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头帮故事
生活啊,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曾国藩  ·  一个人开窍的9个表现! ·  4 天前  
学习曾国藩  ·  一个真正沉稳的人,为人处事会有这5种表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头帮故事

20年后的一天

大头帮故事  · 知乎专栏  ·  · 2016-11-27 06:00

正文

.


0


我站在田径场跑道上,上一次站在这个地方,是20年前的事情了。


校友日。


此刻周围,依然环绕着当年的小伙伴。久别重逢的他们,正在欢快的谈论着家长里短,看不出半点儿因长期分离而带来的生分。良久不闻的花名绰号,隔三差五从角落某位大叔阿姨嘴里蹦出,当年那份甘苦与共的默契,似乎从未远离。


“哎呀,太可怕了,我儿子马上三年级了,'学而思'足足三千人大PK啊,怎么办?”当年的数学神童正在向着大伙儿诉苦,引来一阵唏嘘附和。


我尴尬的插了一句:“学而思,是啥?”


他们竟不约而同的白了我一眼:“这位还没生娃的同学,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有你受的!”


我撅起嘴,做出一副特么的老子才不会入这个大坑的扭曲表情,然后退在一旁,暂时安静一会儿。


.

1


积极参加“校友日”的其中一个好处,是帮助那个被日常工作弄得身心俱疲的你,暂时忘记自己作为个体的存在。


提前几个月在朋友圈里的预热,令你在心中不停的念叨:毕竟20年光阴,物是人非啊。( 当年的她,是否已是三个孩子的妈......)


然而当你走入校园,抬头一看,迎面横幅上写着:“欢迎1960届(含以前)老校友归宁”,再顺着序列望过去:1970届,1980届,1990届,2000届,2010届(???)......


于是,感觉好多了。


那种直抒胸臆悲天悯人的对于岁月的感慨,在一瞬间烟消云散。


论“倚老卖老”,20年算个什么鬼,乖乖后面排队去。



.


2


我的母校,是广州市第六中学。


名字也许比较低调,但她曾经是这个城市最好的中学之一,有着自中国近现代革命以来,与这个国家命运休戚与共的光辉校史。在我们这一批学子心目中,人生第二个十年的大部分时间能够在此奋斗,是足以铭记一生的闪光时刻。


就好比我在知乎上发表的那篇关于“学霸”的小文,提到自己高考时曾经考取全市第六的故事。然则,排在我前面的——比较令人悲愤——还有好几位我的同学,我连全班第一都没拿到......


至于校友日当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学霸更是满地走,压根谁也不会认谁的旗号,顶多照面时点点头:


- 你公司是不是又准备并购谁了,千万别找高盛.....

- 你这纠纷还没过亿,按规矩我们律所是不接的.....

- B轮过后不要放松哦,后面还有很多大坑在等你......


大概是这样一种程度吧。


所以不久前偶然得知,如今的母校似乎有些步履蹒跚,不复彼时“神勇”与威望之时,自不免心有戚戚焉。


曾经的老班主任,被同学们邀上台,一如当年般慷慨陈词,讲述着近几年的发展。听得出来,她正竭力澄清着坊间不好的传闻,解释着因为生源等客观问题,“相对来说暂时遇到了点小困难。"


虽然这些离自己现在的生活,已经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了,但看着古稀老人的演讲,我心中难免还是生出一丝不忿:我们学校,竟然沦落到需要为升学率做什么解释的地步了?


可是啊,转念一想,都经历了这些年的风雨,难道还不明白吗?世上本就没有理所当然的事情,曾经辉煌,也不必是永恒;只是固化在心中的儿时印记委实太过深刻了,让自己有点难以接受罢了。


万物演进, 人情如故,校魂并未远离。漫漫校史,一路走来,这点坎坷也不算什么。料想在吾辈师友之努力下,重塑辉煌,应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感念至此,对于母校的未来,也不必太过杞人忧天了。


.

3


每见到一位老师,我都会赶紧先鞠个躬。


许多师长一别20载,再未曾前往拜会,实在是愧对师门。春去秋来,新人辈出,意气风发的少年人渐知天命,学生们的下一代眼看着都要步入中学课堂,而他们一直坚守于斯,将人生华丽的时光,专注倾洒于这片小小校园中。


所谓轮回,所谓生命的延续,文明的传承,大体如此,总离不开这些甘为阶梯的志士。


在这漫长却又短暂的时间线里,大概是因为自己也曾游历过一些地方,在地球上不同的城市开拓过事业,我更是由衷敬佩这份坚守。


而其中几位,更已仙逝,实在令人心痛惋惜。


我的高中化学老师,他的女儿也是我在大学建筑系的师妹,曾在校友群里说起往事:老师在家中批阅我的考卷,特意对家人说我日后必可成才.......


未曾料到,身体一直康健的老师,却在8年前罹患重症,终未能得见不成器子弟学成归来 !


每念及此,倍感遗憾,心中苦涩难堪。夜不能寐之时,反省其身,却委实说不清自己如今的作为,是否有愧于师长当年的殷切期许。


按照世人标准的所谓”功成名就”,自然是半点没有的;大体也就勉强算的上来去自如,身心康健,有那么一点独立思考的能力,不随波逐流,正直壮年而并未放弃继续打拼的心境。


自挥别中学这片校园,迈入新世界的那一刻起,人生前路就已经再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可言了;如今世界也早已天翻地覆,曾经苦苦求索的理念与价值,到如今所坚守着的,尚存几分成色,唯有自己明白。


此去经年,看似如此之漫长,但对于这份已经书写了20年的人生大考卷,于我们这些同学而言,答题时间依然远未足够。只是命运之无常,却也早已通过这20年间,耳濡目染的各种连环不幸意外事件,为自己敲起警钟,时刻警醒时间的宝贵,不可沉迷于一时的慵懒懈怠。


命运,有时候就像当年那死活不得其门而入的数学期末考试上,幽幽立于一侧的监考老师,总是在你奋笔疾书却又自觉错漏百出的当口,伴着突然而至的震耳欲聋的钟声,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试卷从你笔下一个黑虎掏心生生抽去,你想奋起阻拦,眼前却只有面无表情的老师,扶着镜片略带嘲讽的冷笑后,扬长而去的背影......


呵呵,一联想到曾经在此地经历过的各种尴尬,那种窘迫的让人直想尿裤子的记忆,让人莫名其妙的面红心跳起来,搞不好被好事的小伙伴看到,还以为是碰到了曾经暗恋过的级花,再次萌生了心头小鹿乱撞的情愫。


只是一枚发迹线后仰跳投中的抠脚大叔“中年焦虑症”发作罢了。


.


4


远离喧嚣的人群,我独自走向校园里一个僻静的角落。


灌木丛中的“地理园”,硕大的彩色地球仪矗立于入口处。这是当年求学时不曾有的物事。我不禁有点好奇,走上前试着推动球体。


竟然真的会动!


南方这该死的气候,摧残着用料并不精致的地球;漆面斑驳,一如不远处塑胶球场地面,布满裂纹。好在其上起伏连绵的山脉和盆地,并未因此而失却了章法。


自撒哈拉起步,摩挲东进:从地中海南岸划过,到阿拉伯半岛,攀上伊朗高原;伏尔加谷地,黑海,里海;印度半岛,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华北平面,江南丘陵地带;巨大的太平洋,略显单调的蓝色,让我不耐烦的加快了手速——


美国......


Oh shoot !许是长久未有访客,常年悬于下方的这一端——北美大陆——已经彻底黑化了,漆面文字焦糊,让略有期许的我哭笑不得。


摇摇头,就此作罢,拍干净手上的灰,转身离去。不出几步,忽然想起什么,回头望去,球体已经随着惯性,自己复位,慢慢转回初遇之时的那一侧。


显然,地球仪上地形的高程变化,为了强化观者体验而做了不合比例的放大处理。


作为建筑师的职业病,我按捺不住心算了一下:按照真实比例,以地球半径6350KM的尺度,哪怕是马里亚纳海沟就在珠穆朗玛峰身侧,加起来也就不到20KM的高程,映射在这个一米直径的球体上,区区一道1.5毫米深的划痕罢了.....


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有心人:真实的世界里,时间的长河中,个体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是的,很不起眼。


不过,我从这里出发,曾经奋力迈出的每一步,虽然同样如凡尘般琐碎,点滴积累之下,却也足以让我跨越了整个地球,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精彩。最终,在这个宁静的时刻,带着我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夕阳西下,球场上渐渐响起拍打篮球的声音。


一切仿佛就在昨日。


似乎从来没有离去,只是稍微有点步履蹒跚,像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400米比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