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帝都小五妈
学霸不可怕,就怕学霸生了娃。从衡水中学到北京大学,从文学硕士到西城妈妈,分享学习经验和养娃日常,让自己和下一代越来越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台今日关注  ·  一废弃瓷窑中,发现无名尸体! ·  10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没放完的烟花爆竹怎么处理?消防亲测 ·  2 天前  
开平广播电视台  ·  开平这个“银行”让村民乐开了花! ·  2 天前  
开平广播电视台  ·  “醉”新一批!开平这几名“红”脸司机上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帝都小五妈

怎么让孩子对大语文“上道”又“上瘾”?这套书,盘它!

帝都小五妈  · 公众号  ·  · 2020-11-23 21:00

正文



小五妈碎碎念:


最近这些日子,我好像是回到了热恋状态,不是跟人,是跟书。


从见到第一面,就爱了。昨天晚上把这本书剧透了一下( 《为了它,我忍痛放弃了足够用两年的素材》 ),没想到大家性子比我还急,一夜留言过百条,小五妈忙活到后半夜,差点回复未半而中道崩殂。



大家的信任和期待,让我使命感爆棚,定当不负重托,带领大家仔细盘它!


现在时间到了。快,扶我起来,这套《大语文那些事儿》,我给大家搬来了!



老母亲苦语文久矣。 语文在传统上不是一个受重视的学科,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它 知识点分散、答题缺少标准、很难突击提分。


再加上最近这些年语文教育改革,大语文的概念越来深入人心, 语文的圈越改越大 ,老母亲们更是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很多妈妈还是在 一边用速效救心丸抢救自己,一边担心着孩子的语文学习无药可救。


学字词,孩子嫌枯燥乏味;背古诗、学古文,机械记忆,背了忘、忘了背。

做阅读理解,完全摸不着头脑,信马由缰,不知所云;写作文,强行凑字数,幼稚肤浅,无病呻吟,千篇一律……


这种状态,跟我们向往的语文教育差太远了。


在我心目中,语文学习的是我们的母语,跟我们的历史和生活紧密连接, 通达古今、启迪思想、涵育心灵,应该是全学科的基础。


语文知识体系也不是真的像大家想的那样杂乱无章、无迹可徇,而是 自有乾坤、风光无限。


这半年来,我也在公众号里写了一些大语文学习的皮毛,但毕竟篇幅有限,只能点到为止。


而今天这套 《大语文那些事儿》 ,我真是一见钟情,一定要把它推荐给大家。


因为它跟我的理念太贴近了,乍一翻开时,我都有点懵圈,差点以为是十年以后的自己写的。


然而我还是高估自己了,仔细读来就发现,就是再给我二十年,也难以达到这种 把中小学各模块语文考点和应试案例信手拈来、还能把丰富的延展知识完美融合的水平


这套书的作者 赵旭 ,是一位久经沙场的一线语文老师,也是一位大语文教育理念的坚定践行者。她自称 “旮旯老师” ,被百万粉丝称为 “文化基因唤醒人”


左:《最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 右:旮旯老师


我在这里为她打call是有些多余了,她的教育理念已经被 “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中国教育电视台” 等很多媒体报道,还有 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詹国枢、语文报社社长刘远、《最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 等,都对她的大语文课堂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想,也只有这样的作者,才既能对孩子的应试难题 蛇打七寸 ,又能把繁杂的课内知识 点石成金 ,还能给知识注入中国文化的 骨肉和灵魂


这套书真是超级符合大家的需求,如果是信任小五妈的老朋友,那你可以省点时间,不用往后翻了,直接点下边的购买链接就行了。


如果大家下单以后,急于对这套书的内容先睹为快,那就继续看下边的介绍吧!



没有重点,全是重点



这套书一共有6册,分别是 《字词魔法课》《写作点睛课1》《写作点睛课2》《阅读洋葱课》《古诗线索课》《古文串烧课》 ,涵盖了字词、写作、阅读、古诗、古文等中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板块。



在读这套书的时候,我遇到精彩的地方,就随手折页、勾画,等我决定给大家选一些内页拍照的时候,发现书被我折成了这样……



记得在北大上古代文学课,考试前我们让老师划一下重点,老师说:“没有重点,我的课全是重点。”


这套书,就是属于那种 “没法划重点,因为全是重点” 的类型。


写公众号以来,很多朋友问我要不要给大家开网课,可惜我平时工作、带娃、写文,个人时间余额告急,暂时没法实施。


但如果开网课的话,那我真有可能直接拿这套书来当教案。


上下拖动阅读


大家看了介绍就会相信了吧?人手一套,不是口号,是小五妈实实在在的建议——因为对大家的需求有充分预期,所以我还跟出版社狮子大开口,把团购价谈到了一个于心不忍的程度。原价 180 元,团购价 89 元,相当于 4 .9 ,一顿饭钱,收获 一套6册 可以从小学用到初中的大语文书。




有方法:把知识串起来



这套书用的是我最喜欢的“ 点线面 ”结合的“织网”方式,有清晰的脉络和线索。



比如在文言文中,实词的学习让很多孩子头疼,它们古今意义不同,而且有大量一词多义,晦涩难懂。


在《 古文串烧课 》分册里,作者从每个实词 最原始 的涵义开始,按照每个实词不同含义的 “进化史” 来串讲。


比如讲“上兵伐谋”的 “兵” 字,最常见的意思是 兵器 ;拿兵器的人变成了 士兵 ;士兵又组成了 军队 ;军队是用来 作战、战争 ;作战要用到 兵法


这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每个义项都不会丢了。


再用小漫画加深一下印象,最后做一下课堂笔记,妥了!



在《 古诗线索课 》分册里,对于唐朝的一大堆诗人,作者也是按照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四个阶段,把诗人按照出场顺序成组地介绍。


先是初唐四大天王 (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登场,紧跟其后的是担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 陈子昂 ,以及 王昌龄、高适、岑参、王翰 等初露大唐气度的边塞诗人,还有跟边塞诗人应和的 诗佛王维。


而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的 诗仙李白 ,则把盛唐子民的傲娇体现得淋漓尽致;躲在诗仙背后的是愁眉苦脸的 诗圣杜甫 ,因为他经历了大唐由盛转衰,看到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然后是中唐青年 白居易 ,还有晚唐叹息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 李商隐 和咏史怀古的 杜牧。


最后再插入一张可爱的漫画巩固记忆。



不同的时代,诗歌有不同的风格基调。 比如从盛唐到中晚唐到宋代,作者梳理出每个时期的代表性边塞诗,让我们一眼就看出了不同的诗风特点。


小五妈看到题就手痒了,回头跟大家分享读书笔记哦


有文化:引经据典,游刃有余



大语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史结合。


我在看这套书的时候,常常感慨于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如果不是肚里有货,真的很难做到不露声色却又扎扎实实地把知识渗透在每一个环节。


引经据典随口来,前朝后代信口拈。


比如在《 字词魔法课 》这个分册里,作者在每一章节,围绕一个文字的 本义 ,来讲跟它相关的一个 “字群”


比如讲“虫”字,就全方位地介绍关于虫的 历史背景、造字依据、文化知识。


讲到了为什么老虎叫大虫,为什么蛇叫长虫,为什么很多与南方有关的字(蛮、蜀、闽)都跟“虫”有关。


又谈到了“虫”和“五毒”之说,延展到端午节的防疫“五毒”的节日文化。



这样讲文字的方式,已经够难得了,更难得的是,作者在这整本书里,按照 从仓颉造字、黄帝蚩尤大战,一直到夏商周、春秋战国的历史顺序, 每讲一个字,都从一个历史故事来引入。


讲到“ ”字的时候,先讲了夏桀和妺喜“酒池肉林”的故事,进而讲到了“ ”字。又分析其中“酉”字在甲骨文里的形象就是装满酒的大缸。



酒放得日子久了,形成全新的液体叫醋。“ ”字右边是昔日的 ,昔日我是酒,现在我是醋。


而“ ”字,喝酒多了,就该“卒”了。


最后再用一系列跟“酉”有关的字来做练习,延展知识。




有干货:紧紧贴合课内语文学习



一线老师都是实战派,所以旮旯老师讲的大语文绝对不是大饼卷一切, 而是直指考试拿分的干货。


这套书讲了很多课外知识,但却是实打实的 课内教辅。


比如在书中,用到的现代文、古文素材,涉及部编教材中 100多篇课文 ,在讲古诗的时候,凡是来自部编教材的,都加了特殊标注。


在书中,每一章节都有 “旮旯老师敲黑板” 来提炼重点信息,有 “旮旯老师带你练” 来做模拟练习。


以《 阅读洋葱课 》分册为例,作者对文章标题、文章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写作风格等的分析,都是精辟透彻, 把阅读理解题的各种答题要点都包括了。


对于 各种正面、侧面描写 ,不知道有什么作用?讲完以后上提要——



对于比喻,怎么分别那些 “假比喻” ,作者列举了五种情况,最后出例句让孩子练习。



最得我心的,是两本《 写作点睛课 》,她在里边举的作文通病,真是看了多年的学生作文以后的肺腑之言。


学生作文四种病:幼稚病、无病呻吟病、自我病、愤世嫉俗病


我看过很多作文书,有的是讲技巧的,有的是分析范文的,但作者亲自下场写范文的,真心少见。


作者在《写作点睛课》里,围绕中小学常见的作文主题、文体类型,写了 自己的范文 ,我读得拍案叫绝。


写春节,大家都写团圆、放鞭炮、吃饺子,她却抓住了 给红包、年夜饭、发短信 三个小事,写得妙趣横生,特别是写到一家人吃年夜饭,爸爸妈妈和姨妈舅舅们 抢着结账 的段落,简直绝了。




有灵魂:趣味和哲思并存



这套书的文风,大家已经从我前边举的例子当中看到了,作者不是强行地放低身段,而是 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诙谐幽默。


比如她写到看到千篇一律的作文时老师的痛苦——



她在讲文章的表达手法时,用警察审问小偷的场景来举例。


记叙——交代一下犯罪过程吧。

描写——交代得详细一点!

说明——具体偷了多少金额?

议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抒情——出去以后好好做人!


作者在书里写的是知识,但是常常不自觉流露出 深沉的哲思。


比如在介绍如何写友情作文时,写道——



在讲到作文结尾不要强行抒情、写感叹号时,写道——


真情实感,是堵住嘴都会从眼睛里流露出来的。

请记住,真正有力量的话,不是喊出来的。


在讲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一课的“天地人,你我他”时,写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