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厦门日报
《厦门日报》官方微信。《厦门日报》创办于1949年10月,是福建乃至海西地区发行自费订阅率最高、日均版数最多、广告营收最大的党报,也是本地最具权威性、公信力、亲和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大报。荣膺2013年全国“百强报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厦门日报  ·  阿里,突传大消息! ·  20 小时前  
厦门日报  ·  演员姚晨,官宣喜讯!热搜爆了 ·  昨天  
厦门日报  ·  蜜雪冰城,突传消息! ·  2 天前  
厦门日报  ·  最新!已影响厦门!下周将有大反转!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厦门日报

恭喜!他们结婚了!

厦门日报  · 公众号  · 厦门  · 2025-02-24 21:37

正文

图片

2月19日

一场别样的乡村婚礼

在黄冈市罗田县白庙河镇面铺村、

蕲春县刘河镇刘河村玲珑园

接力上演



情暖山乡的

90后驻村第一书记

邻村

一位勤劳善良的姑娘



笑意盈盈、满眼爱意的俩人

在村民们的见证下

步入婚姻的殿堂

接亲途中

新郎特意绕到付家庙村村委会

回顾三年半的驻村经历

拍摄下一段具有纪念意义的视频



这段缘分

还要从一段驻村经历说起



2021年

骆群曙

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来到付家庙村驻村

“农村养育了我,

我有责任让它变得更好。”


1000多个日夜里

他带着村民种羊肚菌、

种水果、做直播

组织留守儿童

参加支教和志愿活动……

如今

村集体收入达到了38万元

整整翻了一倍

这个大别山下

曾经贫穷、闭塞的“空心村”

在他和驻村工作队到来后

被注入了

年轻活力、融融暖意



身材微胖、笑容憨厚的他

凭借着踏实肯干

很快收获了大家的信任

成为了村民们的“小胖书记”、

留守儿童们的“小胖爸爸”


在这里

他结交了不少“忘年交”:

语言障碍者邓术民每次碰到他

都憨笑着拉着他

用手语比划着“唠家常”

五保户潘学平人生第一块生日蛋糕

是他送来的

枕下总压着一张和他的合影……


如今

孩子们不仅每周都有

丰富的课外活动

每年都有温暖的冬衣穿

还坐上了崭新的滑滑梯

去年夏天

他还自费带留守儿童们来了一趟

追梦的武汉之旅


正如

骆群曙在给父亲的书信中所言

他的付出有了回报

自己早已 从“府上客人”

成为了村民们的“编外亲戚”


刚开始驻村时

为帮村民拓展农产品销路

骆群曙便注册了

“驻村书记小胖老师”

短视频账号

发布视频、试水直播



2022年

在深圳从事直播工作的

罗田姑娘肖艳春

偶然刷到了他

看到镜头内笑容灿烂、认真

介绍村民们家腊肉的“老乡

她倍感亲切

立刻点了关注


慢慢地

她发现骆群曙非常努力

经常利用工作之余

在清晨、深夜直播


肖艳春钦佩不已

同时有些心疼:

“这男娃好‘这门’

罗田方言:可怜)哟”

就这样

肖艳春成了他的忠实粉丝

经常在骆群曙的直播间逗留

为其加油鼓劲



去年5月18日

肖艳春主动向骆群曙

私发了第一条信息

骆群曙称

“这是一次心动的信号”

后来

两人互加微信

畅聊成长经历、工作、家庭

两颗心也慢慢越靠越近


“同样出身农村,

她身上坚韧、善良的品质

深深吸引了我。

我认定,她就是我要找的人。”

骆群曙暗下决心


一个月后

他带上精心准备的

玫瑰花及求婚戒指

踏上了前往深圳的求爱之旅


“他是一个执行力很强

且真诚浪漫的人。

求婚大包小包的,

还带了和村民们一起种的羊肚菌……”

肖艳春回忆起当时的求婚场面

满是甜蜜


肖艳春和骆群曙一起陪孩子们参加活动合影。


在随后的相处中

俩人也都更加认定彼此

骆群曙带着肖艳春回村

她也积极参与村里各项活动

张罗集体生日会、

给村民剥板栗、

组织环保志愿活动

2月6日

他们正式领取结婚证



婚礼仪式现场

村民们自发前往

主动带来了自家的腊肉、干菜;

老人自发组建的夕阳红舞蹈队

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舞蹈表演……



如今

俩人即将开启下一站幸福生活:

骆群曙即将回校

从事乡村文旅工作

肖艳春也刚刚通过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后勤岗位面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