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书大学堂
这里的课程价值千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旅拍誌  ·  大S早期写真!好美好鲜活! ·  昨天  
色影无忌  ·  富士2024回顾:推出4台新数码相机、2台新 ... ·  5 天前  
色影无忌  ·  无忌评图第181期|火车1903 :田园牧歌 ·  4 天前  
色影无忌  ·  传闻 | 尼康将要发布Z 35mm ... ·  5 天前  
摸摸艺术书  ·  人类首次近距离拍摄的彗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简书大学堂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简书大学堂  · 公众号  ·  · 2017-08-21 15:00

正文


文 | JANENEE

简书原创作者

上班专题推荐文章


互联网产品运营: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太杂,突发事件也很多,如何做好任务管理?有木有好的任务管理平台介绍,团队5-20人左右?

据我观察的互联网产品运营的工作性质,的确像题主阐述的一样具备三个特点:

太多!太复杂!突发!

我们来从根源上分析一下症结所在。

不同产品的产品运营的职责可能不尽相同,有些公司可能并没有明确划分产品运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社区运营、推广运营之间的关系,

这是产品运营往往工作量巨大的原因之一,只要跟产品有关的问题,一股脑塞给产品运营准没错。

因此,产品运营可能需要与多个人对接,测试、产品、技术、用户、领导、市场、销售,

工作也是多线展开的,与测试肯定是做测试的事,跟客户接触了解客户需求,跟产品反馈用户需求,并且往往是这边跟这位说着,那边还要心里惦记其他紧急的事。

在我们公司,产品运营被称之为“x神”,有时候她坐在那里整专心思考一件事呢,突然楼上楼下都开始叫起她来,“x神来一下”(招收,拍拍椅子)“x哥,有个问题,来来”,

她只能迅速从思考里冷却下来,从两个叫声里面选一个“不那么讨厌”的过去跟他撕逼一番,回来再跟这个撕逼一番,把两边都处理妥了,才能继续做自己的事。

作为产品运营看起来没办法拒绝这些突发事件,但是这种突发状况对思路和计划的打断和干扰无疑是不利的。

先说干货,也就是解决方法

想要处理这些问题,就要从“太多、太杂、突发”这三个底层问题上入手。

想要妥善处理你的任务,不仅要学会管理任务,还要学会管理任务的来源,也就是人。

涉及的管理学方法,有项目管理、放权、时间管理等。

1. 制作流程与标准化,像维护产品一样维护你的工作流程

什么是一个产品运营的最大价值所在?

用户数据调查与数据分析能力?拉新、留存、促活、转化?还是与测试对接测试bug,在用户社区与用户交流反馈数据与建议?

一个经验丰富的从产品运营,会发现自己的工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在产品内部对接,例如运营与测试,运营与产品,促成产品与技术的对接,技术与测试的对接;

2、产品与外部对接,这部分涉及输入和输出,包括内容输出、产品blog运营、用户问题与建议等。

而事实上,每天的工作内容可能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内容,虽然细节不尽相同。

你要做的是:

产品运营要学会制作工作流程与标准化,归类处理重复性问题。

如何做到这一点?

要学会跳出来,以上帝视角观察自己每天忙了些什么,有哪些是不需要你亲自参与也能够完成的,

时刻假设自己随时会紧急离开这家公司,想把自己做一颗随时能抽离出来的螺丝钉,现在需要你制作一个流程来对新人进行交接,最好能让他在一个周内就能完全接受你的任务。

这个时候,公司不是离了你不行,来一个新人也能八九不离十的把你代替。

你说这样我不就在公司没有价值了吗?你所制作的流程就是你的壁垒啊!(痛心疾首状晃肩)

有了制作这套流程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无论走到哪里,面对多么复杂的产品,手底下要跟多少人对接,你都能迅速上手,做一个游刃有余的出色的产品运营。

这里面涉及到计划与任务可视化,可以用丰田的看板管理法来实现。你可以转换思维,把目前繁杂的工作变成一种用来练手构建自己思维与建模能力的游戏,每一次遇到难点都能兴奋起来着手去解决。

一旦处于这种既放松又有兴奋点的游戏状态,对待辛苦繁杂工作的态度就变成了积极主动。这种态度是工作中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人自我驱动力量的来源。

2. 学会管理任务的来源,也就是人

我们做所有的管理,归根结底都是在管理我们的精力。

人的精力委实有限。适度放权,明白自己的边界,才能在每一项并联与串联的项目里游刃有余。

与人对接是最麻烦的事情,为了尽可能少的伤筋动骨,最好形成固定的流程模式,而这里的放权,不是上司对下属的放权,而是对你需要对接工作的人的放权,让大家知道你是如何工作的。

首先搞明白这些人想从你身上得到什么,每个与你对接的人都代表产品的一部分,他们需要你的地方,也就证明了你能为产品所提供的的价值。

充分沟通才能提高效率,无论沟通花费多长时间,只要是能把事情做好的沟通都是有必要的。

不仅要让别人知道你每天都在做什么,也要搞清楚其他人每天在做什么,也就是对产品的整个项目有一个全局观,

产品运营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的工作会有很大一部分与别的同事的日程同步,

熟练的产品运营会知道大概在产品的哪个阶段会需要自己的角色,而根据产品的节奏安排自己的日程,

把自己的日程展示给别人看,并且以此来管理与你对接的人。

同事这边,要求他们提前查看你的日程安排,并且根据自己的计划提前与你预

约时间,为了能够以此来调节你的日程安排,自己的日程安排有一个度的要求,要有一部分足够的弹性时间来处理必要的突发协作内容,并且学会拒绝不属于你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

客户那边,在所运营的社区里公示自己固定出现在社区的时间,在固定时间与重要客户充分沟通,培养交流习惯有利于双方的工作效率提升。

3. 不要忽略自己的升值时间

因为产品运营非常忙,在上班时几乎没有阅读提升自我的时间,下班后精力也都用尽了。

但是一个不输入也不输出的产品运营的成长速度是岌岌可危的,

产品运营除了要管理任务和人,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平衡生活与工作。

学会管理精力,首先还要学会管理身体。

有很多产品运营把加班当做常态,一整天耗在办公室里,且不说这种“耗着”的工作方式能真正集中精力的时间有几个小时,缺乏锻炼的身体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会让自己的精力值越降越低,变得非常容易疲劳。

平衡生活与工作的意思是,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了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工作中。

健身、清淡饮食、周末泡图书馆利用大块时间学习,这些都是为了保持精力,妥善使用精力,以期能够更好地工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来实现对工作和生活的掌控,就怕你拒绝思考。

推荐好的任务管理平台

我们上文所说的三部分内容:

任务与流程标准化,用看板的方法来实现可视化

与同事协作的固定流程,共享日程,灵活协作

个人时间管理

都可以在日事清(点击阅读原文直接注册使用)里面实现。设计任务管理的看板和时间管理的G.T.D是核心内容,

周边集合了项目管理与时间管理的重要理念,如甘特图、番茄钟、思维导图、重要紧急四象限等等。

创建公司以后,所有的成员之间的计划、日程安排都可以实现共享。比较适用于已经形成一套内部协作流程,需要一个工具进行线上实现的团队。

因为工具仅仅是工具,对任务管理与协作背后逻辑的思考,才能把你从多杂乱的日常工作中拯救出来。

最后的啰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