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家广电智库
“国家广电智库”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致力于及时深入地解读广电行业政策,发布领导讲话、行业新闻、发展规划、广电法规、研究报告等,对广电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媒体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建设等重要课题给予重点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秋叶PPT  ·  哪吒这页PPT怎么做的?文字浮动太高级了! ·  10 小时前  
旁门左道PPT  ·  PPT重点别再标红了!!丑爆了! ·  23 小时前  
秋叶PPT  ·  夸爆!WPS官方接入DeepSeek,自动化 ... ·  昨天  
跟我学个P  ·  用DeepSeek为《哪吒2》做了份PPT, ... ·  3 天前  
秋叶PPT  ·  DeepSeek公务员上岗!雷军:真心建议普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家广电智库

【报道】创新变革正当时(6)侯鸿亮:触摸时代 感受共振

国家广电智库  · 公众号  ·  · 2024-10-14 19:57

正文

10月11日,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在京开幕。在大会主论坛上,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侯鸿亮发表了题为《触摸时代 感受共振》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此次论坛上,与大家分享我对电视剧精品创作的一些思考和见解。我们深知,文艺创作是艰辛的创造性工作,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形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尤其是在艺术门类互融互通,表现形式交叉融合,文化产品海量供给,受众各取所需,电视剧不可避免地受到越来越多冲击和挑战的今天,电视剧工作者更应该树立创作精品的志向,与观众一同成长、一同进步,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任何时代的文艺都是因时而兴,乘势而变,触摸时代,感受共振。树立精品创作的意识,需要主动地深入生活,到群众中去,切身感受时代的脉搏。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既是一卷宏伟史诗,也是穿过我们身体的细碎时间,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既是观察者,也是重要的记录者。今年是正午阳光成立的第十年,这十年间,正午阳光一方面在不断开拓,在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各个题材领域都推出了代表作品;另一方面,我们也在不断的以艺术的、审美的、形象的方式为时代精神赋形,探索主旋律创作的无限可能。

从买下版权,到今年2月初第三部收官,《大江大河》系列的创作也历时整整十年。这系列作品的精髓在于,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在深度、广度、高度三个维度的深入挖掘上。大江的创作,源于原著作者阿耐对改革开放的深刻洞察,弥补了历史叙事的死角。剧中,四个主要人物如同四根坚实的柱子,支撑着对国营、集体、民营及外资经济形态的深刻描绘,展现了改革者们的奋斗、觉醒与蜕变。这份“深”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的全面剖析,更渗透于社会生活、政治变革乃至精神面貌的细致入微,深刻地挖掘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我们花了十年的时间做完了这个系列,做到了有始有终,就是想以电视剧为笔、为册,去做一个时代的记录者,响应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创作实践要求。《大江大河》系列跨越时空和年龄,老一辈寻味情怀与岁月,年轻人则从中理解父辈,认同当下,致敬奉献。

此外还有三部由总局命题,在总局指导下完成的主题创作:21年初播出的《山海情》,通过一个局部展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用导演孔笙话来说,这部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我们实实在在地讲述了一个关于民生民情的故事,这个“实”是真实的“实”、现实的“实”、也是踏实的“实”。尽管筹备时间仓促,但我们仍尽最大的努力,深入挖掘扶贫题材中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剧中展现出的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深厚情谊,加深了国内外观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与认同。自2021年首播以来,不仅在国内赢得了广泛赞誉,更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成功吸引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展现了强大的国际传播力。习总书记在9月2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会见科摩罗总统阿扎利时,称《山海情》为“中国西部地区脱贫攻坚历程的真实写照”。足见想要文化出海,就要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扎根本土,让故事独具东方韵味,用情感的共鸣搭建国际的桥梁,让国剧成为中华文化强有力的名片。

22年底播出的《县委大院》,虽然有了《山海情》的经验,但也有新的难题,它不像《山海情》那样有明确的原型,中国目前有1000多个县,可以说浩如烟海,创作陷入了没有方向没有抓手的困境,所以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好的剧本是用脚踩出来的,在总局的协调、安排下,编剧王小枪和联合导演毛毛,分别前往江西省大余县、湖南省衡南县挂职,历时数月,切身感受基层干部的工作生活,并成为他们的一员,积极参与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这帮助了我们更好地设计人物、组织故事、落地细节。《县委大院》在叙事上近乎白描,从县委书记到村官,个个人物都有血有肉、可亲可感,他们都有进退两难时的迷茫、焦头烂额时的疲惫,更有面对问题时的拼搏奋进,最终收获“光明”的前景。我们追求用最质朴的手法,展现最真挚的情感,完成了一部“大巧若拙”的作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