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
金鸡百花电影节
(第35届),因为一幅兼有古朴和现代之美的LOGO,火热出圈,
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赞赏和关注——
“很高级,自带中国元素!”
“充满了历史文化气息和高级感!”
这自然与中原之地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分不开,它的设计灵感,
正是源于
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器杜岭方鼎。
杜岭方鼎,是
商代中期的青铜器,
兽面纹路造型独特、极具文化内涵,在兽面纹的基础上,LOGO将中间的纹饰化作为奖杯图案,并巧妙地将“郑州”二字嵌于其中。
3000年前,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耕种、收获,繁衍生息,
“造廓以守民,筑城以卫君”,城市由此建立;
3000年后,我们依然在这座城市里生活,出土的青铜器、历史遗址,不仅仅是文物古迹,也是我们城市的标志,如果没有文化浸润,城市就是精神荒漠。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历史从来不是死气沉沉的,它是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商贸往来,也是我们现在的生活,
了解历史文化,
对我们的孩子也有重要意义。
米莱童书的这套
《穿越时空看文明:藏在身边的历史博物馆》,
正是以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事物、现象为切入点,进而慢慢通过自我归纳和延展,展开「一条线」,来讲述文明发展的历程。
它没有采用常见的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的史书体裁,而是和『河西走廊』一样的主题式历史绘本,以
“通信、城市、商贸、艺术”
四大主题,来讲述历史。
在书里,繁杂的知识只是历史中的一个点,
从“点”入手,延伸出更广的“面”,
用故事、情景、图解、注释,又重新梳理了一遍,给孩子们呈现出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
比如,生活中我们用手机联系朋友,用快递寄送东西,十分方便。可是,在没有手机和“某通”的古代,
古人是如何传递信息和货物的呢?
《通信的故事》,
就以“通信联系”为主题线索,讲述了
从古至今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
以及这些通信方式对当时人们生活、政治、经济、战事等方方面面的影响。
⬇思维导图点击可以放大——
到
周朝初步完善的通信系统“周道”,
不仅宽阔平坦可以走九辆马车,沿途还有供给站,设施可以说是十分到位啦;
再到
丝绸之路上的邮亭、驿站,
古人的通信系统越来越完善,我们对当时的历史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这一整条历史脉络中,涉及涵盖的知识点有数百个,既有
历史课本中的必考知识点,
也有很多没有了解过的
冷门知识、历史典故、名人轶事,
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同时开拓了对这一领域知识的视野。
通过大量历史背景、知识,构建出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让孩子从身边这些事物的起源及进程中,了解历史,才能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培养出
开阔的思维方式和更大的格局,
而不是纯粹的死记硬背。
书中采用了很多
跨页全景插图,
一翻开书本,就被超写实的画风深深的吸引,
900余幅
精心绘制的全景式图画,复刻接近真实的历史画面,定格历史精彩瞬间,仿佛身临其境,游历在历史画面中。
城市里的“消防站”,
用一幅跨页全景图,讲述了一出生动逼真的
消防员叔叔救火场景,
让我们了解到
北宋时期
城市管理中是“如何应对突发火灾”,“有哪些救火设施”……
读来特别有意思,还能轻松记住这些小知识——
穿越到唐朝,去热闹的
长安城
里逛逛东市和西市,绢行、酒肆、卖货郎,随处都可以买到各种需要的东西~~~
或者去逛逛
宋朝汴梁城的夜市,
大街上人声鼎沸,到处都是商贩的吆喝声和顾客的讲价声,真实热闹极了!
每一幅画面中都隐藏着众多的细节和知识点,
书中的
800多个知识点,
就像是在
画卷中修建起一座“历史博物馆”,
每翻一页,犹如踏入“历史博物馆”,阅览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历程。
城市、商贸、通信、艺术,
全面讲述中华文明发展历程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有朝代的轮回更替,有引人入胜的故事,也有鲜活的人物,有古人的智慧,更又有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沉淀,才形成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想要全面了解这浩如烟海的文明史成,是项大工程,但如果从
生活的城市、商贸、通信、艺术
来讲,历史会一下子亲近得多,有趣得多,孩子们
不必死记硬背,只需翻开绘本,就能进入
“历史博物馆”,
轻松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
例如,
《商贸的故事》,
从字面上理解,似乎是讲述古代商贸的兴衰,是一部画给孩子的中国古代商贸史。
其实不然,《商贸的故事》在内容设置上更加庞大,孩子不仅能从大历史的主线下,看到
中国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兴衰,
同时也能从副线中,看到
钱币的来历、了解钱币的发展变化、
古人如何存钱,
从而了解金融的发展演进——
看到历代不同的市场,了解市场的发展变化,看到古代如何广而告之,从而了解广告的发明和发展;看到商人的出现,了解形形色色的历代商人和他们的经商之道——
《商贸的故事》实则是一本融合了中国古代《商业简史》《贸易简史》《货币简史》《金融简史》《市场简史》《广告简史》的超级绘本,是孩子了解身边历史的
“商业财经一本通”。
再来看
《艺术的故事》,
在为孩子梳理
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脉络,
复原古代艺术的同时,还遴选「中国艺术史」中璀璨和今天孩子们最常接触的内容。
在中国古代艺术史的主线下,又细分出古代音乐艺术、京剧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塑艺术、建筑园林艺术、陶瓷艺术、青铜器艺术等副线,不仅涵盖孩子在
课外班
学习到的内容,也有熟悉而又陌生的冷门艺术。
青铜器艺术,
中国古代青铜器皿上的
精美而又神秘花纹,
都有着特殊的文化含义,或是图腾崇拜,或是记录重大事件——
敦煌壁画,
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不同程度地具有中国气派和民族风格,形成自成体系的
中国式佛教艺术——
⬇同学们可以横屏预览,看得更清楚——
创作团队在副线的基础上再次延伸,发展出
第三级线索——中国古代绘画史。
从绘画起源讲起,按照时间线为孩子列举了绘画史中的岩画、彩陶画、帛画、画像砖、壁画、长卷、山水画——
同时
细数历代画家,
如大画家顾恺之、曹不兴、曹仲达,水墨山水画发明者王维,画圣吴道子、天才画家王希孟,南宋遗臣郑思肖、书画大家赵孟頫、扬州八怪和外国画家郎世宁等。
在第三级线索下,又为孩子展示了历代名画和传说典故等内容,让孩子在一本书中迅速
了解中国古代艺术史。
由此看来,《艺术的故事》并不是一本内容单一,选题高冷的绘本,而是一本贴近孩子,贴近生活,且由中国古代
《音乐简史》《绘画简史》《书法简史》《雕塑简史》
编绘而成的“大”绘本,是孩子迅速了解中华文明史这个超级符号的不二法门。
从实用的角度来讲,这套书在编排策划之初,就充分考虑到知识点的问题,因此,编辑在查阅大量资料、文本的基础上,研究透彻了国内
新课标的知识重点和考点,
涵盖大量中小学阶段历史、地理、语文、美术等课程知识。
例如,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秦统一中国”一课中简单介绍了灭六国、始称皇帝、统一政策等内容,我们围绕此课,
在人尽皆知内容上进行发散和延伸——
《艺术的故事》中,详细讲解了
秦代书法、秦兵马俑的雕塑艺术
的同时,我们追本溯源,详细讲解秦以前的雕塑历史和俑的来历。
《通信的故事》
中,介绍秦代交通、通信方式和信使选拔方式的同时,也延伸到出土文物,为孩子讲述杜虎符和云梦家书的故事。
《城市的故事》
中,介绍秦都咸阳城同时,也延伸至秦朝衰落、楚汉战争和秦朝末代皇帝等历史人物等方面。
《商贸的故事》
中,介绍战国各种货币、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的同时,也用图文详细地介绍了它们。
每本书在历史大背景的主线下,构建出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让孩子从身边这些事物的起源及进程中,了解历史,才能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培养出开阔的思维方式和更大的格局。
通过大量历史背景、知识,建立更加客观完整的历史观,而不是纯粹的死记硬背。
每一页都身临其境,知识点也特别丰富,比如一张全景图中,常常包含了
数十个历史知识点——
而
相关的常见历史考点,
都直接汇集在插图中,加以简洁明了的解释,更加便于记忆。
如
下面
关于“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明朝郑和下西洋的路线”等历史考点,
都可以在书中轻易的找到。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四川率先产生,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比欧美国家还要早600多年……
它的讲述风格
幽默俏皮,
是建立在史实上的漫说,既有插科打诨,也有
丰富的知识点。
书中各种有趣的小知识就更不胜枚举了,增添了许多读书的乐趣,也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
900多幅手绘图画
徐徐展开千年历史画卷
插画是绘本重要的一部分,有时甚至比文字
更清晰、直观、易懂,
在这套书里共有
900余幅
大小手绘插图,包括全景图、情景演绎图、示意图、图释等不同类型的插图。
这些插图不仅把枯燥繁多的知识点变得有趣、生动,增添了许多趣味,也能让孩子在阅读中
自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在《城市的故事》“遥远的良渚王国”中,创作团队
再现五千多年前的良渚古城,
复刻了城中的社会结构、宫殿、城墙、祭坛、水利和玉器,用全景图画为孩子呈现五千多年前的良渚王国。
良渚王国图
在《城市的故事》
“最早的中国”
中,创作团队在专家的指导下,按照考古资料,
首次复原了“夏朝都城”。
从全景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夏朝都城和夏朝“紫禁城”的同时,也能从知识点中了解到夏朝的社会风貌,将遥远的夏朝拉近到眼前。
同学们可以横屏预览,看得更清楚——
插图除去了讲内容,讲故事,讲情节外,更要讲究美,书中这些精美插图全部邀请咱们
国内一线画家,
历时700个日夜打磨,为孩子带来的高审美历史全景绘本。
书中采用写实水彩的手绘形式,插画尤其精致,各种细节之处,都感受到创作者满满的匠心。
手绘水彩风格恰当地运用色彩的表现力,描绘雄伟的古建筑,刻画惟妙惟肖的人物,写意如诗如画的风景。
例如《艺术的故事》“在瓷器上作画”一章中,绘者选取独特的角度及构图,复原了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湖北省博物馆藏品)的神韵。
这些画面中既有故事,又富有诗意,它们与文字共同构成美妙的画面,为孩子带来视觉上的盛宴。
专家严苛把关,团队精心打造
对孩子读到的每个知识点负责
《藏在身边的历史博物馆》这套书,无论是从体量,还是知识含量来说,都远超一般的历史绘本,可以说是
历史百科绘本中的集大成者。
如此丰厚的知识点、大量的插图、注释,怎样才能确保它们的
准确性和条理性
呢?
为此,米莱童书特别邀请了
中国文化遗传研究院、北师大、同济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
高校、研究院的十多位学者、导师、研究员,参与整套书的指导、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