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唯一官方公众号,这里有最好看的新闻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街派 生活报  ·  刚刚!合肥发生地震! ·  3 天前  
央视新闻  ·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  4 天前  
新华社  ·  中国,金牌榜首位! ·  5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痛心!失联姐弟遗体已被发现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Vista看天下

遇到月子里热死产妇的婆婆,如何科学又不失礼貌地反击她?

Vista看天下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8-03 20:46

正文

不知道有没有人发现,这年头大家都开始喜欢智慧型人士了,咱们日常生活中最贴近这个标签的,应该算是活跃在互联网上的各领域达人,网友们一有啥不懂的就跑去请(看)教(热)下(闹),久而久之都形成一定影响力了。


像是《权力的游戏》一更新就去刷@谷大白话 的微博,看到夹竹桃天蛾幼虫就拍下来艾特@博物杂志,一出现令人咂舌的养生文就求@果壳网 辟谣……



而最近特别吸引大伙儿注意的,是科学松鼠会的一位成员@游识猷 发布的系列文章,以自己的养娃日常进行科普,让人在爆笑中get到不少妇幼知识,可以说是肥肠有意思了(虽然18岁的小编看得津津有味但并无卵用)。


比如最新这篇《哄婴儿睡觉》,网友给起名《如何科学地打老公》,就是讲孩子犯困又睡不着时“啊啊”叫,她差遣老公去哄,可她家小可爱却成功地把她爸哄睡了,还在“啊啊”地叫……



哦,原来直男哄不好婴儿睡觉是这么回事儿。


哈欠传染嘛,明白,有时候看到早餐店老板打哈欠,小编都会睡眼朦胧地跟着打一个,然后忘了刚刚是想吃豆腐脑还是一屉蒸饺。


可就算被婴儿的哈欠哄睡了,旁边还有她“啊啊”的叫声啊,正常人怎么睡得着嘞?孩子妈继续科普:因为比起男性,女性对婴儿的哭声更为敏感



……为什么看到最后被塞了一嘴狗粮啊喂!


既然婴儿的哭闹没进惊醒男性的声音排行榜前十,也就是说实践证明,形容一个人“睡得好”完全可以表述为“婴儿父亲般的睡眠”



至于一言不合就揍老公,整篇看下来很顺理成章啊,有哪里不对吗?


孩子妈也解释了,许多女性产后易怒,而打人这样高消耗的运动可以非常有效地缓解怒气!所以老公挨揍,不仅是背好了自己的锅,也是为老婆的身心健康着想。



相信深受论文之苦的朋友们应该有所察觉,@游识猷 这篇日常科普里标注了很多引用,文后也加上了标准格式的引用来源。


嗯,揍一顿老公都要查10篇国际文献,不得不说,真是太科(朋)学(克)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其实严格意义上,@游识猷 在松鼠会主攻的研究方向并不是妇幼保健,但凡事儿求个真的学习热情在她生了孩子之后也没落下,反倒凭借幽默感爆棚的科普文章圈了一大波粉,算是人格魅力吧。


除了上面提到的哄婴儿睡觉,这群科学青年用亲身经历换来一条真理:


生孩子坐月子,简直是女性科普界的两大创作高峰……



怎么说呢,还是拿她们的科普文章举栗子吧。


大家都知道女人生孩子会很痛,是从鬼门关走一趟,那些动不动就把孩子生在厕所影院小树林且生完装作没事人悄悄走掉的女生才是真汉子。所以现在很多医院都支持“无痛分娩”的技术。


但实际上,并不是每个产妇都可以如愿以偿地享受到科学的进步



@游识猷 在微博上记录了自己的生产过程,她了解到这项技术足够成熟,从刚怀孕到进产室一直表示要无痛分娩,老公还立了flag说一定满足,不让她受疼。


但负责她的医生一开始并不以为意,在她的强烈要求下,才使用电击镇痛,还说不上麻药是因为对小孩不好。



……谁又能想到,杨永信的业务竟然发展到了妇产科!说什么麻药对小孩不好,电击刺激就好了吗?


于是我们的科学女青年不但继续痛得要命,还加上了被电击的酥麻感,和“我就为了这么个玩意付了1200元?”的心痛。


九死一生地诞下孩子后,愤懑的新妈妈发布了这条微博艾特当事医院,用科学理论告知了院方三件事:麻药镇痛有效、电刺激不一定OK、产妇应该有镇痛方式选择权。并照例标注了引用文献。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们的姑娘不能更轻松地生孩子?


评论里有医务工作者解释说,因为国内麻醉师太少,而无痛分娩的整个产程都需要麻醉师盯着,这对医生的专业度要求高,对医院来说性价比又低,或者说分配不过来,所以一些医院更希望产妇自己自强不息。


除了医院方面裹足不前,更多产妇面临的困境是老公的家人不准,对于他们而言,这本质上还是个保大保小的问题。


@生无可恋小猫鼬:我们医院一直是建议用麻醉的啊,然而我见过可能是当婆婆的大妈在妇产科跳脚说不要用无痛,理由是“你能保证麻醉对胎儿没有副作用嘛”,医生护士轮番解释这样产妇更省力都没用……最后被儿子拖走了表示“不用管她你们快叫麻醉师”……



甚至还有人大放厥词,说明知可以无痛偏偏选择痛苦生产才是母亲的伟大之处——拜托???科学进步是用来造福人类的,母爱伟大也不需要通过自虐自残来证明啊。


港真每次听到这样的言论都火冒三藏.jpg ,以后再有人说产妇是自私怕疼才要求上无痛的,大家可以直接用数据甩TA一脸:分娩镇痛对胎儿也好! 



做新一代智慧青年,就四这么讲科学!


像我们劫后重生的@游识猷 ,到了真生完孩子要跟大伙儿报喜讯的时候,还是那么有哏!直接给大家科普了一种新生儿惊吓反射,用一段实验记录宣告自己生了。



读者朋友们相当捧场,第一反应要么是:完了,各种实验要开始了;要么是:好棒,可以每天看实验记录了。


而她科普界的小伙伴们也是很有意思,顺着她的话头说了下去,把新生儿比作一个程序,呃,非专业人士可能看不太懂——



花擦!这可是地球上的顶配AI啊,延续了夫妻俩的爱情和基因,还能自学自然语言,膜拜就可以了,还改什么代码啊~


可话又说回来,并不是所有产妇都能像@游识猷 这样健康自在地进行产后休养,绝大多数都必须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坐月子,不能洗澡一脸油垢也就算了,极端天气时还得承担被热掉一条命的危险——



说“坐月子是老旧思想”,大部分人都会同意,但说它“应当被废除”,就肯定会有生过孩子的人跑票——因为“月子病”的说法实在是太好用了!等以后老了没痛没病,就可以说是月子坐得好;要是有一丢丢不舒服,就说是当初月子没坐好。


这其实是「中国式坐月子」的普遍现象:人们意识到出问题了,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就从经验的角度想对策。


这在一定时期内或许是适用的,这些对策也慢慢的成了准则,然而当科学进步时代发展,后人们却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但还是要遵循这些准则。


△最后这位是友军!


呃,那什么,所谓落下了病根的腰酸腰疼不一定是肾虚,还有可能是腰肌劳损或者腰椎间盘突出……孩子抱多了,他爹也会得这种「月子病」的。


那么产妇「坐月子」到底合不合理?科普工作者们表示,把这事儿放到很多年前就能理解了。那些月子里的小禁忌都是有门道的。


不能喝凉水,因为农业时代没有净水的设备和意识,直接饮用自然水容易被各种微生物感染,必须煮沸;不能洗澡,一是因为当时没有淋浴只能用澡盆子,洗澡的时候脏水很容易引发感染;二是燃料宝贵,洗澡的时候没法保持一定温度,贸然洗澡容易受凉。

除了当时的客观因素,「月子」确实是历代中国女性难得的休息时间,像是不能碰冷水——不用洗衣服做饭了;不能下床——不用干农活了;不能见风——不用出去操持家事;吃鸡蛋喝红糖——平时哪有这些东西吃。


可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啊,传说中的各种准则有很多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一句话总结,传统的「坐月子」过时了!



是吧,或许「坐月子」在当时的卫生条件下是科学的,但对于一个已经住楼房甚至可以去月子中心的产妇来说,还那么要求你们不觉得扯淡么?


一个新生儿总是能给家里带来许多欢乐,可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多更好的营养,遭罪的却又总是孩子妈。@游识猷 就曾记录过一次医院奇遇,用老医生通俗易懂的语言跟大家科普产后应该如何科学地补身体——



补身体补到乳腺堵塞,我怀疑这就是很多产妇身材恢复不好的一大原因(误)。


这条微博下的热门评论也挺有意思,感觉都能脑补出当时的场景,“老公这汤太腻了,我真不想喝了,不信你喝,看你能补成啥样”——



可最气的是,就算把老公补到瘦不下来,医生告知了饮食应当清淡,照样有很多产妇的家人不买单,“不让我孙子/外孙喝点好奶?你懂个屁”——



相信不管有没有生过孩子,大家都能明白这种心情:跟深受「准则」蛊惑的老一辈人交流,真心心累。


有时候她们还会有盟军,在各种场合见缝插针地给你补上理论知识,也就是说那些古老的月子论,很可能并不会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大而消失。



……有道理,都高温炒过了可不是热的吗?


等等,月嫂这个理论可能是为你着想啊!什么都能吃你妈受不了,什么都不吃你受不了,用姜一炒俩人都将就将就过去了,多好。


@双舟子日:我也来一个神转折,宝宝几个月抱下楼去总被说穿得少不穿袜子,终于某次某位阿姨说:哎呀穿得真少啊不过没有关系就应该这样。我以为遇到了队友正要接话,阿姨接下来说:因为小孩子阳气重



说了这么多生育方面的东西,不妨再补充一点孕期指南。上面那位科学青年的同事@桔子帮小帮主 就曾在怀孕期间出了 《怀孕需要改变什么》系列科普文。


怀孕需要改变什么?答案是并不需要做太大的改变。可能也正是因为怀孕生产的过程又科学又愉悦,这一位已经生了二胎了。


她的《怀孕》系列对吃货应该是最友好的了,因为她会告诉你冰淇淋!一般孕妇碰都不敢碰的东西,其实偶尔是可以吃的——



这么热的天,看着一些本来就负重不轻的孕妇还穿着个防辐射服,心疼之外还是得说一句:那玩意儿穿了也没啥用——



既然家里的猫猫狗狗不用送人,每天还是可以美美地化个妆,吃的方面也无需太过忧虑,那怀孕期间啥是关键?科学青年表示:产检



当然,前面说了,这里提到的科学青年们都不是主攻妇幼领域的,她们在怀孕生子之前就通过各种正(喜)经(闻)严(乐)肃(见)的科普行走江湖,也算是有一些名声了。


比如@游识猷 曾用一个有名的实验证明:某些公务员的工作不需要动脑子——



需要注意的是个例代表不了整体,但这个案例真的是太有意思的,不信你看他照出来的片子。左上左下是该病人的大脑,黑色为积水,灰色为脑组织,基本只剩边上一圈了;而右上右下是普通人的大脑↓



研究也证明,对于焦虑不已的小孩子,药物和心理安慰起到的作用其实很小,都是虚的,远不如给他玩游戏带来的分心效果。



这个结论……竟让人无言以对。


为了强调“游戏”对孩子的分心效果,还有医生悍跳,直言你玩游戏的队友可不止普通小学生那么简单,唉,说多了都是痛啊——



你以为西方人从一开始就很理智,很讲科学吗?@游识猷 告诉你:不是!有的人也会很迷信,会相信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比如面相学。



呃,咱们课本上的达尔文好像确实长得很软萌嘛↓



其实说起来,上面这些有很多都是国外已有的结论,我们的科学青年只是将它们搬运过来,但就是因为这个搬运的过程足够有意思,能吸引到人,我们才如此的推崇。


因为在大多数普通人眼中,科学总是很枯燥的,能学进去这些知识的都是书呆子……然而,现在很多人因为这群行文幽默的科普工作者对科学路转粉!


像是搞科研的玩“隔壁老王”的梗,也是相当的反差萌啊——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这群科学青年做科普,虽然喜欢抖抖机灵,但也都尽量按照论文的模式标明了引用来源和参考文献,可以说是肥肠科学了。


尽管活在谣言四起的当下很是恐慌,但幸好人们习惯了看见反常就求辟谣,被说服不了就质疑专家;也幸好还有这么一群热爱科学的智慧人士,了解知识并愿意向大家普及。


感谢这群人,他们教会我们的不止那些科学知识,还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别盲目轻信任何东西,包括他们自己。毕竟科学和迷信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所作的结论是开放性的,准许别人质疑的。



所以说不粉他们粉谁呢?那些天天凹智障人设的明星吗?


如果你恰好是他们的同行者,恭喜了,生而为人,好不容易活这么一遭,除了吃吃喝喝,还是想要多看到一些世界的真相。


点击关键词 查看往期精彩文章


综艺魔咒 | 爱狗乱象 | 最暖城市 | 我是咸鱼

家暴难题 | 男星危机 合影血案 | 中日主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