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的房价暴涨让很多人感到焦虑,其中就包括我朋友圈里的那些互联网大牛们。
在很多人眼里,互联网人有着与传统行业从业者不同的超脱,不拘泥于现实规则的束缚,往往还有一丝浪漫主义情怀,所以结婚生子养老这些凡尘俗事,不应该成为互联网人的烦恼,更别提充满铜臭味的“买房”了。
然而互联网人还是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中年危机”。尤其是从web1.0、2.0时代走过来的老前辈们,一方面面临“34岁老程序员”的残酷淘汰机制,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年轻后辈们的竞争,不由得让人感叹:互联网行业,难道是吃青春饭的吗?
青春饭的焦虑从哪里来?
不可否认的是,深耕数年的互联网行业已经从一个创造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的脑力(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这座金字塔的顶端,仍然有大量的头部人才和资源被投入到了创造当中,然而庞大的行业体量也需要足够多的基础运营人员,来维持整个体系的稳定运作,于是在脑力密集型的职能分工外,又多有了许多劳动密集型的分工。
在这样的环境中,年轻人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充沛的体力,让他们可以在快速掌握此前积累出来的经验的同时,也能够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别小看这一点,可这是盛行996的互联网行业标配素质),显然更能够受到HR们的偏爱。
另一个会造成“青春饭”错觉的原因在于,我们的互联网行业确实已经积累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程度。当人们对于互联网的需求已经细分到“最后一公里”这样的程度时,大部分的创新其实是大量积累后的重新探索,是一个有较高门槛的小众行为,因此大部分人的工作看上去也就变成了“日复一日的流水作业”,难言成果。
但也正是这两个原因,让“青春饭的焦虑”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错觉。从开发互联网到使用互联网,互联网虽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却无法与其他传统行业划等号——虽然已不再新鲜,但却从不缺乏新鲜感。
放心吧,互联网人到老都是少年
一个认知上最常见的谬误是:互联网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
互联网这个名词虽然本身已经没有了什么新鲜感,但互联网却不能简单地定位成一种新技术或者一种新的工作方式。
如同一个人从中国移民到美国,需要从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交通方式、气候条件等各个方面进行重新适应,互联网实际上是一种平台,或者说一种环境。因此相对于大环境来说,制造新鲜感的主动权在于平台上的人,因此互联网并不存在一个是老还是新的概念。
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不是一个固化的平台,而是一个随时在变化的平台,而且这个变化不是匀速发生的,而是加速发生的。在科技的加持下,这个平台的变化速度远比传统经济时代人们所经历过的任何环境,没有人能够预见10年后、5年后甚至1年后的状况。
因此年轻人并不存在能够“更快学习和掌握”的主观能力和客观条件,相反有过行业经验积累的“老人”在获得良好的认知基础后,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变化。
之所以会给人们造成“青春饭”的印象,是因为程序员是这个行业最有代表性的职业,作为为数不多的大量消耗体力的脑力劳动者,程序员的生存法则还是很残酷的,因此出现了“青春饭”的现象。
然而,行业的分工并不是横向的,而是有纵深的,而是这样的纵深存在于立体的空间里,并不会缺乏可能性,也让“老人们”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失去优势:
“小编们可以成长为运营总监,程序员们可以成长为架构师,产品经理们可以成长为CTO,互联网从来没有拒绝过谁的成长空间,越来越丰富的选择让更多想法有了实现的可能。”
所以一言以蔽之:IT或者互联网行业,不吃青春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