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乡村与城镇建设
住建部《小城镇建设》杂志社官方新媒体平台,村镇第一科普平台!我国村镇建设领域权威政策宣传与学术交流平台!《小城镇建设》杂志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电建  ·  开工又中标!中国电建一大波喜讯来袭㉖ ·  昨天  
能源电力说  ·  两大电网大模型接入Deepseek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因为AI,阿里终于被市场看作一家要做102年 ... ·  2 天前  
巴比特资讯  ·  第一批DeepSeek开发者,已经开始逃离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乡村与城镇建设

中国第一座悬崖上的美术馆!

乡村与城镇建设  · 公众号  ·  · 2018-07-13 13:28

正文

------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英国媒体曾报道,奥迪A8来取景拍宣传片∇


中国第一座悬崖美术馆——溶岩美术馆

它建于贵州省黔西南州的喀斯特地形

仿佛悬浮在165米高的绝壁之上

高耸入云,如梦似幻



这座 “网红”美术馆 建成于 2017年 10 月, 位于 海尾山谷北侧的巨大岩壁之上。165米是大岩壁的垂直高度,也是溶岩美术馆的高度。还未开馆,就受到国内外建筑界的关注。



2018年 1 月,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先锋艺术:壮观的视频展示中国建在悬崖边上的不可思议的“悬浮美术馆”》的报道,详细报道了这座建在贵州大山里的溶岩美术馆。



报道称,在中国南方一个国家公园内,有一栋两层楼高、玻璃幕墙的美术馆,因其坐落于 541 英尺 ( 165 ) 高悬崖的自然凹槽,给人的印象好似一座“悬浮美术馆”。溶岩美术馆因而登上那段时间《每日邮报》网站的热搜。




不久前,奥迪A8汽车发布最新宣传片,溶岩美术馆也成为宣传片的取景地。


溶岩美术馆设计团队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三文建筑创始人何崴介绍,美术馆一经建成,就有许多国内外的策展机构联系他,希望在溶岩美术馆做展览。


溶岩美术馆设计团队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三文建筑创始人何崴


设计
建成



面对一整块巨大的岩壁,何崴和他的团队最初的想法是让这个建筑是从悬崖中伸展出来的,把它“插在”崖壁上的。


因为当地的喀斯特地形,悬崖的地质条件非常不理想,很多地方相距几米,地下的地质条件会完全不同,还可能遇到溶洞。不仅如此,岩壁上还存在大量的浮石,有塌方、滑坡的风险,悬挂在崖壁上的想法自然而然地被否定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 ,发现悬崖有一块自然塌陷区:面积不大,地势平坦,进深估摸着有十几米。经过探测,发现这里竟然是绝佳的建造地点。在最初的规划里,美术馆原本只是一个观景台。可是到过实地之后,何崴和团队觉得,在这样环境里的建筑,仅观景太单一,应该承载更多的功能。经过讨论,设计团队决定,将观景台改为美术馆。“在这样的环境里做艺术展览,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对于艺术家来说,也会是非常独特的体验。”何崴说。




在悬崖边上作业,大型机械无法操作,很多工程都必须人工完成。石材的运输需要依靠最原始的牲畜和人力。一点点的通过土路运到不同高点,再换成人工搬运上去。


场地原先是天然塌陷区,岩壁的浮石容易松动。在机械无法使用的条件下,浮石只能保留在原地。但浮石却给设计带来重大挑战,建筑必须依据浮石进行调整,同时所有的柱基避让浮石,且不能和两侧的崖壁发生连接。



原有建筑设计在现实因素下面临重大调整,最终导致平面不完全对称——呈现月牙形状的外观。带着对环境的敬畏之心,整座建筑最终在不破坏原有环境的基础上,完美的 与悬崖契合。


“网红”
美术馆



美术馆的外立面使用玻璃材质,没有凹凸变化,或者丰富的穿插。“玻璃这种材质的特点,是轻、薄、透,这与周围大山的雄厚、坚固,形成对比和衬托,使得大山看上去更加有力量。同时,白天的时候,玻璃也会反射周围山峦、天空、云朵。大自然由此投射在建筑上,建筑身在大自然中,若隐若现。”



同时,站在美术馆内部,透过玻璃,峡谷景色也尽收眼底。“置身美术馆里面,只能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何崴说。



建筑内部面积约800平米,分为室内 2 层,室外 2 层。室外 2 层位于建筑的屋顶和底部,分别是公共观景平台和内部户外平台。室内 2 层是美术馆和会议空间。


美术馆的展览空间,干净纯粹,白色天花配以白色自流平地面,墙面是当地出产的木纹石。朝向峡谷的一面是通高的玻璃幕墙,阳光可以尽情地撒入,明亮气氛更增加了空间的舒适性。



“站在美术馆里,可以俯视整个山谷,奇峰、怪石、河流、天坑,以及谷底的游客服务中心建筑群都尽收眼底。”何崴感叹,“有种不真实的幸福感。”


文字、图片整理自网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