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在这种背景之下,是否还能上车?
此前喊出“底部将至”的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师陈果认为,底部已确立,回调就是给机会。
他认为央行、证监会政策组合拳的实际影响主要有三:
一是风险偏好:政策信号明确,市场风险偏好首先得到改善。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释放流动性,有望和未来财政发力一起形成组合拳支撑四季度经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回应市场关切,相当于用商业银行的钱补贴居民,政策思路转变能够提振投资者信心。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发展,发出了政策层支持股票市场的明确信号,进一步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二是流动性:A股有望迎来新一批增量资金,具体效果尚待观察。
证监会将发布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意见。而从潘功胜此次表态来看,A股有望在央行支持下迎来三大增量资金:央行首次创设货币政策结构性政策支持资本市场,其中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利率2.25%,首期规模3000亿元,如果这项工作做得好,后续可以追加;平准基金正在研究。从前两大工具首期规模来看,有望带来8000亿元增量资金,但具体落地效果尚待观察(额度不一定能用完),以当前A股的资金面情况,如果能超过5000亿元将形成重磅利好,推动A股大幅反弹。
三是基本面:有望提振居民消费和缓解地产链压力。
降息的刺激效果尚待观察,但存量房贷利率平均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1500亿元左右,能够大量转换成消费力,为社零疲软注入强心针。延长两项房地产金融政策文件的期限,央行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等措施也将改善地产链基本面,提振市场信心。
从实体层面来看,中信证券认为,到2024年年底,我国新发放按揭贷款利率将降低到3%左右。假设需要承担100万元按揭贷款的居民因为2024年以来的政策,适用利率下降70个BP,从3.7%下降到了3%,测算相关居民的月供负担有望下降6%(按20年等额本息测算),再配合近期房价下降,这有望增强自住需求释放的可能性。
另外,延长金融十六条和物业经营贷政策有效期,增加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人民银行出资比例,则有利于打赢保交房的攻坚战,有助于房地产金融秩序的稳定。总而言之,新政有助于刺激居民自住需求释放,有助于维稳房地产市场运行,但房价能否止跌仍然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