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早盘冲高,随后弱势震荡。成交7333亿,较前一日明显萎缩。
到收盘,沪指涨0.22%、报收339点,深成指跌0.41%,创业板指跌0.23%。
北上资金,全天净流入60亿。个股涨少跌多,市场情绪低迷。
板块方面,军工、电力、保险领涨,石油、汽车、煤炭领跌。
电力板块涨幅居前,部分原因是财政部印发可再生能源补贴项目通知,06年以后所有合规光伏、风电项目可全部纳入补贴目录,主要影响的是前期由于并网时间限制无法进入补贴目录的存量项目,进一步解决补贴拖欠的历史问题。
相比更偏向价值属性的发电行业,我更看好成长性属性突出的新能源产业链。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全球主要国家都已经设立了碳中和目标,欧盟、日本、韩国是2050年,中国是2060年,大力发展光伏是各国降低碳排放的主要策略,近期光伏板块高位震荡,前期涨幅过大是原因之一,另外就是对行业未来的技术路径发展存在分歧。
之前说过,由于技术仍然在快速迭代,现阶段光伏行业的确定性不如锂电。目前硅片尺寸大型化是光伏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硅片尺寸的增加,可以提升电池和组件生产线的产出量,是降低每度电成本的有效途径,但是各家公司在主推的尺寸上存在差异,传统一线组件龙头由于需要顾及现有产线的兼容性,在尺寸升级上略为保守,二线公司则是选择更大尺寸的规格。
每轮技术大变革都会引发行业洗牌,对现有格局产生冲击,但也大概率会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光伏行业中可以关注大尺寸产品布局领先的公司。而等到新技术性价比凸显之时,行业又将步入新一轮高增长,宛如今年的锂电和光伏。
但投资科技新能源时,也要注意一个风险。就是投资者过高估计新兴力量,同时大幅低估传统势力。以新能源造车为例:
1、硬件方面:熟悉制造业的人都知道,硬件难以形成真正的门槛,造车新旧势力硬件层面大概率会趋同,这一点大家看看近期广州车展,大众等传统燃油车厂家的新车型就能发现;而相比造车新势力快速爬坡得来的产能,传统车企在品质和成本控制方面,更是有着先天优势;
2、软件方面:特斯拉和国产造车新势力最引以为豪的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软件系统,这方面最强的也应该是谷歌等,因为拉长来看,随着制造成本的降低,激光路线相比超声波路线拥有更好的安全性;至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真实所能实现的L3级别,传统车企也有望在明年获得突破。
换言之,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确实在电动车领域拥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传统车企正在快速缩小这种差距。而暴涨后的美股电动车企业,还没上车的投资者,建议警惕泡沫破裂的风险。
… …
1、
发改委调查新能源车投资,美股造车新势力回调,港股恒大汽车大跌,A股整车板块跌幅居前。正如上面所述,电动车时代已经到来,但新旧车企之间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暴涨后要警惕造车新势力的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