夜上,身高1.82米的主持人李斯羽被中途换掉,据说原因是走红毯的某大牌女星嫌主持人太高,拒绝拍照。
然后活动方换掉主持人,让金像奖影后曾美慧孜临时“救场”做主持人。
结果就是,被换掉的李斯羽很尴尬,被迫上场的曾美慧孜因不会主持被人吐槽,也很尴尬。
一个女性影响力的舞台,上演了“女人为难女人”的戏码。又何谈“女性独立”呢?
2
这两年,“独立女性”成为吸金关键词。
没什么作品的女明星,靠“独立女性”人设可以引流;发展遭遇瓶颈的艺人,可以靠“独立女性”翻红。
连女明星离婚,也吃上“独立女性”的福利,不仅不会成为负面的减分项,还会成为加分项,被粉丝支持鼓励,广告代言都跟着滚滚而来。
各种围绕“女性独立”的综艺节目,也集体赶来分蛋糕。可结果呢,看过就知道,像极了“挂羊头卖狗肉”,名曰女性独立,实则毫无长进。
《乘风破浪的姐姐》让很多姐姐们翻红了。
可是能走到最后的姐姐们靠什么乘风破浪的?
两期浪姐,除了宁静和那英站定大姐大的领队角色,其他还是要靠白幼瘦美的“传统女团”标准出圈。
第二季浪姐,张柏芝上了N次热搜,大多数还是围绕着“40岁的张柏芝有多美”。
什么时候,女性独立就等于保养得当?等于形象可以和20+的女生媲美?
前阵子热播剧《生活家》,有实力派演员刘敏涛和新生代演员文淇,讲生活困顿的破产母女二人如何苦中作乐,拥抱美好生活。
看主题,我们想看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究竟如何靠自己在大城市翻身立足。
结果是,破产的母女俩还能在剧里住月租金6000的大房子,母亲工作上有人帮,中年恋情走起来;女儿公司里有人挺,顶头上司暗恋她还求婚。
什么时候,女性独立的背后必须至少站着一位男性帮忙?女性不配拥有靠专业和实力,踏踏实实翻盘的人生吗?
还有把“女性独立”过度解读,恨不得独立女性心态上就应该是灭绝师太的。
早前papi酱独立女性的形象深入人心。
结果生完孩子,大家发现孩子还是跟随父姓,就炸锅了,就觉得papi酱不是独立女性了。
What?!
后来papi酱接受采访时说了,不愿给自己贴上独立女性的标签,也不试图代言任何一种生活。
因在脱口秀大会上以“独立女性”成名的思文,说了很多关于婚姻生活的经典段子。比如夫妻就是睡在上下铺的兄弟。
离婚后,状态不佳,甚至退出脱口秀大会。结果被吐槽独立女性怎么能哭呢?
谁说独立女性就不能流眼泪呢?!
《奇葩说》还曾有个辩题,独立女性应不应该收彩礼?
陈铭说得好,
要做自由女性。想独立就独立,不想独立就不独立
,想收就收,不想收,就不收。
这种自由,不受制于别人对自己的定义。
3
如今,人们对“独立女性”的定义太扁平化了。
好像独立女性就是要有所谓超A的皮囊,不婚不育的决心,与男人势不两立的立场,不能在家全职带娃必须厮杀职场。
而我心目中更接近“独立女性”的女人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