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视频的一个流行类型是“挑战赛”,这是一种集体行动的视频短片。#eatonthebeat面临的一个挑战是鼓励用户制作自己的视频,将食物配合在歌曲的节拍上。
另一个挑战#chooseyourcharacter鼓励用户模仿视频游戏的角色选择屏幕。
然后还有特定歌曲上的流行笑话 - 比如“Good Girls Bad Guys”,一首由Falling in Reverse乐队创作的歌曲,其中用户首先穿上木讷没有吸引力的衣服,然后用太阳镜、皮夹克或其他坏男孩装束突然变装。
尽管TikTok的主流是青少年,但一些成年人开始缓慢加入,深夜电视节目主持人Jimmy Fallon最近加入了TikTok并开始发布他自己的挑战。喜剧演员艾米舒默最近制作了一个TikTok视频,像杰克保罗这样着名的YouTubers也已经开始试水了。
TikTok是Facebook杀手吗?可能不是,对于视频类型,它仍然是一个相当有局限性的应用。
但是,通过有目的地限制其功能——通过不急于大肆赚钱并通过将喷子和其他负能量事物排除在外
,TikTok已经做了一些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 ——它的确建立了一个真正有趣的社交网络。
我们或许可以从TikTok中学到什么。
以上为报道全文,和之前中国互联网出海以工具类——如UC、猎豹等;或游戏类——如37Games等不同,
Tik Tok是在主流市场和主流玩家直接对战,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因此Tik Tok在海外的出海经验就非常关键和值得学习借鉴。
能够在美国、日本、韩国取得不俗成绩,Tiktok显然是全方位投入的结果,我主要总结两个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 真正的海外本地化运营
先是文中多次提到过的,Tik Tok 是一个区别于其他社交软件的新鲜玩意,《The Verge》写手朱莉娅·亚历山大也称其为 “一个罕见的社交应用程序,并没有充斥着仇恨言论。”
得益于在国内积累的审核经验,Tik Tok 成立之初便根据美国社会情况制定了严格的审核系统,不能简单的说在Tik Tok 网络喷子和种族仇视者就消失了,他们很可能已经被Tik Tok 的过滤网拦在了外面。
而这种审核过滤网的建成,也不仅仅是把国内的“骂人全集”翻译过去就行得通,扎根本地化运营,了解本地“喷人宝典”才是最好的办法。
其次,“挑战赛”是抖音与 Tik Tok 都具备的功能,但挑战赛的目的又不尽相同。
制定出合适的挑战赛主题能更好的让用户为平台提供素材,抓取流量。比如:抖音与一国产手机品牌发起一场挑战赛,仅仅3天,即收集超过14.1万条原创视频,视频总播放量显示为7.8亿,可见一个好的主题,暗藏多么大的能量。
因此,我们回过头来看抖音与 Tik Tok 挑战赛主题的不同:同样是吃,抖音对于食物的辣度与新奇程度更为关注,于是“各地爆款美食”的主题火了;而在 Tik Tok 上,焦点放到了吃食物的方式上,才出现了“#eatonthebeat”的主题。
当然,你可以理解为美国人对音乐的律动更感兴趣,也可以说是美国遍地是炸鸡,没有特色美食。但不管缘由是怎样,观察到这个结果,不扎根本地化运营是不可能的,本地化调查数据,再用当地文化思维对数据处理分析出结果,是一款“异国”app悄无声息融入本地的基础。
在日本,Tik Tok 请的是日本超人气歌手彭薇薇、女子偶像团体E-Girls、
Youtube 红人 Ficher’s
;在美国,Tik Tok 请的手脱口秀主持人
吉米·法伦(Jimmy Fallon)和滑板运动员/演员托尼·霍克(Tony Hawk);在印尼,在上线的第一天就请了100多为网红和明星进行了一个线下派对.......这些例子都是Tik Tok深耕本地化运营的直观表现。
第二、 主流、专业的全方位推广
头条是国内为数不多专门组建增长团队的公司,其用户增长团队为头条旗下多个产品线爆发式的增长做出了非常出色的贡献,头条把这套策略同样应用到了Tik Tok的国外推广,上边提到的本地化KOL运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其使用的专业、主流的广告推广方式——
除了线下广告,和中国市场一样,国外的用户线上时长也被几家主流的巨头所垄断,因此,作为一个新APP想要迅速进入一个时长,在最主流的平台上做广告几乎是最核心的选项之一,头条做广告有两个特征——第一,极其精细化计算广告的ROI,第二,特别关注广告后的留存率,当这两点做的非常好的时候,广告的效用就能大幅提升,比如Tik Tok在日本YouTube的投放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