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发现这波大行情前后写的文章,与市场的走势演绎很配合,很适合当一个系列笔记。所以,就上来继续补充。
把这个系列就取名叫:
绝地反击型牛市交易笔记
第一篇:
市场的底层逻辑
(9月22日,处于市场有苗头,但未启动)
第二篇:
牛市需要安静,坚定 还有这些策略
(9月28日,处于市场已经启动,但阶段处于初期)
(这篇文章里,留言互动里面有很多很好的内容,良性互动真是让人很愉快。)
第三篇:
牛市明牌高潮后的买票思路
(写于10月7日,市场处于短线高潮明牌期)
第四篇:
牛市回调期的思路
(写于10月12日,市场处于主升后的回落怀疑其)
今天来写第五篇,回落考验期的锚定与应对。
我相信,前阵子连续回调之后,很多人心态都崩了,或者预期都变了。觉得又是走A等等。但是,周五一个暴力反弹,又人心浮动,觉得牛又来了。
典型的:涨了看涨,跌了看跌。心态摇摆,被市场牵着走,被涨跌绑架。
上一篇关于牛市回调期的思路,其实就是讲了一个事情:趋势仍在,且处于回调的时候,要注意:A。短线的交易价值在于波动惯性,而非大势的升势;B。时点选择上,原则上要以跌不动买为主,而非涨了追。
那么,今天来讨论,在回调期,如何设定大致的锚定。说白了就是,什么是可能的低点节点。
最初期,指数形成强度主升浪后,进入回调,可以简单的以5日,10日,20日,这种基本的各种级别趋势线的潜在支撑作为锚定节点。
当,市场的回调,有点超过预期的时候,就是走的过于弱,那么就要找:最近的,能引起市场心理防线的锚。
而本轮,行情走到今天,最近的,且是短线强度念想最后的心理防线就是:上证指数9月30日前面的这个跳空缺口。
简单一句话:这个缺口不能破,这是本轮行情,短期趋势仍在的最后心理防线。破了,短期就没有升势念想了。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可以找一个类似的案例。
大盘完成一波主升浪,留下连续几个跳空缺口的,比较类似的案例是2020年7月。
当时大盘也是盘整许久之后,开始走出连阳主升浪。
你可以注意到,当时指数走完第一波主升浪之后,回调也是很剧烈的。
从高点3450短短几天就跌会3200。回调幅度将近10%。不可谓不惨烈。
(当然,这波行情的主升强度,与回调强度都远远超过当时,只是结构是类似的。)
但,很巧妙的是,在指数剧烈回调的过程中,随后一个月,几次在
极弱的时候
,挑战最近的主升缺口,但是,都以盘中摸一下,快速拉回而告终。
其实这种考验的价值在于:
它是在极其悲观的短线状态下,依然保持了最后的分寸与坚守。(主升缺口不破)
等到情绪修复之后,大家再回头来看,最差的时候,都没破,那么说明这里市场还是很强的。进而做多的信心又容易聚集在一起。
而2020年7月这波缺口守卫战成功之后,虽然后面指数没有大行情,但是,这个缺口作为箱体低点,维持了整整2年。
随后的2年,指数在3200上方强势震荡。
直到2022年,市场再度进入主跌区间,以短期主跌浪的形式,才破掉了这个缺口。而这次破位也很惨烈。
4个月时间,指数从3700跌破2900。
而本来行情,目前结构上有点类似于2020年这波,(当然强度更强)、
最为巧合的是:
上周五,市场也是在极弱,连续调整的背景下,摸了一下缺口上沿,随后暴力反弹。
缺口上沿是:3153.7。
而周五最低点3152.8。
很多人在周五盘前,觉得顺势补缺没啥。
但其实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能补第一个缺口,就能补第二个缺口。
这玩意就跟家暴一样。
家暴不是,一个暴力狂毫无缘故的暴打TA的另一半。第一次家暴的发生在细节上往往看似合情合理,如果带入情境,甚至可以被理解。
比如:暴力狂在工作上受到各种委屈困难,各种情况遭遇困境,有苦难言,然后另一半在一个小冲突中,火上浇油,进而引发了暴力狂的爆发。
看上去能被理解,但实际上,这是一种极端的底线测试。
一旦这种底线被突破,就意味着,从此再无底线。
以后,触发暴力发生的阈值就是越来越低。
而从指数主升浪短期的预期来讲,既然已经形成了连续跳空阳线,如果还想维持短期升势趋势预期,那么主升浪最后一个大阳线之前的缺口,就是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