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火球区块链
区块链第一深度媒体。由来自各大知名财经门户的财经记者团队主笔。聚集更多行业独角兽,更贴近监管层,观察视角很专业,致力于把你从极客描绘的抽象概念和编译肥皂文的世界解救出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火球区块链

今日头条有多高?人民网说:有二层楼那么高啊

火球区块链  · 公众号  · 区块链  · 2017-09-23 21:2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信息茧房 ,很有意思的概念。人民网说“信息茧房”让我们只看到我们自己想看到的消息,但是我想看到什么、想听到什么真的需要别人为我给我意见吗?

或者说……控制?


人民网二评算法推荐: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


毫无疑问,信息的私人订制能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智能化的信息传播机制可以快速完成用户与信息的精确匹配,大大降低获取信息成本,为生活带来便利。但换个角度看,算法主导下的内容分发模式,也会带来“自我封闭”的危险。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复制以下链接,观看人民网二评算法推荐,或者去百度搜索一下。


http://zgbx.people.com.cn/n1/2017/0920/c347569-29547202.html


二评今日头条的算法,人民网的逻辑很清晰,也很让人警惕。当我们只看自己想看的内容、听我们想听的消息时,慢慢的就会沉浸在自己的“封闭圈子”里。长此以往,我们很有可能跟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世界脱节。


这样的未来很恐怖,第一次看到之后,小编同样不寒而栗。


可是转念一想,老祖宗说的那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是不是和这个概念冲突了呢?



每个人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成长,并且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或者说有相似点,但绝不会相同。


正是这些不同让我们有属于自己的圈子, 回想一下你身边的朋友,跟你交好的同事,或者说跟你口味相同的长辈,再回想一下消失在你人生轨迹中的同学、同事,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效应最突出的并不是在今日头条,而是在你的社交软件中,无论是你的微博还是微信,无论是QQ空间还是人人网。我们都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圈子,从我们申请了第一个QQ号,加了第一个好友开始,信息茧房就存在了。



然而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好像并没有跟这个社会脱节。


还是跟上一期的想法一样,今日头条何德何能,会对大众造成这样恶劣的影响?


今日头条不是新闻客户端,它只是一个自媒体平台。


按照人民网的要求,我们关注的 公众号是不是有问题?因为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公众号会让我们“自我封闭”。


相比于今日头条带给我们的“自我封闭”,微信其实会让我们更加的自我封闭吧? 你可以卸载今日头条,但是你绝对不会卸载微信。


特别是 百度等搜索引擎 ,也要注意这一点,怎么能让用户搜索“XX美女”、“XX恐怖片”呢?一定要改变用户的思维。


人只要活着,就会有“信息茧房”,这也是社会性质和人本身的社会性决定的。今日头条没有能力且没有权利让我们改变。


喜欢财经类的新闻,为什么非要我去关注社会新闻 ?我 喜欢看股票信息,为什么非要我去看虚拟货币?


我们要求一个人有深度,深度是如何产生的?就是在一个方向上不断的前行和探索,但是人民网深层次的意思想让我们拓展广度。


小编想说: 同样是媒体,同样是一个社会性的人,我没有权利要求你报道我想知道的东西,你也没有权利决定我想接受的信息。


有些高度,我并不认为有谁能真正够得到。


我关注人民网,其实也陷入了“信息茧房”。这种矛盾怎么解决?


“二评算法”又是 今日头条和人性的矛盾 ?这样的评论性文章,小编我表示 没吃饱。


火球区块链

ID:FBblockchain

资讯|深度|专题|人物|漫画



一处一针见血的区块链谷底

在这个迷茫的时代

做最精简的解释

看最纷繁的未来


(长按二维码关注)

你的关注

让区块链

从此有了你的声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