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八卦阵
凡是跟财经沾边的事儿,这里都有。当然时不时还会搀和一些绯闻段子之类的。呵呵 瞧好吧您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八卦阵

离奇失踪106天的胡鑫宇,粮库为什么那么受关注?

财经八卦阵  · 公众号  ·  · 2023-02-02 10:1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ID:caimao_shuangquan)

失踪了整整106天的胡鑫宇,终于被找到了。

1月28日,江西铅山警方在学校附近的山上发现了胡鑫宇的遗体。据一些到过现场的人回忆,由于时间过于久远,部分人体组织已经出现了腐化的情况,让人感到非常痛心。

然而让很多人意外的是, 这消息不仅没能平息大伙的质疑、反而激起了更大的反应。

没办法,整件事情实在是太过离奇了。有网友专门去地图上查了下,发现公告中提到的金鸡山跟学校的距离不过数百米,就算再山高林密、也不该让一个大活人在里面消失整整一百天。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当地曾多次组织过针对胡同学的大规模搜寻。光是数千人参与的搜索,媒体就报道过好几次,事发地甚至也出现了明显的搜索痕迹,可最后偏偏就是 “一无所获”。


不过随着媒体的跟进,更多详细信息浮出了水面。

根据最新的通报,发现遗体的地方不是在山上,而是在当地的一个 粮库院内。 这地方不仅有颇高的围墙和深沟,进出大院也要走审批流程,肯定不能任由无关人等随意进出。

加之粮库的门卫也帮忙调了监控,搜寻队伍最终没能继续坚持:“下了很大功夫搜寻,百密一疏。进出粮仓手续麻烦,也轻信了粮仓工作人员的反映,两重原因叠加。”

至于为啥一开始只写金鸡山、不说粮库,当地的工作人员也觉得很无奈: 粮仓毕竟是特殊单位,实在是不能直接写进发现遗体的通报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粮仓的地位还真挺特殊的。

为啥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不仅位置隐蔽、人烟稀少,而且偏偏又戒备森严。

别说普通人了,在某些极端状况下、就连专业人士也没法摸清部分粮库的具体情况。这不仅是因为仓库数量众多、布局分散,也同 监守自盗的硕鼠有着分不开的联系。

98年的时候,意气风发的朱相曾亲赴安徽南陵县视察粮食收购政策的落实情况。

结果你猜当地咋干的?为了应付检查,他们动员了包括驾驶员和干部在内的二百多人,通宵大干四天,这才把外地调来的1031吨粮食摆进了粮站,“人造”出了粮食满仓的景象。

为此焦点访谈还专门做了期报道,就叫 《粮食“满仓”的真相》。

其中一个老编辑的分析很切中要害:粮库为啥要调粮? 因为它是空的。 而南陵每年收粮10万多吨,怎么会空仓呢?只有一种答案,那就是当地根本没按政策收粮、不得不弄虚作假。

至于本该存在粮库里的粮食去了哪,那就得问周边地区的大粮商了。

老百姓的饭碗大过天,而作为保障体系中的一环,储备粮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可偏偏就在这个被视察的粮库里,发生了“阴兵借粮”这样的夸张问题,实在是有点让人寒心。

以至于在99年重提往事的时候,他老人家又发了次火:

“不久前我到安徽省南陵县去察看粮食仓库,在我没去之前粮库都是空的,后来他们把一些粮站的粮都搬过来,摆得整整齐齐。连我都敢骗,真是胆大包天!”

有句话叫“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其实硕鼠屡屡出现的原因,一点都不复杂:一是因为粮食系统比较封闭,外力不好窥探;二是因为其中所涉环节众多,收、称、评、库、核等环节又跟钱挂钩,有动机、也有诱惑。

只要稍稍动点心思,可不就是坐等着数钱了么?

2011年11月,一个叫乔建军的人携款3亿外逃。除了金额数目较为夸张之外,更让人惊出一身冷汗的,是他的身份—— 中储粮周口直属库原主任。

有关方面很快介入调查,结果在河南粮食系统里挖出了个大案子。

自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间,乔建军与粮商勾结,不但让粮商销售粮库中的储备转换粮,还虚报“托市粮”收购数量,骗取国家的粮食收购资金和差价补贴。

你可能想象不到,这背后的操作手法竟然一点都不复杂。

由于粮库每年都要卖陈粮腾库存、再从农民手里收粮, 只要能把例行的检查应付过去、再算好时间差,就能利用农民的淳朴无知和新旧粮食的差价赚上一大笔。

最夸张的时候,有的粮库直接存了成箱成箱的农民身份证复印件,专门拿来伪造粮食收购凭证。反正自己就是裁判员,在账目报表上轻轻松松一进一出、每吨至少能白嫖166块钱。

那他们整到手的钱都哪去了呢?据查,所涉资金2.37亿元,没有入粮库账户,而是 直接转入其指定的个人账户,最后再经过地下钱庄之手流到海外。

至于涉及的粮食总量,那就更夸张了。据媒体报道,当时中储粮河南分公司51个下属粮库,至少有35个存在“转圈粮”,已查出河南各直属粮库“转圈粮”28亿斤,总价值28亿多元。


更让人浮想联翩的事情,发生在另一个粮食大省黑龙江。

就在2013年5月31日下午,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大火。根据事后的统计, 一共有78个储粮囤表面过火、储量4.7万吨,其中玉米储量3.4万吨,水稻储量1.3万吨,损失相当惨重。

而就在此前的几个月,省里面才刚刚印发了粮食库存检查实施方案。虽然事后证明这只是一场意外事故,但有些人还是会不由自主想到电视剧里的那个名场面—— 火龙烧仓。


当然了,这次没出事不代表背后没问题。尤其是在2021年针对粮食系统的专项行动开始以后,很多过去隐藏着没被发现、或被忽略的问题纷纷暴露了出来。

就在2021年8月到2022年4月这半年间,黑龙江一共查出来多少人呢?根据公开数据, 一共立案685件1009人、采取留置措施92人, 总数还是相当夸张的。

而据媒体的不完全统计,专项整治后,全国至少有7名省级粮企领导,以及7名省级粮食局原负责人或班子原成员被调查,涉及浙江、福建、安徽、辽宁、河北、黑龙江、山西、江苏、青海等省份。


不看不知道,他们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用其极。

其中不仅涉及到国皮民骨、违规通过私企以集团名义收粮储粮,违规决策审批、插手工程建和项目等等,更是渗透到了粮食的收购、存储和销售环节的方方面面。

比如央视就曝光了粮仓硕鼠惯用的四大手法,像 “转圈粮”: 倒腾新旧粮赚差价; “空气粮”: 虚构粮食买卖交易堵亏空; “生溢粮”: 偷拿夹带积少成多; “坑农粮”: 在称重时做手脚坑农民。

除了内部人员监守自盗,外部也隐藏着不少风险。

2019年,湖南某粮库就发现近400吨粮食“不翼而飞”。当地经过侦查发现,有个团伙偷偷潜入粮库在称重设备上做了手脚,最后通过遥控的方式在收粮时“掺水”。

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找原因。

一般来说,粮食系统相对轻松,很少有需要大规模用粮的时候,因此压力测试也比较少。好点的画押点卯、差点的雁过拔毛,这才留出了可钻的空子。

可一旦有事,粮食系统反而是最应该重视的地方。 尤其是近年来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咱们的粮食安全更是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自然不能让“硕鼠们”继续胡来。

至于这次发现胡鑫宇的粮库,显然也有查一查的必要。

根据媒体获取的信息,那里每天有十多位工作人员上班、值班人员也从未断过。 假如在这么 严密 的安排之下仍然出了这么严重的纰漏,那某一个环节一定出了问题。



未经授权,不可转载,欢迎爆料
欢迎购买《自媒体红利》,最畅销的自媒体运营书籍,京东有售!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或添加微信:shyjingsa2016
财经八卦阵其他热文
| 科技篇 | 电商篇 | 社交篇 | 财富篇 | 商业化 | 互联网金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